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破损山体概况 长期以来我们在山石资源开采利用中,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忽视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和地质地貌景观的保护,山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积累了较多的山体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全市损毁山体共20余处,分布于11个镇,面积约为600万m^2。  相似文献   

2.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保护工程设计,要从生物资源保护、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工程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使其风景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合理保护、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安福县坚持工程建设服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在城乡各项基础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确保“绿色遗产”尽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4.
黄铭  杨秋萍 《木材工业》2001,15(6):31-32
本文论述了木材保护设备机组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本指导方针。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6.
日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居环境不容乐观。虽然我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污染、城市污染、海水污染、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等,最近发牛的全国大范围内的雾霾非常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被提到一定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最重要、最有效措施之一。我国最洁净的自然环境、最优美的自然遗产、最珍贵的的遗传资源、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生态系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当中。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共同最关切的问题,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森林防火》2012,(1):6-7
(1)提高认识,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江苏省是少林地区,无论从林区面积、森林资源以及资源保护任务等方面都无法与许多资源大省相比。省委、省政府把保护生态资源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出发点,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来指导部署  相似文献   

8.
<正>香港湿地公园位于香港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毗邻香港与深圳,占地约61万m2。公园于2000年开始兴建,分二期施工完成。这座公园既是环境保护实践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相结合的范例,亦是一个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休闲娱乐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华环境奖”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最高奖项,用于奖励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经国家林业局推荐和第四届“中华环境奖”评选委员会评选,2007年6月1日,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荣获“中华环境奖”(生态保护类),2007年6月28日将在北京颁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绿化对城市的环境保护不容忽视.该文介绍了古城墙保护中绿化的作用与原则;古 城墙保护中绿化的设计原则和绿化目标;常用墙体防护形式;绿化品种方案的选定.  相似文献   

11.
李晖 《广东园林》2006,28(4):43-45
从政策法规、环境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介绍了澳大利亚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经验,提出应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指导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12.
《绿色中国(A版)》2014,(9):20-28
每年的4月22日被称作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将举办各式各样的环境保护活动。世界地球日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甘肃深居西北腹地,自然条件严酷,只有抢抓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一、切实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世纪之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了新契机。当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突出…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彭庆艳  张鹏 《绿色大世界》2009,(7):63-64,66
摘要:分析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考察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阐述森林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内容,提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得红 《防护林科技》1998,(3):30-32,53
本文从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特点,资源开发前景和生态环境现状,依据生态学原理,探讨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和措施,以确保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经过50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国家也从战略高度将生态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这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确立了良好的法制架构和工作环境,推动了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8.
林业资源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些年来政府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通过发展林业资源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加强环境管理的落实,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对林业资源保护和防护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各方面的建设。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主要分析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探究以往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以期进行林业资源的合理规划,做好森林管理工作,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天然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我国进行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的主体,它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及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湿地开发与保护探讨——以大庆典型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大庆市现有湿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了龙凤湿地作为示范区,按照《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要求,探讨大庆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途径,提出具体的建设内容,为其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