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草是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目前草畜矛盾已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导致草原生存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由传统的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 人工草地生产力相当于天然草地生产力的10~20倍,草原牧区进行人工草地建设是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人工草地也是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培肥土壤,发展草食家畜,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草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3,自引:21,他引:32  
草业在我国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 ,它在国土绿化、牧业发展、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草业的现状(一 )天然草地1.草地资源现状 我国拥有 4亿hm2 天然草地 ,占全球草地总面积的 13% ,居世界第二位 ,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4 0 .7% ,即相当于 3倍的耕地面积和 4倍的林地面积。天然草地 (包括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山 )不仅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而且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我国的草地西起青藏高原东至松嫩平原 ,北起阿尔泰山南至海南岛 ,跨越 6 1个经度、31个纬度 ,气候包括…  相似文献   

3.
草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是仅次于森林的绿色覆盖层和适应性最强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西部开发中,草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地大国,天然草地面积约4亿公顷,是林地的2倍,耕地的3倍,然而草地畜牧  相似文献   

4.
湟中县天然草地面积15.83万公顷,是耕地的2.43倍.耕地面积6.53万公顷,年产秸秆1.2×108 kg,粮食1.276×108 kg,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饲草资源优势.通过对天然草地的改良、合理利用,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秸秆的加工利用,实现环境改善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新疆草原保护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草地资源大省,天然草地面积57258千hm2,是土地总面积的34.4%,是耕地的14.43倍、林地的8.06倍。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新疆水源主要  相似文献   

6.
草地改良是天然草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天然草地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 ,草地生产能力逐渐下降 ,严重阻碍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此 ,搞好草地建设 ,改良退化草场 ,是草地畜牧业得以恢复和迅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会大大的提高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期监测是草地生态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客观反映和评价天然草地植被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2021年度海北州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期监测调查,汇总和分析了监测数据,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草地建设的成效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贵州拥有天然草地面积428.7万 hm~2(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4.3 %,是耕地面积的2倍多;据不完全统计,在贵州天然草地上,可供家禽采食的牧草有86科1410种;因而贵州具有发展草地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为将我省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省广大草地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试点,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发展贵州草地畜牧业的经验,为进一步发展贵州草地畜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云南草地畜牧业迈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加入WTO组织的重要举措,改革草地资源经营管理机制,按草地生态经济单元,建立新的草地畜牧业产业带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优化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21世纪云南人工草地达118.7万hm^2,天然草地治理400万hm^2,生产水平提高一倍以上,局部地区达到新西兰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广西正在积极稳步地推进现代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而草地则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普遍存在生产能力低、牧草品质差和利用率低等不足的天然草地,已经难以适应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和改良天然草地是发展的必然需求[1-3]。地表处理方式和播种优质牧草是天然草地改良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为此,国内不少学者对不同地表方式改良草地的效果开展了许多研究。梁艳章[4]采用全耕、重耙和  相似文献   

11.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新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宋恒 《草业与畜牧》2004,(10):49-51
草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喜德县的自然条件,天然草场的现状,草场资源评价,自然草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保护天然草场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13.
草地农业历史悠久,早在人类还不懂农耕的时代,就知道从草地上获得生活资料。今天的大部分农田也是从部分草地变来的,当今世界草地农业发达的国家,把大量天然草地变成人工草地,发展畜牧业。因此,现代草地农业是以天然草地和载培牧草作为纽带,使种植业和饲养业紧密结合起来,从单位面积草地上获取高额畜产品。我区的农牧业生产自建国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值由1947年的4.53亿元增加到1985年的50.3亿元,增长约10倍多,其中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美姑县天然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地退化,发展畜牧业必须与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改良草食畜品种,实行以草定畜,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正天然草地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开展天然草地返青的监测,对科学安排草地畜牧业生产活动、监测预警草地灾害具有重要作用。为及时了解广西天然草地植被生态状况,准确、客观掌握天然草地返青时间,在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广西草地监理中心在兴安县、宜州市连续多年开展了天然草地返青的地面监测。1监测区概况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飞播牧草经历了试验、示范和发展三个阶段。经过17年,全省飞播草地面积达到5.37万hm2,飞播草地保留面积3.95万hm2,保留率达到73.56%,飞播草地每公倾产量达到6000kg,比天然草地高3—5倍,植被覆盖度达80—90%,比天然草地高50%。全省有退化草地8000万hm2,飞播是改良和恢复退化草地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畜牧业发展状况探讨新疆优质牧草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新忠 《草业科学》2004,21(3):46-48
对新疆1949-2002年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和天然草地及牧草生产的状况进行了研究.从数据看出,2002年新疆畜牧业年末存栏数是1949年年末存栏数的4.57倍, 新疆天然草地季节牧场超载,产草量降低.从1998年新疆畜牧业年末存栏畜种结构看,年末存栏总数4 224万头(只),已大大高于全区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3 224.86万个羊单位).2001年家畜年最高饲养量达到创记录的5 708万头(只),对天然草地带来了压力,也对牧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预计新疆紫花苜蓿种植比例将达到播种面积的10%~15%;苜蓿种植面积将由目前的11.4万hm2 上升到33万~50万hm2 ;苜蓿年干草产量将为150万~250万t.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藏北高寒牧区草地和牛羊越冬情况进行调查与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藏北海拔高度的差异,草地生境不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草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0.8%.牧草生产季节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生产波动性较大,天然草地产草量300~750 kg.鼠虫害较为严重,分别达到45~60只/ hm2和20~30条/m2.适宜于藏北种植的人工种植牧草量高质优,营养价值较高,产草量比天然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分别提高10~15倍和50倍以上.冷季牛羊体重损失达20%~25%,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对岷江上游地区天然草地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进行了归纳分析,共分十个类型,其中高山章甸草地和亚高山草甸草地所占面积最大,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4.8%和17.2%.这些草地植被对维持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天然草地的面积和草地畜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基本上表现了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变化的趋势.针对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湟中县利用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启光  董伟 《青海草业》2004,13(3):52-53,56
湟中县有天然草地15.88×104hm2,是耕地面积的2.45倍,有耕地6.47×104hm2,年产秸秆1.2×108kg,粮食1.2×108kg,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饲草资源优势。通过对天然草地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实现环境改善与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