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农村1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乡村、难点在乡村、亮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起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包含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规划科学、村容整洁、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体现出了科学规  相似文献   

2.
2018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强调,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弘在202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南阳市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积极作为,无论是政策的支持力度,还是资金的投入额度,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提出有效实施对策,对于南阳市美丽乡村建设乃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统筹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开始成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二零一八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必须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各个地方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通过分析也可以发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误区,例如定位不够清晰,推进效果不理想等,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质量,实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就需要对建设过程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更加合理的定位。一、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定位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引导广大农民用辛勤劳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组织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认识与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参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意义、原则与方法,对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推进《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为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部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了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我国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既是乡村建设行动的目标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农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了重点部署,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早日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农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为加快推进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促进闵行区农村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调研,分析了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并在总结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是2013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农村工作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基于农业多功能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系统阐述了美丽乡村的"四重功能",即"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与专家咨询,指...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马龙县以"建设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为目标,科学谋划、因村施策、制定有效措施,从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农村危房改造、村寨环境整治等10个方面,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28个,扎实推进全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抓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包保制度,成立28个包保工作组,负  相似文献   

11.
唐洁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218-220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也包括农村农民幸福感的提升。因此,需要基于宜居内涵,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探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江苏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民生,加强政策扶持,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以及生产、生活、生态不协调等,并提出了基于宜居性的江苏省美丽乡村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强化产业振兴、优化公共项目、坚持“产村人文绿”有机融合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加快推进建设生产宜居、生活宜居、协调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2014年国家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并定义美丽乡村建设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吉林省委、省政府从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10年间始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从试点探索到整县推进,从千村示范到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农办加[2016]8号),开展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推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以传承农耕文明、展示民俗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发展休闲农业为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为使美丽乡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在借鉴各地建设美丽乡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15年5月27日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国家标准,指导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正确适用这个标准,各地应在正确理解标准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可憩可游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探索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和民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区域发展模式。一、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筑牢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卫生死角等"六清"整治活动,筑牢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对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深入研究这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持续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可持续性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一再强调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而且提出了“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的明确要求。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反映了亿万农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具体落实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认知和切实把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党中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在农村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抓手。对于亿万农民实现全面小康,享受美好环境、过上美好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城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紧密结合农业市场实际,在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揭开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新篇章,取得了工作上的新进展和新成效。针对该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所取得的经验、特点、存在问题,对今后建设美丽乡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加强党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科学、准确地把握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