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高强力纤维品质育种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爱字棉系统、PD系统和 L2 352亲缘关系的后代作亲本 ,为高强力纤维主要种质源 ,我省自育抗黄萎病材料作亲本 ,通过大量选配杂交新组合 ,进行复交和回交 ,创造有利新变异类型 ,强化低代材料个体病虫抗性筛选鉴定 ,获得品质和抗性不断巩固提高 ,进行南繁北育加速世代 ,稳定新的遗传有用性状 ,HVI90 0检测纤维品质和多点比较试验 ,选出了一批高强力纤维品质的新品系。1 高强力常规棉品种 (系 )根据品质、产量、抗病和抗虫 4项主要性状指标综合评论新品种 ,由 671份材料中 ,决选出 36个材料 ,占供试数的 5.4%,其中有 1 3个材料表现优异 …  相似文献   

2.
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陆海三系杂交选育出的彩色棉杂交组合 ,同时具有彩色棉的絮色基因和海岛棉的纤维品质性状。可有效地提高彩色棉的纤维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使棉纱的档次和品质得以提高。对所配制杂交彩色棉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试验和观察 ,对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望对今后彩色杂交棉的生产应用能够有所指导。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 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 ,用本所回交转育的1 3个彩色棉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3个海岛棉恢复系为父本 ,进行杂交 ,收获 35个杂种 F1 ,2 0 0 3年对杂种材料进行比较试验和数据分析。以其中的 1 …  相似文献   

3.
以川杂棉13号中的不育株和中棉所35杂交,获得了品质优异、配合力强的雄性不育系德A2.以德A2为母本,选用丰产性强的3个品系为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在丰产性和纤维品质方面对杂交组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德杂1和德杂2在纤维品质上均优于对照中棉所49,在产量上3个杂交组合都明显高于对照,说明该不育系在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棉花有染色体 2 6对 ,比其它大的作物多。在揭示作物的简单和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中 ,DNA标记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但棉花基因组作图的研究应用远远落后于其它大的作物 ,近年来 ,美国农业部作物种质实验室在 Dr.Kohel的领导下 ,在美国棉花带的几个植棉州就棉花的分子水平的作图进行了研究。对陆地棉和海岛棉纤维品质的基因特征进行了作图描述。就其基因位点和基因效应对两个陆地棉材料爱字棉 HS42 7- 1 0和 PD6 992与海岛棉材料 3 - 79进行了比较。鉴定的品质性状有 1 3个 ,包括 4个纤维强度性状 ,3个纤维长度性状 ,6个纤维细度性状。分子…  相似文献   

5.
参试品种3个,分别为邯抗2 5 8、s GK中394、鲁890 ,对照品种为中棉所30。试验设计为拉丁方排列,小区面积2 0 m2。试验期间在三、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可根据虫情适时进行防治,其它棉虫按常规方法防治。纤维品质90 0系列测定由农业部纤维品质检测中心负责,各项纤维品质指标采用HVICC标准。抗病、虫性鉴定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负责。根据各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纤维品质指标和出苗性状,选出能体现品种综合性状优劣的1 6个性状,用加权平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优劣顺序为:s GK中394→鲁890→邯抗2 5 8→中棉所30 ( CK)。1邯抗2…  相似文献   

6.
参试品种 8个 ,分别为鲁 2 0 R37、徐铜 3号、邯5 1 5 8、冀 1 2 86、华棉 2号、鲁 8H7F1、开棉 5号、鲁H963,对照品种为豫 2 1。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 2 0 m2。纤维品质 90 0系列测定由农业部纤维品质检测中心负责 ,各项纤维品质指标采用HVICC标准。抗病性鉴定由中棉所植保室负责。对棉铃虫抗性鉴定由中国农科院生物中心负责。根据棉花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纤维品质指标和出苗性状 ,综合评判各参试品种 ,两年评判结果优劣顺序为 :鲁 H963→鲁 8H7F1→邯5 1 5 8→开棉 5号→冀 1 2 86→徐铜 3号→华棉 2号→鲁 2…  相似文献   

