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作连作晚稻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象山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只要适时播种,及时早插,仍能发挥其较强的杂交优势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秧种植和小秧机插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安全齐穗.但全生育期缩短14-15d;大秧人工种植区平均产量7122kg/hm^2,接近或略高于当地常规晚粳的产量水平;小秧机插种植区平均产量5475kg/hm^2,产量水平低于当地常规晚粳。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以采用大秧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3.
机插连作晚稻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机插技术的连作晚稻主栽品种,推广连作晚稻机插技术,选择代表不同熟期和类型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机插筛选试验,考察了秧苗素质、生育期、茎蘖成穗率、收获指数、经济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甬优538的产量最高,其次为甬优2640,台早733产量最低;甬优538、甬优2640全生育期均较对照甬优9号缩短2 d,齐穗期提早6 d,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均较高,可作为该地区连作晚稻机插品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晚稻甬优15机插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甬优15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高产、米质优良等特点。总结甬优15在富阳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机插密度对连作杂交晚稻"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明确其合理的群体起点,为连作稻区晚季杂交稻机插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插秧机设计的行株距规格,设栽插丛数为12万、15万、18万、21万和24万丛/hm25个处理,采用小区重复试验,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增加,穗粒数减少,成穗率降低;机插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增产增效。[结论]"甬优6号"在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机插密度以21万丛/hm2左右,每丛插2.5~3.5本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正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15A和F7540杂交培育的感温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40,2015年引入浙江省平阳县试种,表现稳产、高产、抗倒、抗病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等特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种植面积在3.2万亩,占全县晚稻面积的22%,其中连作晚稻占45%以上,是目前连作晚稻机插中表现最好的组合之一,也适宜作连作晚稻直播。总结甬优1540连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相似生产条件的地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机插连作晚稻甬优538的播种期与播种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象山甬优538作为连作晚稻机插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30日,适宜播种量为每盘25~50 g。  相似文献   

8.
以甬优1540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期、不同秧龄、不同播种量对钵苗机插杂交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杂交连作晚稻生产中,钵苗机插移栽越早,成熟度越高,产量越高;秧龄弹性较大,但长秧龄更易获得高产;播种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生产上以18.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甬优7850"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最新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作手插、机插及单双季栽培皆宜。为促进"甬优7850"的种植推广,在分析其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及时插种、科学用肥、精确管水、科学植保等方面,总结了其作连作晚稻的相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甬优系列杂交稻作连作晚稻机插播期及秧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系列杂交稻在平阳作连作晚稻机插适宜播种期为7月3-9日,秧龄20 d以内。  相似文献   

11.
湖州市2011年开始引进杂交晚稻新品种"甬优538"试种,表现出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宜、壮秆大穗、具有超高产潜力等特点,适宜在湖州市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为促进该品种在湖州市进一步推广种植,总结了"甬优5 3 8"在湖州市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该品种在湖州市机插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品种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杂交早、中、晚稻组合。2005~2018年福建省共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已审定或引种)了9个籼粳杂交水稻组合,分别是甬优6号、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7、甬优2640、甬优4550、甬优1540、甬优12、甬优5552,其在福建省的推广种植面积达  相似文献   

13.
甬优538在武义县作为连作晚稻机插栽培,攻关田达到10.5 t·hm~(-2)的高产目标,总结甬优538连作晚稻产量超10.5 t·hm~(-2)的技术指标、生育特性和实施结果,介绍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甬优9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乐清市引入试种,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等优点,作机插栽培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特别适宜作连作晚稻机插。经几年试验示范,总结完善了“甬优9号”在乐清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给机插单季晚稻生产实践提供合理依据,特开展了播期对机插单季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7"与"甬优538"在平阳县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适宜的播期均在5月底至6月初。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双季稻区种植,并适应缓释肥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条件的优质籼型连作晚稻品种,于2021年开展了8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机插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泰两优217、泰两优1332、华浙优261田间综合性状及产量表现较好,野香优莉丝和泰两优1332的稻米品质较好,以上4个品种适合在瑞安双季稻区作连作晚稻机插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于2022年在浙江省永康市开展了12个单季籼粳杂交晚稻新品种机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9、甬优7860、甬优31、华中优9326和浙粳优1758等6个品种在田间生长和产量表现均较好,适宜在永康市范围内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诸暨市于2016年引入"甬优1540"并进行连作晚稻机插栽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试验示范,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该品种表现为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剑叶挺、叶色淡绿、株高适中、穗大粒多、后期青秆黄熟、谷色黄亮、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米质优。为促进"甬优1540"的推广种植,从精选种子、适时播种育苗、培育机插壮秧、及时机插、精准施肥、好气灌溉、绿色植保、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作为连作晚稻的绿色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甬优538”是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品系,在奉化市种植,表现出矮秆、齐穗较早、中熟、高产和抗病、抗倒性强的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甬优538”在奉化市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甬优6号系我国第1个通过农业部确认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农科办[2006]36号公告)。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籼粳亚种间三系杂交稻。经省级验收,每667m^2单季最高产量843.03kg,连作晚稻最高产量702.6kg。为2008年浙江省、福建省水稻主导品种(浙审稻2005020、闽审稻2007020)。适宜在浙江省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福建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