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提高玉米自交系选育成效新见要述(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拓宽种质基础,选用新材料材料是选系的物质基础。材料的选择是维系选系成败的首要环节。美国著名育种家布洛温(Broun)1972年说过:过去玉米育种的某些失败与其说是方法问题,倒不如说是材料问题。玉米选系所用的基本材料有三类,一类是品种群体(包括普通品种和品种间杂交种);另一类是自交系参加组配的优良杂交种;第三类是通过一定种质改良方法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徐燕  任洪  王竹  赵晓燕 《农技服务》2011,28(8):1114-1115
为充分利用玉米地方种质资源,调查了贵州黔南及黔西南地区的玉米地方种质的分布及种植情况,并对地主种质进行收集。结果表明:在贵州黔南及黔西南地区11县55个村收集的36份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病性、抗旱性、耐瘠性、品质等主要性状优良,可作为耐瘠、耐旱、优质、抗粒腐的选系基础材料的选择,拓宽杂交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析玉米自交系选育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我国玉米自交系由于遗传基础狭窄所带来的对病虫害和逆境表现出的脆弱性以及难以获得突破性新自交系和新品种问题,文章着重陈述了玉米育种过程中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结合已有的育种经验,针对"难在选系,重在组配"的玉米育种工作,阐述了玉米自交系选育过程中种质来源途径、创新手段和优良自交系选育的途径和方法,并介绍了如何通过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的筛选来获得优良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4.
一、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1.母本自交系Tied1的选育锦州农业科学院2000年利用美国玉米杂交种33B75作为选系基础材料,经南北方连续多代自交选育,于2003年选育出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自身产量高,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Tied1。2.父本自交系301的选育锦州农业科学院2000年以丹340×E28为基础材料,然后用340连续回交4代于2003年选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  相似文献   

5.
三农玉218(S99028×N2076)系玉米单交种,其母本S99028来源于齐319改×2001后代选系,父本N2076来源于(5003改×1028)×1028后代选系,2006年用自选系S99028作母本与自选系N2076作父本育成该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中秆中大穗型、中迟熟品种,在湖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综合性状优良、高产、稳产、多抗和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适宜在湖南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锦单10号是锦州农科院以自选系97-54为母本,外引系丹360为父本组配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母本自交系是锦州农科院玉米所1990年以美国杂交种CM190~011做为选系基础材料,经多年的南北方自交选育,于97年定名为97~54,97~54具有品质优,  相似文献   

7.
早熟基因转入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中,实现玉米诱导系的改良,改良后选育出适宜于黑龙江生态区的优良玉米早熟单倍体诱导系,这将对我区实现单倍体选系和提高育种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起源于中南美洲墨西哥、秘鲁一带,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变异类型和各具特色的种质资源。系统引进和利用外来种质,对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和推动玉米产量的稳步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玉米品种金皇后是从美国最早引进的优良马齿型玉米品种之一,20世纪 50—90年代作为选系基础材料培育杂交种均起到重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Mo17自交系的引进,在我国玉米杂交种组配中更是功不可没。直接利用组配出中单2号(Mo17×自33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8个从不同轮回选择改良轮次玉米群体中选育自交系的育种潜势,为玉米群体的有效改良及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群体3个不同轮次改良后代中选育的高代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农艺性状表型鉴定、配合力测定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群体高代选系的育种潜势进行研究。【结果】改良群体高代选系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表现优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但多数改良群体高代选系株高、穗位高及其GCA都较各自的基础群体高代选系有所增加。不同群体高代选系之间,表型及配合力差异较大,来自同一群体不同基本株的选系之间差异也较大。SSR分析结果表明,改良群体高代选系在自交代数少1代的情况下,其纯合的位点比例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当,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比,改良群体高代选系间遗传差异虽有减小的趋势,但仍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改良群体高代选系P4MSC2-1、P4MSC2-2、P5MSC2-2和P5MSC2-3以及基础群体高代选系P5C0-3,自身产量和主要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好,与测验种所配组合产量较高,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结论】群体高代选系的表型和配合力差异来源于不同群体及基本株的差异,从经过改良的群体中选育出的自交系表现更好,用改良群体选系纯合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更有效地利用外来种质以提高选育玉米优良自交系的效率,用玉米地方品种"青神",及其与外来种质墨西哥综合种“墨白94”组配的“青神×墨白”,作为两套选系的基础材料,采用四种不同近交方式,按相同选系标准和同等选择强度进行四代的自交系选择。以所选系的表型值、一般配合力、表型值变异度和遗传变异度作为衡定其选优效率的指标。结果表明:所选系在大多数性状上都表现出基础材料与近交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青神”材料所选系在近交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青神×墨白”材料,连续自交的常规选系方式,对形态性状有较佳的选择改良效果,但对于经济性状却未达到预期的目的;适度近交能一定程度地改善这一结果。因此,注意选系材料与近交方式的合理配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外来种质,提高选优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丹玉1607是以Reid×旅系的杂优模式组配的玉米单交种,母本DY64为Reid选系,父本D957为旅大红骨选系,杂交种成功地遗传了双亲的优点,克服了其不足,表现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等特点。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辽宁省审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市场受欢迎的水果甜玉米特点探讨品种选育方向和方法。根据品种选育目标和基础材料,提出二环系选系、群体轮回选系、回交转育选系和单倍体选系等方法,结合选系材料的栽培要求以及自交系的组配模式进行分析,建议以优质早熟矮秆温带品种为基础选系材料,融入亚热带和热带种质改良其适应性,通过以温×温、温×亚热、温×热或双杂优模式进行组配,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水果甜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 利用杂交优势是玉米杂种获得高产的基础,弄清楚玉米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及其优势规律,对选育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了增强选配强优组合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提高选系效率,两年来,我们在育种工作的同时,对100多份试验材料进行了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杂种一代(F_1) 主要  相似文献   