7.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环境试验客观评价棉花新品种(系)在安徽省各棉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虫性和纤维品质等,为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参试品系(种)共13个,分别为:科杂棉133、SDK-1、宜杂2号、稼元202、科杂棉2号、泗阳328、科杂1号、禾杂1号、春杂棉1号、中长杂005、丰裕8号和川农棉3号,以皖杂40F1为对照。1·2试验方法2006年全省共安排试点7个,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进行抗病鉴定,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棉纤维品质检测。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  相似文献   

8.
2003年黄河流域抗虫春棉品种区域试验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黄河流域抗虫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 1 0个 ,分别为 GKZ1 9、 B99344、GK1 2 - 8、2 0 0 1 pb- 1、s GKz- 8、嘉抗 2号、GKZ2 1、泗抗 1号、s GK1 5 6、中 0 0 0 5 ,对照品种为中棉所 41。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2 0 m2 ,试验期间在三、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可根据虫情适时进行防治 ,其他棉虫按常规方法防治。纤维品质测试由农业部棉花品质检测中心承担 ,测试棉样为各试点提供的铃重皮棉 ,各项纤维品质指标采用 HVICC标准。品种抗虫性、枯、黄萎病抗性由中棉所植保室负责鉴定。根据棉花品种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9.
棉花远缘杂交选育特早熟新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亚洲棉、瑟伯氏棉、陆地棉的杂种后代进行回交选育、复合杂交等选育出的-批特早熟棉花品系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杂交手段都能获得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和优良的纤维品质,而复合交则优于回交转育的表现.回交次数的多少对出圃材料的表现影响不大,回交的低世代选择及回交亲本的选择极为重要.通过回交转育目标性状,选育优良种质系,在进行杂交和复合交,促使潜在的优异性状表达,进而育成特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新陆中 9号 (386- 5)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品质陆地型中长绒棉新品种。它是利用群体剩余遗传变异 ,从优质品种新陆中 4号中系统选育而成 ,于 2 0 0 0年 1 2月 1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新陆中 9号。其突出特点是 :既具有普通陆地棉的丰产性 ,达到了普通陆地棉的产量水平 ,又具有中长绒棉优异的纤维品质 ,明显优于普通优质陆地棉。1产量结果1 994~ 1 996年参加了西北内陆棉区第六轮常规品种区试 ,其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军棉一号增产1 2 .71 % ,丰产性表现较好。2 0 0 0年在区试主持单位新疆维吾尔…  相似文献   

11.
湘 CH紫色棉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将产量低、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差、生产上难以利用的原始的紫色表现型性状 ,通过杂交育种、回交转育将目标性状转育到抗病、早熟、丰产、优质亲本材料中去 ,成为紫色遗传稳定的新异种质。杂交组合为 [(原始紫色棉× 8891 )F2 ×选 5 3- 6] 选 5 3- 6。获得CH2 2、CH38等中间类型 ,再以[CH38×湘 CH2 0 31 4 湘 CH2 0 31 4]F4,经连续南繁加代 ,自然枯、黄萎病筛选 ,田间耐渍性苗病调查 ,丰产性测定 ,纤维品质检测等综合措施 ,育成 CH系列优质紫色棉新种质。1生物学特性及产量构成CH系列紫色棉生育…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优质新疆棉向下游生产制造企业和终端品牌传递的应用价值,对中棉-罗莱1号(中棉9001)纤维品质、纱线品质、布匹品质等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中棉-罗莱1号和美棉混纺进行成纱和布匹品质对比。结果显示:中棉-罗莱1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32 mm以上,平均马克隆值4.11(A级),纤维品质关键指标表现优良;成纱品质以及布匹品质表现优良,其中纱线品质达到60支纱优等级别。这些结果可为该品种纤维合理利用以及提升罗莱家纺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棉花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产量、纤维品质、株型三类农艺性状来探究棉花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群体的综合表现,并进行纤维品质优异株系的筛选,是提高棉花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鲁棉研28为母本,海岛棉渐渗材料爱字棉73003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多代自交获得的126个RILs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四个环境下对5个产量、5个品质、4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变异系数、方差、遗传力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表明,该RIL群体的各性状受环境效应影响显著;变异分析和超亲分析表明群体内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衣分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和果枝数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第一果枝高度与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数与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在该RIL群体中筛选出9个纤维品质性状表现优异的材料,为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9个(代号为 B1~B9)新组合和湘杂棉7号(对照)为材料,进行生育性状、光合特性、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与对照在生育期、株高、果枝数方面无显著差异;B3的早熟性、结铃性、叶绿素含量、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均优于对照;B5、B6、B9的籽棉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B1、B2、B4、B7、B8叶绿素含量偏低、皮棉减产,品质也略差。综合各方面的因素,B3叶绿素含量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生产和供应,且铃大,结铃性强、产量高,纤维品质优,符合湖南省棉花新品种审定的产量及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赣北植棉区直播的矮化早熟棉新品种(系),本研究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圩区州地、丘陵、水改旱三个典型的棉田进行了6个矮化早熟棉新品种(系)的直播比较试验,观察各材料的田间抗逆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品系15AZ313,前期长势旺,后期不早衰,第一果枝着生节位高,结铃性强,产量较高,纤维品质最好,但植株略高,适宜作常规早熟棉花新品种直播和机收种植;品种荆早1号,生育期短,植株矮小,早发性好,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适合密植,产量较高,衣分高,纤维品质一般,适宜作间套种棉花早熟直播棉新品种在赣北地区进行推广应用,其他品种不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纺织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 ,棉纺企业对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等要求越来越高 ,中长绒棉正是适应纺织要求发展起来的棉花纤维类型。本试验按照“专一品种——专用棉——专用纱”棉花纺织产业一体化思路 ,按生态区种植单一品种生产专用棉直接供给示范区的纺织厂进行专用棉纺纱试验 ,以多类型原棉配比纺精梳中支纱为试纺试验目标 ,重点开展棉花新类型中长绒棉的试纺和数据对比分析 ,为中长绒棉生产专用纱提供技术参数。1材料和方法试验使用原料为按单一品种生产的专用棉(表 1 )。表 1 试纺原棉品质类型 长度/m m整齐度/%比强度/(c N…  相似文献   

