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技列车来到丽江了!"2018年5月20日下午,"科技列车云南行"丽江小分队抵达丽江。清新的空气、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碧如洗的天空,十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忽而消散。丽江,这片被大自然眷顾的土地,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能源基础条件优越,生物矿产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产业发展不均衡,科技资源匮乏等问题。根据科技活动周的部署,今年"科技列车云南行"走进丽江,十余名医疗、农业、林业、地质和金融等领域的专家围绕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医疗义诊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19日至23日,"科技列车云南行"活动在云南省开展,公益电影专场放映作为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科技创新,强国富民"活动主题,在曲靖、昭通、文山和丽江等地以科教片和故事片放映的形式,广泛开展农村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科教惠民。  相似文献   

3.
正不似昆明的中城之姿、不似丽江的风花雪月、亦不似大理的悠悠青史。曲靖,这座在外人眼里其名不彰的城市,却是云南省的重要工商城市,综合实力居云南省第二位。5月19日,"科技列车"载着农业、医疗等领域的百余名专家,从北京发车,开往祖国西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产量与品质的生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及其生态变异性。结果表明,丽江点水稻产量显高于南京点,丽江点单位面积穗数极显高于南京点,其他构成因素在两生态点间差异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每穗颖花数是限制丽江点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南京点是有效穗数。基因型、生态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性状有显或极显的影响,稻谷产量、穗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每穗颖花数受基因型控制,千粒重受基因型或环境的独立影响;糙米率、整精米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调控,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垩白米率受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共同调节。丽江点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米率和糊化温度偏低,表明丽江点稻米品质稍优于南京点。  相似文献   

5.
以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及其生态变异性.结果表明,丽江点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南京点,丽江点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南京点,其他构成因素在两生态点间差异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每穗颖花数是限制丽江点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南京点是有效穗数.基因型、生态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稻谷产量、穗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每穗颖花数受基因型控制,千粒重受基因型或环境的独立影响;糙米率、整精米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调控,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垩白米率受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共同调节.丽江点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米率和糊化温度偏低,表明丽江点稻米品质稍优于南京点.  相似文献   

6.
<正>丽江市紧扣"科技创新支撑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切实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趋明显。2013年以来,丽江市科技局先后实施国家和省级涉农科技项目69项,争取省以上财政科技经费补助3583万元。通过实施"丽江华坪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化开发""三川火腿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  相似文献   

7.
《百姓》2003,(11)
一、丽江:云南的桃花源位于“彩云之南”——云南西北方的丽江,几年前许多人还误将其当作一条小江,现在可谓盛名在外,联合国就将其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其实,早在明清时,丽江就享誉中原,其城关大研镇的黑龙潭,潭水澄清,明洁如玉,游鱼细石,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3月6日至8日,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松林率队,驻厅纪检组长张本林和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一行6人到丽江调研科技创新工作。调研期间,李松林书记与丽江市委崔茂虎书记进行了会谈。崔茂虎书记介绍了丽江市行政机构改革、丽江市科技系统机构设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情况。李松林书记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丽江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并表示丽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在此次市级机构改革中,  相似文献   

9.
正丽江自然环境优美,畜牧资源丰富,污染较少、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是理想的优质肉牛生产地。肉牛生产是丽江市的传统产业,但也存在着科技要素不足、规模化发展缓慢等问题。科技列车来到丽江市,专家实地考察当地肉牛企业情况,开展专题讲座,针对丽江的肉牛产业对症下药。"‘科技列车行’活动结束了,但是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和赵老师建立了长久的联系,活动结束后我们又组织学习了他讲的内容……以后有任何技术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赵老师。"5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和IRRI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及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丽江试点水稻成熟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南京点,但氮素稻谷生产率显著降低;丽江试点水稻抽穗前、抽穗至成熟及成熟期氮积累量显著高于南京试点,且氮素表观转运量明显提高,而氮素转运率在两生态点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彭识  和忠  芮文 《现代农业科技》2011,(8):383-384,387
介绍丽江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阐述其发展前景,并提出丽江魔芋产业发展对策,以为促进丽江魔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林业科技是促进林业发展的现代化技术,要想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加强对林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才能有效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研究林业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从生态环境的现状着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再对林业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芸豆是玉龙县的传统栽培作物,其曾经以栽培历史悠久,产地生态环境较佳,粒大、色泽鲜亮、颗粒饱满、味道鲜美而闻名于世,各地客商争相购买。其常年播种面积达3000~3333hm^2,但近年来,由于芸豆种植户科技意识不强,种植管理粗放,采收、脱粒方式不科学,种子提纯复壮、良种繁育等技术措施滞后,制约了芸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从而阻碍了农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农户种植芸豆的积极性。为了使芸豆栽培达到种植技术科学化、品种优良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品质国际化,为重振丽江芸豆昔日雄风,打造丽江人自己的芸豆知名品牌,特制定此技术实施规程。  相似文献   

14.
三川火腿是云南丽江有六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特色食品,因产于丽江三川坝而得名,长期以来因品质上乘、风味独特而久享盛誉。"三川"牌火腿系列产品由丽江三川火腿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研发生产,公司凭借三川坝子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采用当地土猪为原料,把独特的传统腌制工艺与现代加工科技有机结合,产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低盐:盐份适中,具有火腿特有的醇香,吃法多样。低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为致癌物质,普遍存在于腌腊制品中而三川  相似文献   

15.
边纪 《新农村》2010,(12):39-39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云南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  相似文献   

16.
丽江玉米粗缩病是由白脊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来,此病害继续蔓延,为害面积扩大,并日趋严重。经过3a调查,初步总结出玉米粗缩病在丽江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发病特点,提出调整播期、加强管理、清除杂草和药剂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丽江山慈菇是一种益辟坚属的小草本药用植物,鳞茎含有秋水仙碱,其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医药生产的需求。对丽江山慈菇种子繁殖的适宜条件进行研究,表明丽江山慈菇种子的千粒重为0.3085g,种子活力为94%,其萌发的适宜光周期为18h,最适温度为25~28℃,适宜pH值为6.2~7.5,最佳浸种条件为50℃浸种12~18h,最佳低温处理条件为9℃处理5d,变温处理5d为最佳变温处理条件,最佳贮存时间为180d。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丽江     
<正>蓝天白云、青石板小巷、浅浅的清溪、怪异的象形文字,还有满街的银饰品和茶叶,是丽江最鲜明的色彩;披着披肩的游客、茶马古道的传奇、豪放的纳西族民歌、载歌载舞的四方街,是丽江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所有这些都不是丽江的全部,被人们广为传说的,是丽江的酒吧,还有浪漫的邂逅。都说丽江的时光是唯美和柔软的。来丽江之前,感觉古城风貌见得多了,还有民族地方小吃其实也不重要,我只是很想知道,这里的浪漫缘何而生,就像有一种魔力,让那么多人来了便不想走……初到丽江,感觉新奇的是这里的小伙子都被称作胖金哥,这  相似文献   

19.
和军  和丽珍  芮文 《云南农业》2009,(11):30-30
通过对魔芋的生态环境及品种特征的阐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魔芋—玉米立体栽培技术措施,指出了魔芋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魔芋—玉米立体栽培技术对丽江的魔芋种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毅  胡豹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2):2456-2460
"绿水青山"是生态环境的保障,"金山银山"是经济发展的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合理转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本文总结了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以来,浙江省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精神文明和美丽乡村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发展的先进模式,并从三个角度提出完善这一理念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