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病毒病病毒病能通过种薯传播,是马铃薯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病毒为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皱宿花叶,由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混合侵染所造成。二是卷叶,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病叶又厚又脆,变黄,植株矮化。马铃薯X病毒通过汁液擦伤传播,Y病毒  相似文献   

2.
<正> 病毒病病毒病能通过种薯传播,是马铃薯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病毒为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皱宿花叶,由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混合浸染所造成。二是卷叶,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病叶又厚又脆,变黄,植株矮化。马铃薯X病毒通过汁液擦伤传播,Y病毒通过蚜虫和汁液擦伤均可传播,卷叶病毒通过蚜虫传播。温度高时,病毒病发生较重。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及进行脱毒处理。选用无病毒种薯,田间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的马铃薯卷叶病外壳蛋白基因(PLRV-CP)全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RNA为模板,克隆了马铃薯卷叶病外壳蛋白基因,在pBI121的基础上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利用PLO(Poly-L-Ornithine)将PLRV-CP基因导入到马铃薯加工型品种大西洋的原生质体中,获得了转基因后代。在5株转化后代中扩增出长度为610bp的目标DNA片断,说明导入的外源PLRV-CP基因已经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PCR结果的正确性。RT-PCR结果表明,在3株转化后代叶片中具有阳性表达。马铃薯卷叶病毒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有明显的马铃薯卷叶病抗性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世界性主要作物,消费总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大麦和大豆,它的最高单产超过6千公斤,在温带、亚热带都能种植,几乎所有生长季节都能栽培。可是,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几乎是在马铃薯从南美传入欧洲的同时,人们就发现了马铃薯的退化问题。马铃薯植株发生卷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退化是病毒和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为生活力的降低.所有病毒的发生、抗病力下降、植株的次生现象、薯块畸形和逐渐变小、烂薯率高、不耐贮存等等均可理解为马铃薯退化.马铃薯脱毒可以除去已侵染到植株体内的各种病毒,但却不能解决种薯繁殖过程中的再侵染、再退化问题.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是减缓马铃薯退化,保证高质量种源,促进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根本途径.豫西具有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中原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集中发运的天然基地.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铃薯A病毒全基因序列和马铃薯卷叶病毒衣壳蛋白区序列分别设计PVA和PLRV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双重RT-PCR同步检测马铃薯A病毒和马铃薯卷叶病毒,分别得到300bp和222bp大小的扩增片段.试验从反转录、PCR等方面对双重RT-PCR同步检测2种病毒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反转录反应中dNTPs浓度、2种病毒下游引物浓度比例以及PCR反应中Mg2+浓度对双重RT-PCR同时检测PVA和PLRV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营养繁殖时易受病毒的浸染,当条件适合时,病毒就会在植株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造成减产50%以上。研究发现,有30多种病毒能感染马铃薯,并引起品种退化,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生产。通过微  相似文献   

8.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及微型薯诱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在生产繁殖过程中极易感染病毒,并世代传递,病毒为害逐年加重,产量逐年下降。侵染马铃薯的主要病毒有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取食刺激对不同耐旱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酶活性的影响,选择2个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早熟,干旱敏感型品种;‘陇薯10号’,晚熟,耐旱型品种),在人工接螨后,测定7天内马铃薯叶片5种防御酶(CAT、POD、PPO、PAL、LOX)活性的变化。CAT、POD、PPO、PAL、LOX等5种酶活性在受螨害刺激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在时序上都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在3天后显著高于CK(未接螨的健康植株),5种酶均参与了植物机体对害螨的防御反应,以促进受害植株体内自由氧的消减,通过木质素、花青素、生物碱等苯丙素类化合物、氢过氧化物等含量的提高来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在螨害7天后,5种酶活性都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CK,说明叶螨在长时间危害后可能导致植株机体紊乱,植株不能很好地持续维持高效的对螨害的防御响应。2个马铃薯品种在叶螨为害后同一时间内,从CAT、PPO和PAL活性变化角度分析,干旱敏感型马铃薯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抗螨性;被叶螨取食为害后耐旱型马铃薯品种POD活性较高,但干旱敏感型马铃薯品种POD活性增长幅度更大;2个品种在LOX活性上无显著差异。总体分析可得,干旱敏感型马铃薯比耐旱型品种有更高的抗螨性。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叶螨的科学防治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茎尖脱毒是克服病毒性退化的有效措施,优点很多,深受群众欢迎。一、脱毒马铃薯的好处脱毒马铃薯是根据病毒在植株体内浓度分布不均匀,茎尖生长点的分生组织0.2毫米中不带病毒的原理,将茎尖切割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种植的马铃薯,很容易出现束顶卷叶现象,生长点萎缩,叶片卷曲,不长新叶,越长越小,并逐渐枯萎死亡,那是马铃薯受茶黄螨、红蜘蛛、蚜虫、白粉虱、黄条跳甲和病毒病为害所致。当马铃薯的植株出现束顶卷叶现象后,要及时杀灭这些害虫和防治病毒病,才能使其恢复正常生长。具体防治方式如下:当冬季种植的马铃薯萌芽展叶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对卷叶和花叶病毒抗性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性与群体产量没有显著的遗传相关性,抗病性主要通过保证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间接保持群体的高产稳产性能.马铃薯对卷叶病毒抗性、株高、茎粗、有效株率和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亲本的累加基因效应决定,且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因此,抗病高产育种中各目标性状的协调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群体有效株率和茎粗的选择可使抗病性和丰产性同步提高.马铃薯对花叶病毒的抗性、加性和非加性作用同时存在.群体抗病性、有效株率和产量的遗传进度高,选择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单作马铃薯、马铃薯/蚕豆间作和单作蚕豆对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和蚕豆共生期内,马铃薯植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累积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蚕豆收获后,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累积促进,间作处理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累积为304.03g/株,大于单作处理的298.29g/株。在苗期,间作处理较单作处理对马铃薯根和叶的全氮累积分别提高了36.52%和17.41%,间作对茎全氮累积具有抑制作用,在生长后期间作处理较单作对马铃薯根、茎和叶全氮累积分别提高了68.68%、42.98%和109.48%,促进作用很明显。在苗期间作处理较单作处理对马铃薯各器官全磷累积具有促进作用而在块茎形成期只对根和叶全磷累积有促进作用,但随着生育期推进反而对不同器官全磷累积都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旱地防止马铃薯退化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绥德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马铃薯退化已经成为困扰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问题,一个好品种种植两三年就薯块变小,品质变劣,叶片卷曲和皱缩,植株畸形,茎秆细弱,产量直线下降,品种种性出现退化,发病逐年上升,一般亩减产30%~50%,严重时超过  相似文献   

