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北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主要产地是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北五味子是一味中药材,也是食品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材料。随着野生北五味子数量的减少,人工种植成为五味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北五味子在种植时存在品种选择盲目、肥水管理不规范、大量使用农药等问题,导致了北五味子产量和质量不高。本文对北五味子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以为广大北五味子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采用RP-HPLC分析,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北五味子药材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为参照峰确立了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的35个共有峰。[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3.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分别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和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的干燥成熟果实。北五味子用GA3、6-BA、KT和ABA不同浓度间、不同天数间的处理后发芽数量对比不是很明显,是低温处理后的正常出苗。南五味子几乎没有发芽。北五味子总酸含量245.52 g/kg显著高于南五味子总酸含量23.98 g/kg。但南五味子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3.66 mg/g、2.04 mg/g)高于北五味子(0.60 mg/g、0.20 mg/g)。表明秦岭地带南五味子品种相比东北引进的北五味子有一定优势,开展南五味子规范化栽培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聂江力  石聪  裴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48-17450,17454
[目的]对不同产地北五味[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药材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应用HPLC方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甲素和乙素含量;应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产地北五味子进行了指纹图谱比较与分析。[结果]4个产地北五味子在化合物组成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苇河产北五味子与桃山产北五味子相似度较高;苇河产地北五味子的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北五味子产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及方法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五味子销售价格好.农民种植热情很高,但原来北五味子多为野生.为发展北五味子生产,2006、2007年我们开始研究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并取得成功.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3万亩。  相似文献   

6.
1 北五味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北五味子在各类五味子中质量最好,因此,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医药、果实制酒、制果汁和嫩茎、叶加工山野菜等。全国野生北五味子收购干品量500t左右,但国内年需北五味子干品8000t,再加上向东南亚各国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7.
北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果实能做药用。由于北五味子的果实具有酸、咸、苦、甘、辛等五味,而称其为北五味子。近年来,北五味子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产量逐渐下降,价格居高不下,而国内、国际药材市场需求量却大增。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人工栽培方式进行北五味子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栽培经验,将北五味子的育苗技术及栽培方式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北五味子、北五味子南引品种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从性状、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两者在性状、薄层色谱上差别甚微,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者均含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且含量有较大差异。人工栽培的北五味子南引品种中所含的五味子甲素、乙素含量均高于北五味子,只有五味子醇甲含量稍低,但与药典规定标准(≥0.4%)相比仍高出56%,说明极具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又名山花椒,俗称北五味、南五味。北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其肉质厚,油分多,皮色深紫,泽润无燥性,品质较优。近年来对五味子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野生资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人工栽培已是大势所趋。人工种植五味子,栽培架式、病虫害防治等,对其丰产、稳产及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文中所涉及的五味子皆是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北五味子色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敬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25-20627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色素的提取工艺,为规模化提取北五味子色素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五味子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北五味子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V/V),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35 min,料液比为1∶12(W/V)。[结论]筛选出北五味子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规模化提取北五味子色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各采收期北五味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各采收期北五味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找最佳施肥方案以及最佳采收期。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周边山坡暗棕壤上人工栽培五味子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配方施肥(F)、配方施肥+草炭(FP)、配方施肥+草炭+锌肥(FPZ)和配方施肥+锌肥(FZ)处理。测定北五味子产量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草炭和锌肥可以提高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草炭和锌肥配施效果更佳。配方施肥+草炭+锌肥(FPZ)处理与对照相比可提高北五味子产量71.31%,与单施化肥即配方施肥(F)处理相比产量提高25.70%。北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含量逐渐变小,而籽粒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逐渐提高,草炭对北五味子籽粒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影响较大,施用草炭可以显著提高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  相似文献   

12.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下简称东北三省)是北五味子的产销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90%。市场上流通的北五味子有约80%来自东北三省。2012年北五味子的产新工作已于10月结束。北五味子产新前后,有许多药厂、药企、药商和  相似文献   

13.
赵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19-6721,6727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物候期及低温对幼苗的影响。[方法]在北五味子物候期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平行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春秋季北五味子幼苗在0~8℃这段温度内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测定,着重讨论低温对北五味子幼苗的影响。[结果]0~4℃时北五味子幼苗受到低温影响,在此段温度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北五味子幼苗内的葡萄糖、蛋白质的含量在升高;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北五味子幼苗内的葡萄糖、蛋白质的含量在降低。[结论]温度4℃时北五味子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体内的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降低,说明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利  包东东  刘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77-13179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乙醇提取和水提等方法对北五味子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北五味子提取物对供试茵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2种菌的抑制效果均高于超临界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结论]用醇提取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五味子作为一种常用滋补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且被列为上品.北五味子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中药材的初加工和贮藏是药材生产的关键环节,对其内在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北五味子的初加工方式和贮藏条件进行了总结归纳,阐述了加工方法和贮藏条件对北五味子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北五味子初加工及贮藏研究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北五味子系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山花椒、乌梅子,是东北三省地道药材.五味子是中成药工业重要的原料,是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材之一.北五味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山地、丘峻适合五味子的野生性和地道性.北五味子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超声波技术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并对北五味子多糖的抗油脂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的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波功率400w,固液比为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0min,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22.30%,超声波法提取比传统法的提取率高出36.5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超声波浸提没有使北五味子多糖的结构发生改变。北五味子多糖对油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抗坏血酸对北五味子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超声波技术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并对北五味子多糖的抗油脂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波功率400 W,固液比为1∶ 25,提取温度55 ℃,提取时间40 min.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22.30%;超声波法提取比传统法的提取率高出36.5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超声波浸提没有使北五味子多糖的结构发生改变;北五味子多糖对油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抗坏血酸对北五味子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五味子系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山花椒、乌梅子,是东北三省地道药材。五味子是中成药工业重要的原料,是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材之一。北五味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山地、丘峻适合五味子的野生性和地道性。北五味子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收集东北三省北五味子种质资源,建立测定园,进行果实产量比较分析.[方法]以13个不同地区的北五味子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植株形态指标、果实产量测定.[结果]北五味子木质化最好的为饶河种源,最差的为大梨树种源,黑龙江省内种源木质化程度好于吉林,吉林好于辽宁地区;同一年份内不同地域北五味子果实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干果重与鲜果重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北五味子果实产量不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北五味子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