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塔额垦区规模化养殖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塔额垦区5个规模化养殖的591份肉牛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212份粪便样本呈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感染率为35.9%(212/591);检出4种寄生虫虫卵/卵囊,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25.4%(150/591),莫尼茨绦虫、圆线虫和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8.3%(49/591)、1.5%(9/591)和10.8%(64/591),同时感染2种和3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6%(51/591)和0.8%(5/591);5个采样点中,以裕民县肉牛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50.8%(64/126),和丰县肉牛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低,为26.8%(22/82),不同采样地点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3~6月龄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46.3%(68/147),<3月龄、6~12月龄和>12月龄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5.3%(53/150)、38.3%(57/149)和23.4%(34/145),不同年龄段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间差异极显著(P&l...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郏县红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河南省郏县地区某红牛养殖场及散养红牛的218份新鲜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6.5%,共检出4种肠道寄生虫,其中球虫、圆线虫、鞭虫和绦虫感染率分别为61.5%、2.3%、6.9%和7.8%,混合感染率为11.5%,阳性粪便中虫卵或卵囊感染强度以轻度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河南省郏县红牛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其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省槐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周口市某规模化养羊场150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出5类虫卵和卵囊,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调查150份粪便样品全部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其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33%,球虫的感染率为100%,鞭虫的感染率为10.67%,类圆线虫的感染率为57.33%,绦虫的感染率为44.67%。调查结果说明槐山羊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较严重,寄生虫感染率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实验鼠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于2006年11月~2007年4月,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房和河南农业大学遗传学实验室大白鼠、小白鼠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3种寄生虫,分别为球虫、四翼无刺线虫、微小膜壳绦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1.90%(25/210),其中球虫感染率为1.42%(3/210),线虫感染率为7.62%(16/210),绦虫感染率为2.86%(6/210),混合感染率为2.38%(5/210)。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疆地区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新疆15个市/县的680份驴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发现,6种肠道寄生虫虫卵或卵囊总感染率45.15%(307/680),以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率36.47%(248/680),副蛔虫感染率次之,为10.88%(74/680),球虫、隐孢子虫、蛲虫和裸头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88%(6/680)、1.76%(12/680)、0.29%(2/680)和0.44%(3/680)。≤1岁和1岁驴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44.26%(131/296)和42.11%(136/323);规模化养殖的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48.41%(243/502),高于散养驴的感染率(35.96%,64/178)。说明新疆部分地区驴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应针对性进行驱治,驴养殖场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不同种类寄生虫对驴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6.
新疆部分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新疆19个市/县32个牧马群的共519份新鲜马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304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为58.4%;检出7种肠道寄生虫,以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率为53.8%,副蛔虫感染率次之,为13.7%;球虫、隐孢子虫、蛲虫、裸头绦虫和双腔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0.8%、0.4%、0.4%和0.2%。不同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年龄段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调查表明,新疆不同地区牧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应加强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12):84-87
为了解开封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4个奶牛养殖场和5个奶牛养殖小区共622份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共检出7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1.6%,以球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33.4%,贾第虫、隐孢子虫、环孢子虫、食道口线虫、鞭虫和莫尼茨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4%、8.4%、0.3%、0.8%、0.6%和0.3%。结果分析显示,不同调查点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年龄段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饲养条件下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5,(10):123-126
为了解安阳地区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显微镜检测技术对滑县、内黄县、汤阴县、林州市和安阳县共计880份羊粪便样品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检测到球虫、贾第虫、隐孢子虫、圆线虫、毛尾线虫、绦虫和吸虫7种肠道寄生虫,共发现589份寄生虫阳性粪便样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6.93%(589/880)。其中,球虫感染率为55.00%,贾第虫感染率为1.82%,隐孢子虫感染率为0.34%,圆线虫感染率为18.86%,毛尾线虫感染率为2.16%,绦虫感染率为2.39%,吸虫感染率为2.73%,以球虫和圆线虫为本地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9.