14.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豫玉27号是洛阳农科所1993年以自选自交系"独321"为母本,外引选系"53选3"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1994~1995年在本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6~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套种组区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7号是一个超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熟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在育种目标、选系的材料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表现在各杂交种在株形、叶面积系数、种植密度等方面大同小异,品种生态型间差别不大,妨碍了玉米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轮回选择法,进行玉米群体改良,创造具有丰富延传基础的玉米群体作为选系材料,才能提高育种效果,使杂交种在产量上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方法从新组配的14个Reid类F1基础群体中选育自交系,对以S4代选系与其三大优势类群10个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系组配而成的1 902个测交组合进行田间鉴定,从中筛选出428个优良组合,分析其籽粒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含量及其与基础群体来源和测验系的关系。结果表明:测交组合间上述各品质性状均存在较大差异,含量依次为61.90%~77.22%、7.24%~16.92%、3.23%~6.36%、0.31%~0.50%;选系基础群体、后代选择和测验系的选用均对新选系的评价、筛选优良测交组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来源于基础群体BP13组合及其与8C204测交组合的淀粉含量最高,为74.07%,BP6群体选系与浚926及BP11群体选系与昌7-2测交组合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为13.68%和13.01%,BP6群体选系测交组合的平均脂肪含量及BP3选系与L2m测交组合的脂肪含量较高,为5.36%和5.56%,BP6群体选系测交组合的平均赖氨酸含量最高,为0.46%。  相似文献   

17.
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糯玉米以食用或加工其青果穗为目的,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须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粒色、熟期和抗病虫性等因素;依据基础材料与育种技术手段的不同,选育自交系方法有5种:自然授粉品种资源选系、优良糯玉米杂交种选系、杂(回)交转育法选系、群体改良选系和新技术选系;在新组合筛选时,需注重果穗外观商品性和口感品质的选择;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拓宽种质资源,加强品质鉴定技术和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早熟玉米群体选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早熟加拿大玉米群体直接选系材料进行抗玉米丝黑穗病的评价,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研究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的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61份群体选系中抗病材料占85.2%,无高感材料,整体表现抗玉米丝黑穗病;群体选系中EP17-11、EP17-13、EP25-1、EP9-3、EP17-4等10个自交系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较高,利用潜力较大,可以用来组配较高产的组合;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可以将61个加拿大群体选系划分为7个类群,即与K10遗传关系较近的群体选系有10个,与KF53遗传关系较近的有5个,与KL298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1个,与甸11A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东46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合344遗传关系较近的有10个,与京七遗传关系较近的选系有5个;Reid群和加拿大玉米群体选系间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关系,表现出较高的增产作用。这些群体选系在我国早熟玉米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四个基本材料,探讨了玉米果穗长短、粒行多少、穗位高低、植株绿叶率四对性状的早代系表现。结果表明,选系的S_0单株是决定选出优良形态性状的关键。S_1、S_2变异幅度较大,有利于选拔。从玉米基本群体内的果穗长度、粒行数、穗位高度、绿叶率等可以预见到育成自交系的形态性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历年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表明,随着美国杂交种的引进以及5003和U8112等含Reid种质选系及其衍生系的问世,育成的一批优良杂交种,历年来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近年来,我国华北区主要应用的骨干系掖478和掖107等,因某些抗性丧失使其直接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因而我国玉米育种家引进美国改良Reid种质中含热带血缘的优质高抗高产杂交种78599和3382等成功地选育出高配高抗自交系铁7922和78599.3等,已育出大批优良杂交种正广泛应用于我国玉米生产。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利用上述两类近缘杂交广基重组种质,然后本着优中选优、优劣互补和不断更新的原则再人工创建近缘广基综合群体进行群体改良和自交选系,让其优良特性得到再利用,应引起我国玉米育种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