15.
病毒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侵染马铃薯的病毒中,影响较为严重和发生较为普遍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PLRV)引起的卷叶病。本研究通过田间性状调查得到50株马铃薯‘合作88’自交F2代抗PLRV性状分离群体,首先利用DAS-ELISA明确侵染病毒的类型,随机选取5株抗病群体和5株感病群体,通过Illumina 2X覆盖度重测序,随后以马铃薯双单倍体DM为参考基因组进行单倍体组装和注释。通过基于Perl语言下的MISA程序进行全基因组SSR挖掘和比对,共筛选出277个与抗卷叶病相关的特异性SSR标记;接下来随机选取180个SSR标记并设计引物,PCR扩增后通过LabChip GX Touch检测得到232个等位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52个,基于Minimum-Evolution的聚类分析发现,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0时,能把抗PLRV两个性状分离群体区分。利用JoinMap 4.0构建了‘合作88’抗PLRV连锁的遗传图谱;遗传图谱共包含8个连锁群,总长度为2684.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11.57 cM。最后用TetraploidMap检测到5个与抗卷叶病相关的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31%、8.70%、10.89%、13.52%、7.82%。基于mapping的单倍体测序数据,5个QTL分别被定位于第Ⅹ号、Ⅲ号、Ⅰ号、Ⅷ号、Ⅸ号染色体。本研究可为高通量开发马铃薯抗卷叶病分子标记提供技术参考,也可为精细定位马铃薯优良性状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广东省惠州市疑似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的病株毒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广东省马铃薯卷叶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CP基因设计的一对特异引物,以马铃薯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出336bp的DNA片段。用BLAST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用Clustal X构建PLRV的聚类图。结果表明:4个惠州PLRV不同分离物的DNA序列和氨基酸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惠州PLRV分离物与国内外13个PLRV分离物具有高度同源性。广东省惠州市的疑似病株确定为感染PLRV的马铃薯病株。  相似文献   

17.
试管苗移栽压苗高效生产脱毒微型种薯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脱毒繁育微型种薯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劳力损耗大,大大提高了微型种薯产出成本,严重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脱毒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系无性繁殖作物,易受病毒侵染而造成植株体内病毒积累,导致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下降.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马铃薯病毒病类型的种类表现、传播途径,脱毒种薯(苗)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讨论了三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瑞玖  马恢  籍立杰  田国联  张耀辉  任德志  肖长新 《种子》2019,(10):116-118,F0004
马铃薯新品种京张薯2号是2008年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冀张薯8号作母本,ELLES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各代鉴定筛选,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晚熟加工型品种,生育期101d,植株直立,长势强且整齐,茎绿色,叶深绿色,花冠白色,薯型长卵圆形,浅黄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1.42%,淀粉含量15.60%,还原糖含量0.24%,粗蛋白含量2.28%,维生素C含量34.93mg·(100g)^-1。抗花叶病、卷叶病,中抗晚疫病、早疫病。2018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8)130076)。  相似文献   

20.
不同VA菌根真菌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功  旺庆  峥嵘  王瑞君 《华北农学报》2001,16(4):115-118
研究了 3种不同VA菌根真菌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灭菌土壤中 ,分别接种 3种VA菌根真菌 ,对马铃薯苗根部都能发生侵染 ,但不同菌根真菌的侵染能力有差异 ,其中Glomusmosseae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了马铃薯的植株鲜、干重 ,块茎结实数和产量 ,并显著促进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