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5个规模化养羊场共1265份粪样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虫卵和卵囊5类,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本次调查中共发现1178份粪便样品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3.12%(1178/1265),5个绵羊场的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3.10%,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8.94%,鞭虫平均感染率为10.83%,类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59.11%,绦虫平均感染率为43.96%。本次调查发现绵羊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球虫、绦虫和类圆线虫混合感染的比例达到60.10%;绵羊寄生虫感染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陕西省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技术中心的3种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种类及形态的调查。采用生理盐水涂片及碘液染色法,对3种52只(头)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并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结果共检出肠道寄生虫17种。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孔雀(Pavo muticus)、野猪(Sus scrofa)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84.2%、77.8%、80%,以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赖利绦虫(Raillietina sp.)、蛔虫(Ascaridia sp.)、艾美耳属球虫(Eimeriasp.)感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7):109-113
为了解甘肃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共采集甘肃12个地区2 276份奶牛新鲜粪便样品,通过水洗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法、饱和蔗糖漂浮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出7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4%(851/2276)。以阿米巴原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为23.6%(537/2276),球虫、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鞭虫、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4.5%(329/2276)、1.8%(42/2276)、0.1%(2/2276)、2.2%(49/2276)、0.8%(18/2276)、0.2%(4/2276)。奶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减,有腹泻症状的断奶前犊牛感染率高于无症状断奶前犊牛,同时,奶牛也感染人兽共患原虫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因此应加强甘肃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疆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试验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新疆9个地区的524份褐牛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年龄、饲养模式下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1份样品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为40. 3%;检出7种寄生虫,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32. 8%;隐孢子虫、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莫尼茨绦虫和双腔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 5%、9. 5%、0. 8%、1. 0%、1. 5%和1. 0%,混合感染率为7. 3%。不同饲养模式下(圈养、散养)及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间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 05),不同年龄段间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新疆地区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较普遍,应加强其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新疆城市宠物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新疆5个城市的477份宠物犬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113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虫卵/卵囊阳性,总感染率为23.7%。共检出7种(类)寄生虫虫卵或卵囊,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13.8%;蛔虫感染率次之,为9.2%;隐孢子虫,圆线虫,钩虫,鞭虫及带科绦虫感染率分别为0.6%、2.7%、0.4%、0.2%和0.2%。在宠物店内饲养犬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为33.2%;宠物医院及犬舍内宠物犬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4.7%和8.5%。雄犬感染率(26.0%)高于雌犬感染率(21.7%);6月龄以下,7~12月龄,1岁以上宠物犬的感染率分别为30.9%、20.5%和3.8%,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调查结果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宠物犬肠道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和公共卫生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河南省槐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周口市某规模化养羊场150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出5类虫卵和卵囊,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调查150份粪便样品全部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其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33%,球虫的感染率为100%,鞭虫的感染率为10.67%,类圆线虫的感染率为57.33%,绦虫的感染率为44.67%。调查结果说明槐山羊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较严重,寄生虫感染率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户县某镇散养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等对该地区散养犬120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8种犬肠道寄生虫,分别是犬弓首蛔虫、等孢球虫、犬钩口线虫、粪类圆线虫、犬贾第虫、毛尾线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其感染率分别为65.83%、40.83%、35.00%、26.67%、9.17%、6.67%、2.50%和1.67%。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在这些感染犬中,混合感染2种肠道寄生虫的为44例,混合感染3种以上肠道寄生虫的为31例,其混合感染率为62.5%;犬弓首蛔虫、等孢球虫和犬钩口线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沈阳某警犬基地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品种警犬、不同年龄段警犬间寄生虫感染存在的差异,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沈阳某警犬基地180只犬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结果表明:144只犬感染虫卵,感染率达到80%;检出虫卵种类有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4种,感染率分别为36.67%,15.56%,18.89%和8.89%,其中犬弓首蛔虫和犬复孔绦虫为感染率较高的两种寄生虫;1~3月龄的幼犬与其他年龄犬相比,犬弓蛔虫感染率高达76.67%;只有德牧和德荷杂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  相似文献   

17.
观赏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观赏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郑州市宠物市场观赏鸟类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此次调查18种鸟共计140份样品,发现5种肠道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2.86%,其中球虫、隐孢子虫、毛细线虫、绦虫和异刺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8.57%、11.43%、2.14%、1.43%和0.71%。结果表明观赏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云南省会泽县毛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从该地区采集毛驴新鲜粪样171份,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寄生虫。结果显示:171份毛驴粪样中有138份检出寄生虫,总阳性率为80.70%,其中线虫、绦虫、球虫感染率分别为62.57%、3.51%、1.75%,混合感染率为12.87%。不同性别、年龄的毛驴肠道寄生虫感染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地方毛驴肠道寄生虫感染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会泽毛驴寄生虫感染普遍,且以线虫感染为主,应定期对毛驴进行寄生虫的检测并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雷山县羊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4种主要蠕虫的感染情况,为相关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参考,2019年对万城屠宰场中来自雷山县境内的羊采用解剖观察、粪便检查及粪便恒温培养后再检查、血清学ELISA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4种寄生虫在全县羊群中常年均有感染,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5.11%、31.47%、27.27%、18.18%。绦虫感染率最高,与其他3种虫体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2)乡镇间和乡镇内4种寄生虫总体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规模场和散养户感染率比较,散养户感染率较高,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其中:散养户的单一感染率和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散养户混合感染较严重。规模场和散养户的单一感染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规模场单一感染较严重。结论: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在雷山县养殖羊群中感染率均较高,其中散养户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规模场;4种寄生虫呈混合感染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河南省济源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流行情况,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与沉淀法对济源市某地区3个奶牛场的240份粪便样品中的虫卵与卵囊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粪便样品中未检出绦虫卵,吸虫卵和线虫卵的感染率分别为5.00%和9.58%,而球虫卵囊的感染率为20.42%(49/240)。此次调查表明,济源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养殖户和当地畜牧局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