17.
优质棉的栽培特性、吸肥规律、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形成与常规棉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如果按照常规棉的栽培方式,会造成纤维品质的下降,甚至产量的降低。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在推广高品质棉的同时,进行了栽培技术的更新,提高了高品质棉的产量,保证了纤维的优质。1选用适宜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18.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对陆海种间杂种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不育系和陆地棉保持系细胞质为亲本配制 A× R、 B× R的 2 1种基因型 42个组合 ,研究了两种细胞质、不同亲本基因型对杂种 F1 的产量、产量组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细胞质对 F1 产量等经济性状的表现有一定差异 ,哈克尼西棉的胞质效应广泛存在 ,主要对F1 单株成铃数、皮棉产量、2 .5 %跨长、麦克隆值有显著负效应 ,但不同的亲本基因型对 F1 表现各不相同 ,胞质效应与母本基因型密切相关 ,差异显著。若要配置产量纤维品质优异的陆海三系组合 ,在陆地棉亲本上的选择是首要关键 ,其次是海岛棉恢复系亲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杂种优势给农业领域创造了巨大财富 ,棉花杂种优势的应用 ,具有大幅度增产潜力 ,还可以改善纤维品质和增强抗逆性等效用 ,本试验为了鉴定出1~ 2个杂交棉优异的新组合。1试验方法试验于 2 0 0 2年在灵璧县棉花所进行 ,供试新组合 9个 ,CK为中棉所 2 9F1。试验采用随机排列 ,重复 3次 ,3行区 ,行距0 .9m,小区面积 2 1 .8m2 ,密度每公顷 3.3万株。 4月 2 0日开穴等距定粒播后盖膜 ,田间管理较精细。于棉花生育期 ,观测、调查、收花计产分析、室内考种和品质检测等。2试验结果2 .1产量。在当年干旱与高温持久 ,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条件下 ,获得…  相似文献   

20.
大田大区试验,设6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240、3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N5表示),测定棉花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收获期各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及纤维品质,研究施氮量对赣北植棉区油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2日之后,施氮量120 kg·hm~(-2)处理棉花株高最高;8月19日之后,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棉花单株果节数最高;在8月30日,施氮量300 kg·hm~(-2)处理棉花单株成铃数最高;施氮0~240 kg·hm~(-2),棉株单株干物质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在180~300 kg·hm~(-2),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差异不显著;以施氮180 kg·hm~(-2)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施氮量对油后直播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赣北地区早熟油后直播棉施氮量为180 kg·h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