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经济活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由于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及千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下面效应,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无法真实地评价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积累。”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首届绿色核算国际论坛上,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刘丽君社长一针见血地指出。  相似文献   

2.
建设森林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对周边地区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在人类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的主体,其平衡生态、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替代的。建设森林城市就是...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2日,由华顿综合经济研究所和绿色中国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绿色经济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九届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向论坛发了贺辞,十多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作了演讲。与会各界人士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视野,就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打造绿色经济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破坏不断加剧,资源约束的矛盾愈加突出。这种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并成为制约中国…  相似文献   

4.
动态     
环保总局等三部门将开展矿山生态环保专项检查 从现在起到今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三部门将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以查处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违法案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性生态破坏问题,遏制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趋势,为建设生态保护型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东北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的破坏和枯竭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就如何把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作了探讨;从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强化省际经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东北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排放污染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仅1982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77亿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1.7%,国民收入的22%以上。近几年来环境污染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环境污染如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经济与科技空前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环境与资源遭受空前破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为神六升空、梦圆九天等奇迹而欢呼,也为频繁发生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扼腕叹息。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刷新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荒漠化等,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文从生态恢复的原则和途径进行分析,得出了生态恢复的几种结果,并提出了生态恢复的途径,即自然恢复途径及保护人为辅助恢复途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些地区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危机,生态功能减弱;草原面积减少,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环境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黑龙江应从国土长治久安出发,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保住45.8万平方公里土地、保护3700万人民的生存条件和整个国家生态安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在给予人类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文章以江门甘化公司为例,讨论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及其在微观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