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蠋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选择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刺柏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野外定位研究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蠋敌的形态、生活史、生活习性,对侧柏毒蛾的捕食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蠋敌在该林场1年发生2代,以2龄以上若虫和成虫刺吸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头第1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1-33条,第2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9.80条(包括第2代蠋敌成虫越冬后的捕食量)。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新天敌—蠋敌捕食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一种捕食性天敌——蠋敌Arma chinensis(Fallou),简述了蠋敌的生物学特性。在商河县,蠋敌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枝中的分布率为2.33%~17.86%;记述了蠋敌的捕食习性和规律,经室内饲养,统计出各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从若虫到成虫,最大捕食量为2头3龄、7头4龄、5头5龄、23头6龄共37头白蛾幼虫;最小取食量为4头2龄、8头3龄、1头4龄、1头5龄、2头6龄共16头白蛾幼虫;分析并指出蠋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是自然界中影响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正> 蠋敌(Arma chinensis Fallou)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在发生杨扇舟蛾、杨毒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的林内,经常看到蠋敌的成虫和若虫捕食这些害虫,对害虫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  相似文献   

4.
蠋蝽对3种主要松毛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是湖南省3种主要松树害虫,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蠋蝽对3种松毛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龄期的蠋蝽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每个虫态的蠋蝽对3种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在饱和猎物密度条件下,蠋蝽各虫态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5.86头(成虫)5.10头(5龄若虫)2.79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10头(5龄若虫)4.02头(成虫)2.65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云南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27头(成虫)3.65头(5龄若虫)2.42头(3龄若虫)。其中,蠋蝽成虫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控害潜能最大,a/T_h值为3.293 1。可见蠋蝽对3种松毛虫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在松毛虫低龄幼虫期,选择蠋蝽成虫或5龄若虫释放防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滁县地区部分县的松林内调查,蠋敌是捕食松毛虫的天敌优势种,它对松毛虫卵、幼虫、蛹、成虫均有刺吸作用。通过开展蠋敌的人工饲养和治虫试验,证明蠋敌对抑制松毛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人工饲养、繁殖作为一种生物措施,应用于防治松毛虫。因此,滁县地区松毛虫综  相似文献   

6.
不同虫态蠋蝽对黄栌胫跳甲幼虫的室内捕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敌繁育室内研究蠋蝽Arma chinensis对黄栌胫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幼虫的捕食反应,功能反应试验数据用Holling方程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虫态蠋蝽的捕食量随黄栌胫跳甲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2~3龄蠋蝽若虫对跳甲1~3龄幼虫的捕食量高于对4~5龄幼虫的捕食量,4~5龄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跳甲4~5龄幼虫的捕食量明显高于蠋蝽2~3龄若虫的捕食量。不同虫态蠋蝽捕食黄栌胫跳甲幼虫的圆盘方程能客观反映蠋蝽捕食量随黄栌胫跳甲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各虫态蠋蝽对跳甲1~2龄幼虫的控制作用差异不大,但蠋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跳甲4~5龄幼虫的控制作用较2~3龄若虫更强。此结果可为野外释放蠋蝽防治跳甲提供依据,跳甲低龄幼虫期可释放2~3龄蠋蝽若虫,跳甲幼虫龄期较大时以释放4~5龄蠋蝽若虫或成虫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蠋蝽对榆紫叶甲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 Motschulsky是危害榆树Ulmus spp.的重要食叶害虫,通过室内外试验探讨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对榆紫叶甲的捕食能力。在室内,选择饥饿24 h的蠋蝽3,5龄若虫、成虫3个虫态,对10,20,30,40头共计4个密度的榆紫叶甲幼虫的捕食量测定,结果在不同的榆紫叶甲密度梯度下,蠋蝽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蠋蝽3,5龄若虫和成虫(各5头)对榆紫叶甲卵的捕食量分别为(9.54±3.39)粒、(50.69±25.96)粒和(50.98±21.37)粒,其中3龄若虫捕食量小于成虫和5龄若虫,差异显著。野外释放蠋蝽后榆紫叶甲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正> 蠋敌Arma custos(Fabricius)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天敌,对鳞翅目的幼虫、成虫以及苹毛金龟子、象鼻虫、榆兰金花虫、刺蛾等害虫的大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一天敌,1978—1981年对该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人工饲养和田间释放问题进行了试验。现将人工饲养和田间释放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 aenescens是呼和浩特市危害园林植物较重的害虫之一,长期危害榆树Ulmus pumila。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高呼和浩特市园林绿色防控技术水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蠋蝽对榆绿毛萤叶甲的捕食反应,功能反应数据用HollingⅡ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蠋蝽2~5龄若虫及成虫对榆绿毛萤叶甲3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蠋蝽的捕食量逐渐增加,搜寻效应降低;蠋蝽5龄若虫控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正>蠋敌 Arma custos(Fabricius)是一种林业害虫的天敌,1978年7月在我县部分地区开始发现,主要吸食杨毒蛾、杨二尾舟蛾、杨叶甲等幼虫。为了消灭森林虫害,发展以虫治虫,我们初步对蠋敌进行了室内外观察和人工饲养,现介绍如下: 一、形态:成虫(雄)体长10毫米左右,体宽6毫米左右,雌虫体长14毫米左右,体宽7毫米左右。全身为黄褐色,有的为黑褐色,布满细小的黑刻点,腹部外缘正面两侧为黄黑  相似文献   

