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生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生姜的姜块鲜重、大小、第2子姜数、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露地生姜,淀粉和粗纤维的含量则低于露地生姜,Cu和Ni含量显著低于露地生姜。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既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生姜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姜是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鲜根茎类作物,它不仅是一种日用调味品,而且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采用常规栽培方式种植生姜,嫩姜一般在八月份陆续采收上市。而春季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大棚等设施栽培技术种植生姜,能使嫩姜提早收获,上市时间可提前到四月份。如采用升温大棚,嫩姜上市时间可提前到二月份。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安丘、昌邑、莱芜等生姜产区,姜农为增加生姜产量而利用大拱棚对生姜进行早播延收栽培,使生姜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每亩产姜5000kg以上,较露地增产30%以上。现将大棚生姜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播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大棚早熟生姜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生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乌拉特前旗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31000亩,设施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良好。但是,各乡镇栽培的品种很是单调,为此,我们在2016年引进大棚生姜种植,2016年、2017年进行两年的试验,以求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1试验目的通过引种试验,逐步摸索当地大棚的种植生姜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和适宜品种,添补了旗大棚生姜种植的空白。2试验方法2.1引种品种为"鲁姜一号",该品种是山东省莱芜  相似文献   

7.
姜阳 《现代种业》2005,(3):22-22
利用大棚西瓜与生姜栽培模式,将西瓜后茬夏菜、玉米改为生姜,调整了早春大棚西瓜的后茬栽培,提高了大棚利用率和产值。经过两年来的栽培实践,每亩可产西瓜2300公斤左右,产鲜姜4300公斤左右,扣除农膜种子肥水等费用,亩纯收入可达9000元左右。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结合南方地区实际情况,主要从选地、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环节阐述了大棚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生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种植面积2.5万亩,主产区抚宁区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山东大姜。近年来,为充实市场花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本市生姜种植不断寻求突破,在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上进行改革探索,其中,大棚小黄姜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效益显著,一般亩产小黄姜4 t,亩收入15 000元左右。现将秦皇岛市大棚小黄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小黄姜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大棚马铃薯和生姜在勉县有多年种植历史,栽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较高。勉县农技中心结合实施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项目,以提高蔬菜生产整体效益为目标,对大棚马铃薯和生姜的周年生产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形成了大棚马铃薯—生  相似文献   

11.
对大棚生姜中的营养成分VC、总糖、有机酸进行了测定,同时也测定了生姜中的有害成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大棚生姜中的VC含量为111.4 mg/g;水溶性总糖含量低,为0.56%;而有机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酒石酸含量很高,达59.146 mg/g;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达39 338.5 mg/kg,应限量熟食。  相似文献   

12.
生姜是一种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近年来,蕉城区的种植户打破传统栽培模式,在冬季利用大棚或小拱棚等设施种植生姜,5月收获的嫩姜市场价格可达16元/kg,每667 m2纯收入近万元,效益显著。与传统生姜种植技术相比,冬季保护地生姜密植栽培在播种时间、播种量、采收时间都不同。笔者通过近3年的试验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同驻八五八农场边防部队经两年试验,利用钢骨架大棚在水稻秧苗移栽后进行生姜栽植获得成功,取得了每栋大棚(360m2)产生姜2000kg、纯效益1500~2000元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块根块茎维他灵可以降低大棚生姜的株高,增加其茎粗、分枝数、单枝姜重和产量;且生姜中的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维生素C、姜辣素含量均得到提高,而纤维素含量减少.在大棚生姜的分枝期(生姜膨大初期)喷1 250~2 500 ml/L块根块茎维他灵300 kg/hm2,可以增产16.73%~24.64%.  相似文献   

15.
台农2号生姜设施大棚栽培具有产量高、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势,总结其设施大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生姜原产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热带地区 ,俗名黄姜 ,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蔬菜 ,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远销日本、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成为我国出口创汇重要产品。黑龙江省无霜期较短 ,这是生姜栽培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1 998~ 2 0 0 1年试验 ,利用大棚栽培生姜获得成功 ,其产量可达 40 .5~ 46.5 t/hm2 ,经济效益可观。1 生姜生物学特性生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喜温、喜湿、耐阴 ,但不耐霜、不耐寒。由于其根系也不发达 ,抗旱能力弱 ,因此在生姜生…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生姜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大拱棚建造、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秀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17-117,119
介绍了大棚生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棚西瓜--生姜栽培模式,可以调整早春大棚西瓜的后茬栽培,提高大棚利用率和产值,改变大棚西瓜的后茬夏菜、玉米收入低、效益不稳定,为大面积推广保护栽培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山东是我国生姜的主产区之一.其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下旬栽种;地膜或小拱棚覆盖栽培在4月上旬栽种;大棚栽培在3月中下旬栽种.露地栽培的收获期一般在10月下旬,大棚延迟栽培一般在11上旬.一般选用地方品种,如山东(莱芜)大姜、山东(莱芜)小姜等.栽种前需要对种姜进行处理,以减少病虫危害,提高生姜长势,增加产量和效益.具体的处理方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