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畜禽养殖场中,尽管饲料原料在收割、存储和加工过程中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但霉菌毒素仍成为畜牧业一大威胁.由于气候条件有利霉菌的生长,霉菌毒素中毒症问题在热带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和东南亚更为严重. 霉菌毒素是家禽养殖场生产利润的侵蚀者,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会极大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性能和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畜禽养殖场中,尽管饲料原料在收割、存储和加工过程中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但霉菌毒素仍成为畜牧业一大威胁。由于气候条件有利霉菌的生长,霉菌毒素中毒症问题在热带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和东南亚更为严重。霉菌毒素是家禽养殖场生产利润的侵蚀者,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会极大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霉菌毒素吸附剂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霉菌毒素是常见而危险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可在食物链的每个环节污染动物饲料。霉菌和霉菌孢子通常存在于土壤中,因此很易污染饲料原料。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是在收获前的大田里或收获后不当的贮藏条件下产生的。近年来,全球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的频率和畜禽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玉米生产和使用大国,大部分玉米则用于饲料原料,一般情况下玉米在猪饲料原料比例为60%以上,饲料原料的霉变和霉菌毒素污染主要是玉米问题。玉米霉变与霉菌毒素污染受到玉米水分含量、完整度、干燥方法、贮存条件、地区和气候等影响。玉米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对猪将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生物毒害,如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胎性(褚曲霉毒素)、致雌激素样、免疫毒性、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等[1]。本文就玉米用于养猪生产中霉变防控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程起方 《北方牧业》2007,(10):40-41
霉菌毒素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人类食品原料、饲料原料、动物饲草和垫草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高温湿热的气候.这给霉菌的生长与繁殖以及产生霉菌毒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Mycotoxins)普遍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是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既可在田间生长时产生(田间毒素,如镰刀菌毒素)也可在仓储期间产生毒素(仓储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谷物和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气候条件、作物品种、作物的易感性、霉菌的种类、昆虫或化学物质的破坏、收获时是否用杀虫剂处理、贮存条件以及其他任何后续的操作过程。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常发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导致肿瘤和癌症的发生(主要为肝癌和肾癌),雌激素紊乱综合征,抑制免疫功能,动物性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除急慢性毒性影响外,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广西种猪场饲料霉菌霉素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性的普遍关注以及研究者对霉菌毒素研究的不断深入,饲料原料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也日益引起动物营养界和饲料界同仁的关注.从已有的报道来看,我国饲料原料及成品遭受霉菌毒素的污染相当普遍,这常常导致了饲料适口性差和饲喂效果不稳定.近年来猪病的日益增多,导致猪肉价格的日益上涨,为了具体地了解饲料原料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我们于2007年的10月~11月对来自高温和潮湿的南宁、柳洲、玉林、桂林、贺洲等广西地区32家种猪场的饲料及饲料原料进行了霉菌毒素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等。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生长、加工和储存的全过程。霉菌毒素导致动物生长效率低下,同时动物产品中富集的霉菌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现从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霉菌毒素的检测与消减方法进行综述,为研发霉菌毒素的解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掌握我省肉牛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养殖场户及饲料加工企业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避免霉菌毒素污染对饲料品质和肉牛健康的危害,降低经济损失。[方法]本研究对来自河南省泌阳县8个养殖场户的22份肉牛饲料原料进行分析,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呕吐毒素(DON)及T-2毒素(T-2)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2份饲料原料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其中,72.73%的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AFB1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检出率高达90.91%,超标率达59.1%,尤其是在麦秸、花生秧和玉米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次是T-2毒素,检出率为77.27%,在麦秸和青贮玉米中污染严重。DON、 ZEN及OTA毒素检出率为36.36%、 27.27%及27.27%,其中,DON毒素的最大检测值为5 830.3μg/kg。[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泌阳县肉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普遍存在,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60年英国10万火鸡X病爆发(即黄曲霉毒素中毒),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在已经知道了许多霉菌毒素,如T-2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桔霉素也都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广泛分布可能是由于:①改进分析程序,提高了霉菌毒素检测的灵敏性;②添加副产品和替代饲料原料来降低饲料成本,这也可能使霉菌毒素的含量提高;③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也有助于霉菌的生长,产生霉菌毒素;④畜禽日粮中的成分来源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谷物;⑤全球贸易的开通,饲料原料在生长、储存和运输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