11.
应重视保护利用——蠋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敌Arma custos Fabricius属于半翅目,蝽科、半益蝽亚科、蠋蝽属的一种捕食性天敌,异名茶色广喙蝽和蠋蝽。它以肉食为主可捕食40余种昆虫的幼虫,在我区各地分布广,适应性强,很有利用前途。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毫米,体宽5—7毫米,黄褐或黑褐色,略带淡红色。全身密布细的黑刻点。触角淡黄色,第3—4节色黑。前盾片的侧片及前侧缘区色更深。足淡褐色,跗节、胫节略淡红,腿节及前足、中足的基部各有细黑点。  相似文献   

12.
温度与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蠋蝽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捕食农林害虫的天敌。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蠋蝽的研究也日益引起重视,并且开始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吉林省林科所于1977年进行了利用蠋蝽防治榆紫叶甲且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的试验,效果达70%左右。此后,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的林业科研单位,对侧柏毒蛾Parocneria  相似文献   

13.
利用蠋敌防治松毛虫是我县林区近年来开展生物治虫的一项新措施。据我们试验中统计,林间1头5龄蠋敌若虫,平均每天捕食松毛虫3龄幼虫0.27条,它对于低虫口(每株10条以下)松毛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开展蝎敌的人工繁殖,1982年冬季我们对蠋敌的越冬场所作了一些观察。  相似文献   

14.
前言在1982年以前,有关中国境内舞毒蛾天敌的专门报道较少,在散见的出版书刊中曾提到一种病毒和一些寄生天敌。1982年我们在北京市、黑龙江和吉林省的52个考察地点进行了为期8周的考查。本文主要报道考察中所采集到的有关舞毒蛾的天敌。材料与方法考察地点及详细情况见Schaefer等的文章。在考察的52个地点采集了舞毒蛾的幼虫和所见到的捕食舞毒蛾幼虫的天敌,并将舞毒蛾幼虫进行饲养,直到寄生天敌全部出来为止。舞毒蛾的幼虫饲养在90×15毫米的塑料培养皿,纸盒或塑料袋中,用蒙古栎  相似文献   

15.
蝎敌以若虫和成虫捕食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中、小型农林害虫,是值得开发利用的生物天敌.蠋敌卵有效积温(K)为70.43+8.04日度;发育起点温度(C)为16.71±1.0℃.  相似文献   

16.
茶褐猎蝽是马尾松毛虫等多种鳞翅目幼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湖南每年发生一代,11月中旬以成虫在树皮裂缝或树洞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产卵,5月下旬孵化。若虫共5龄,于10月上旬蜕最后一次皮进入成虫期。它能捕食各龄期松毛虫幼虫和蛹,其捕食量随若虫龄期的增大而增加,平均每头蝽全年可捕食各虫态的松毛虫414头,对松毛虫种群起着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环境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蠋蝽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蠋蝽卵的孵化率、幼虫存活率以及雌虫产卵量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蠋蝽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存活率等影响显著,其中蠋蝽发育历期在20℃时需要42.3 d,而在30℃时只需29.0 d。  相似文献   

18.
柞蚕蛹胶囊饲养蠋蝽对其捕食枸杞棉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胶囊饲养的蠋蝽Aram chinensis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捕食功能的影响,在室内分别测定柞蚕蛹和柞蛹胶囊饲养不同虫态蠋蝽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种内干扰效应.结果表明:2种饲料饲养的同一虫态蠋蝽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无显著差异,均符合Ho...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观察研究,美国白蛾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3代。第1-2代幼虫为6龄,第2代极少为7龄;第3代幼虫全部为7龄。记述了2008-2010各年度成虫发生期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观察了成虫羽化高峰期主要时段羽化量,以18h至19:30出蛾量最多,其中18h占38.98%,19h占23.29%。2009年第1代卵历期9-18d,平均13.0d;记述了幼虫体色变化、取食特点及活动规律和各代各龄幼虫发育历期,第1代幼虫平均历期34.8d,第2代平均24.5d,第3代平均43.2d;测量了各龄幼虫的体长及头宽。首次报道蠋敌、马蜂等天敌,记述优势天敌种类。分析了第3代虫情连年反弹的原因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在大邑县共收集到舞毒蛾天敌30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9种,捕食性昆虫9种,病毒和虫霉菌各1种。卵期平均寄生率为27.06%±0.54%,大蛾卵跳小蜂是主要天敌。幼虫期天敌有病毒、斑痣悬茧蜂、毒蛾镶颚姬蜂和绒茧蜂等,平均杀死幼虫51.59%±6.48%。蛹期主要天敌有寄蝇、广大腿小蜂和脊腿囊爪姬蜂等,平均寄生率达32.91%±26.40%。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87.62%的个体被天敌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