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西耕地保有量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调研广西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粮食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逐年减少出发,分析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利用多种数学模型以及人口土地承载力方法预测广西未来耕地保有量、广西粮食安全对耕地保有量的需求,提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适时调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农用地和基本农田管理,制订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等措施,确保广西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石林县耕地数量和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林县1996年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状况,结果显示:1996~2006年,石林县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呈平缓下降趋势,人均耕地占有量明显下降,10年共减少耕地面积4476.33hm2,年均减少耕地447.63hm2,人均减少耕地0.047hm2。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依次下降。耕地生产力主要为中低产水平。石林县耕地、人口和粮食生产矛盾主要表现在耕地质量水平较低和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即要提供充足的粮食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塔吉克斯坦粮食自给率很低,粮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本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线性回归模型及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了塔吉克斯坦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耕地少,人口超载严重,粮食短缺严重,粮食安全保障低。在耕地供给约束下,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应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口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贵州省土地资源稀缺,粮食生产能力脆弱,长期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省开始出现大规模人口外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距逐步扩大。基于人口外流背景,对贵州省人均粮食和耕地压力研究发现,人口流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贵州省粮食安全水平。未来随着流动人口规模减少,粮食安全压力将逐步增大,贵州省需要树立"食物安全"的观念、加大耕地保护、充分利用国内粮食市场,来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耕地利用现状与需求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耕地利用结构、耕地质量及生产力水平,分析了湖南省耕地利用现状,指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坡耕地及低产田比重大、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等主要问题.基于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湖南省未来人口、人均生活水平、粮食总量的需求,采用数学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耕地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正>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人类消费的大部分热量和蛋白质的95%以上来自土地,其中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又取自耕地提供的粮食。人与耕地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粮食问题。毫无疑问,人口的继续增长将直接导致人均占有的耕地资源的下降,而耕地本身的减少又进一步加剧了人粮矛盾。因此必须加强耕地保护,促进我国土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可以没有盖茨,不能没有袁隆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当前世界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引发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很复杂:全球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世界大旱;人口增长,导致需求量上升;粮食出现了高消耗趋势,比如利用粮食制造乙醇;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导致肉蛋奶等需求上升,畜牧水产业消耗了大量的粮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大大地降低了粮食储备量等等.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没有完全受制于人.中国政府很早就划定了"确保1.2亿hm2耕地"的红色警戒线.  相似文献   

8.
基于EMD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人口急增、消费扩张、耕地大幅度减少的现状下,分析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方法】利用经验模态(EMD)方法分别对1949-2006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波动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分别从粮食的趋势产量和耕地变化的粮食供给量两方面分别与基于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量进行比较。【结果】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以9.6年准周期波动为主;耕地总量以14.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若以每10年增加1×108 t左右粮食的生产能力增长,中国粮食的趋势产量能够满足至2030年中期内人口发展的消费需求,但进一步提高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的空间极为有限。③从耕地发展看,只要粮食单产达到预期目标,可以满足2030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但耕地资源的承载压力日益增大,超载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结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前景令人担忧。中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加后备耕地数量、努力提高土地质量以及提高粮食单产,才能缓解中长期粮食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0.
谢红霞  谢永红  王翠红  杨君  袁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05-18207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