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秀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71-3174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应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量化,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消除制度因素影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余心乐  钟悦之  刘影  莫晓宇  涂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0-1156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基于江西省国民总收入、农业总收入、社会劳动力总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因素,引用并改进劳动力转移模型,拟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总体上不断上升,各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2004~2020年中国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农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交织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现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战略转移.农民的经济行为是理性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入不同产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农村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或转移.按照以上思路对2004~2020年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如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十一五“期间重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江西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压力,深入挖掘影响其转移的内在原因,提出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这一研究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定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长远将抑制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必须寻找其他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平衡点。研究结合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先定义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均等收入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评价标准,再以劳动力转移量作为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因子,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确定实现城乡均等收入的土地规模经营所需劳动力,并测算出湖北省目前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以此为湖北省政府及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西省1989~2018年期间的省级动态数据,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三者之间的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农民收入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相互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刚 《北京农业》2011,(6):231-232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将主要带来劳动力转移的"外部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西省1989~2018年期间的省级动态数据,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三者之间的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农民收入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相互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剩余不断增加,人口庞大的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线性分析与托达罗模型相结合,发现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在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紧张、转移成本风险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降低等问题存在较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能够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心理预期,是实现当代中国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05-14706,14711
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的主要因素,如剩余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城市对农村人的"歧视"及制度障碍等,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进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现实状况下,中国要想完全改善农民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仅仅只能使用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至非农业的方式,进而一步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基于此,分析新疆博乐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即农业生产中剩余劳动量的转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由于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主要是劳动力技术不足,专业性不强。所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盘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且素质低,在劳动力市场上竟争力不强,转移比较困难。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也影响了盘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盘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比向外转移困难,主要靠向外地转移。今后,盘县应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  相似文献   

15.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转移农业劳动力,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二元经济理论,对安徽省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化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可持续性转移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39-19741
通过阐述二元经济理论的三阶段特性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现实意义,并将"刘易斯拐点"的重要评判标准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政府外在干预的结果,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未结束,这些现象与"刘易斯拐点"理论相违背,从而证实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到来。造成我国"民工荒"与劳动力过剩并存的现状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作用的结果;三是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的结果。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必须从宏观层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消除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显得异常突出和严峻。充分认识和应用农业大于性规律,对于有效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昆明市官渡区中坝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应用农业大于性规律面临的机遇,并提出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健全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  相似文献   

19.
河源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的调查情况表明,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强劲增长势头,转移的流向是市外省内经济发达城市.并且,男劳动力外出明显高于女劳动力,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就如何发展河源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挖掘农村劳动力潜力,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朱守忠  郇刚 《山东农业》2002,(10):21-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据2000年底统计,济宁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20.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为90.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为了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我们对济宁市影响和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