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原特色小镇项目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地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升华,一方面,中原特色小镇项目能促进河南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开发新形式新创意,延长产业链,探索出现代化发展新形式,从而能够达到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的效果,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中原特色小镇项目能让中原传统文化再一次渗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感动,感受到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人的精神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2.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一定要保护黄河文化遗产,进一步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对于地处中原腹地、拥有天下粮仓美誉的农业大省河南而言,如何将乡村振兴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有机融合起来,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命题。本文对比学习欧美国家对于大河流域文明传承与保护的举措,探究在当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中河南应如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并提出相关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李新英 《河南农业》2012,(20):58-59
河南旅游拥有优秀的自然资源和出色的人文资源,但却存在着尚未被开发与弘扬之处。利用中原文化的优势打造良好的河南旅游形象传播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中原地区的自然优势;深度挖掘中原文化的人文资源优势;革新传统文化中不利于旅游文化发展的阻隔因素。打造良好的河南旅游形象对于河南自身的发展和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原农耕文化作为华夏农业之根、中华文化之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开放性。传承中原农耕文化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河南应做好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农耕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等文章,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从而引领推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5.
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力支撑。河南沿黄地区是黄河地理生态较为多样集中和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域,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等为代表的古都文化和河洛-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和整个黄河文化的核心和源头,绿色产业和文旅融合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体化的绿色经济文化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既是河南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实施国家战略的政治要求,也是推动河南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原历史名人文献是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原历史文化名人、西晋文学家潘安其美貌、才情、政声、孝行等在中原大地传承不息,已成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潘安文献资源进行建设与传承意义深远。只有对中原历史名人文献资源加强搜集与整理、加大力度进行建设与开发、多角度多层面积极传承与弘扬,才能"发掘文献资源、服务区域社会",进一步彰显区域名人文化魅力,提升中原文化品质,打造城市文化特质、文化意境和文化想象。  相似文献   

7.
中原传统文化是在中原地区产生、发展、流传并保存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称。中原地区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使得中原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传统文化逐渐向周边地区及国家传播、扩散,影响并改变着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了解中原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传承,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情系浦江·感知河南——中原文化上海行”活动于2005年9月5日至9日在上海市举行。这是继“中原文化福建行”、“中原文化台湾行”、“中原文化广东行”、“中原文化北京行”之后,首次在上海举办的大型文化交流、集中宣传和形象展示活动。9月5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启动仪式拉开了“中原文化上海行”的帷幕。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徐光春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多年来,豫沪两地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双方高层领导高度重视,推动了两地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发展。9月6日上午,大型户外“崛起中的河南”图片展开幕式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  相似文献   

9.
百泉书院曾是河南著名书院之一,现在却只剩下破败的旧址,无人问津。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为百泉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让百泉书院重回荣光,延续中断的人文余脉,实现书院文化的复兴,是当代河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园林的兴起是华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又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借鉴园林文化继承的典范——苏州,本文分析了宋代中国传统文化对河南园林的影响,找出了河南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厚重的河南历史和中原文化,让现代河南园林秉承历史文化遗产,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潘  刘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93-9394
从中原农耕文化的角度将中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对塑造河南企业文化的影响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河南灯彩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河南灯彩艺术以其地处中原的地理优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价值。时至今日,河南灯彩的许多经典样式,伴随着节气里的习俗活动,仍在民间存在,洛阳宫灯、开封汴梁灯彩这两种灯彩文化在河南灯彩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灯彩,俗称"花灯",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灯具艺术表现形式。在  相似文献   

13.
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河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建设中原经济区,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已经指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笔者认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2013,(4):2
2012年12月5日上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与中原农业文化创艺园校企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中原农业文化创艺园隆重举行。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院长姬广闻、副书记刘源,河南晨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司长明、总经理陈利民,以及园艺园林系领导程亚樵、侯殿明等出席仪式。仪式上,姬广闻院长首先致辞。姬院长  相似文献   

15.
<正>豫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承和发展的历程中,能够为各阶层观者所接受,既有草台班子走街串巷,把戏送到市井百姓和乡野村夫的家门口;又有名角大家在富丽堂皇的大剧院演出,台下观者不乏达官贵人、各界名流。经过一代代戏剧家的完善,豫剧最终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剧种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原文化的名片,是河南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谋划农业新发展给力中原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河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建设中原经济区,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已经指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笔者认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也是新农业崛起的机会,一场新的农业革命即将到来。新农业革命亟须加快启动"五大"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重点在高校。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将保障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赢得新机遇。河南高校明确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其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应乘势扬优,主动融入,注重提升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能力;强化保障,努力完善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推动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天然承载着打造全国黄河文化高地的重要使命。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节 奏日益加快,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河南乡村振兴中黄河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策略,以期推动河南沿黄乡村黄河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促进力量。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促进力量。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