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白桑叶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利  潘一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55-3257
[目的]为桑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甲醇提取桑叶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检验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分析了白桑不同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标准液及供试液均在505nm处有最大吸收。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95%、0.67%和1.3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白桑叶总黄酮含量较低。方差分析表明,同属白桑的不同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测定的12份种质桑叶总黄酮含量平均为44.00mg/g,其中白桑8号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60.78±2.32)mg/g;桑莲桑叶总黄酮含量最低,为(34.20±0.86)mg/g。[结论]以甲醇提取、硝酸铝显色、505nm测定的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佳雯  鲍佳路  吕耀平  钟仙龙  项丽  徐安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6+10884-10856,10884
[目的]测定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1(NO3)3-NaOH显色,在51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O.0111~0.0667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2);样品溶液在12h之内稳定性良好,RSD值为0.15%;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良好,其RSD值为3.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当归片中阿魏酸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以阿魏酸对照品作为内部标准品测定自制当归片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在8.341.6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9%,RSD=0.51%(n=6)。[结论]高效液相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作为当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叶藜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10% KOH为显色剂,在403 nm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10.7 ~64.2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为0.56%(n=6),大叶藜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45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快速,适用于大叶藜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34-13234
[目的]探索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采集于青海省贵德县的苦马豆果实为材料,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该果实中的黄酮类物质,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总含量。[结果]采用微波技术从苦马豆果实中提取出黄酮类物质,对其进行全波长扫描操作,样品在波长510nm处显示最大吸收,吸光度为0.242,计算出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2.17%。5次平行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RSD为1.14%。样品液稳定性实验表明,吸光度值在5—45min内基本不变。回收率实验表明,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2.73%。[结论]采用微波技术可提高总黄酮的提取效率。采用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10%KOH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09 nm波长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4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RSD为1.3%,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24%。[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适用于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舒尊哲  姜秀娟  孟庆艳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36-2936,2948
[目的]分析大白刺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0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对照品在0~35.2 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8 47C,r=0.999 6(n=5)。大白刺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的含量分别为:茎0.66%、叶1.24%、花1.43%,平均回收率为97.38%,RSD为2.19%(n=9)。[结论]超声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白刺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龙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10.4~73.0μg/m L,其吸光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分别为0.30%、1.31%、2.2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测定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发酵土鳖虫含水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Na NO2-Al Cl3-Na OH比色法在510 nm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与显色剂所形成的络合物吸光度。[结果]所测定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 0,线性范围在0.02~0.10 mg/m L,试验方法的精密度RSD=1.92%,重现性RSD=1.23%,样品回收率95.00%±10.00%,RSD=2.09%。样品重复测定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4.630 8 mg/g。[结论]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土鳖虫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等项内容都符合相关规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薄层色谱法测定降糖甲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降糖甲片中黄芪甲苷的薄层色谱法。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54~2.70μg,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RSD为1.2%(n=5)。结论用该方法测定降糖甲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苦豆子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苦豆子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1.403X+0.0021,R=0.999 8,表明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67%~100.33%,RSD为1.65%(n=9);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90 mg/g。[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可用于苦豆子渣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槭叶草总黄酮测定方法,并测定槭叶草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通过比较2种显色方法,选定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槭叶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吸光度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范围为0.000~0.024mg/ml,R=0.999 8;槭叶草总黄酮含量为11.099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适合槭叶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危晴  兰蓉  辛秀兰  陈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50+7060
[目的]建立金花葵籽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葵籽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5~0.025 m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016%;金花葵籽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08。[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葵籽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云南13种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加强蕨类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云南13种蕨类植物根状茎(根)及叶中的总黄酮,经硅胶柱层析,依次用浓度70%、80%9、0%的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精制黄酮溶液,利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所测的13种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但含量差异较大,大叶假冷蕨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0.375%,而笔管草的总黄酮含量仅为0.100%。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蕨类植物中总黄酮含量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大多数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丹  郑秀云  颜学伟  曹纬国  王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08-12110
[目的]建立泽漆中总黄酮和芦丁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泽漆资源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和HPLC法测定泽漆中总黄酮和泽漆中芦丁的含量。[结果]重庆产区泽漆总黄酮的含量为5.485~5.742 mg/g,芦丁的含量为0.769~0.811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泽漆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石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石参中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提取石参中的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石参中的总黄酮类含量,研究石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石参中总黄酮含量为0.7425%,石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对自由基清除作用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大而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总黄酮浓度为9.791×10^-4mg/ml时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48.91%;浓度为0.0099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到83.76%。[结论]石参总黄酮对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的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对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乙醇,固液比1∶10,微波功率300 W,微波辅助回流1.0 h。[结论]以该工艺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保证了较高的黄酮含量,优化了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枣核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枣核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总黄酮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红枣核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ml∶g)为1∶10,超声功率为90W,在70℃下提取5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可达7.22mg/g。[结论]该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行,为红枣核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络石藤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络石藤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反应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22%。[结论]优化后的工艺简便可行,可为络石藤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