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毛白杨侧枝与主干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文安县境内27a生毛白杨侧枝直径与主干直径的相差关系。其结果表明,毛白杨不同粗度的侧枝与主干直径的关系显著(R=-0.7642)即侧枝越粗,主干尖削度越大;各轮侧枝的个数对主干的影响极显著(R=-0.9820);在不同树高的情况下,侧枝与主干的关系表现出随树高的增长侧枝对主干的抑制作用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毛白杨无性系树体性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年生毛白杨无性系5个树体性状组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材积、枝下高、圆满度三个重要经济性状的改良潜力较大,通直度的改良效果较差。主干和侧枝两性状组与经济性状组的关系密切,分别解释了经济性状组5475%和2876%的相关变异。对经济性状实施选择时,可把树高、胸径、H/2径、冠幅、侧枝的数量与密度、主枝的长与粗以及新枝长和节数作为间接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3.
分别测量与分析了红豆树立木的胸径、树高、枝下高、胸高心材比率、枝粗系数、树干通直度系数、枝下高系数等13个性状特征及其变异程度,及各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材积生长与胸径、冠长、I级侧枝粗度、树高、枝角、通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呈显著相关。红豆树材用性优树选择因子的重要性序列为:胸径、枝下高、树高和胸高心材比率;枝下高与通直度可择其一作优树选择的评价指标;枝粗系数可作为红豆树干材的形质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红豆树立木的主要性状特征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测量与分析了红豆树立木的胸径、树高、枝下高、胸高心材比率、枝粗系数、树干通直度系数、枝下高系数等13个性状特征及其变异程度,及各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材积生长与胸径、冠长、Ⅰ级侧枝粗度、树高、枝角、通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呈显著相关。红豆树材用性优树选择因子的重要性序列为:胸径、枝下高、树高和胸高心材比率;枝下高与通直度可择其一作优树选择的评价指标;枝粗系数可作为红豆树干材的形质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进行青钱柳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对四川沐川、贵州黎平、湖南东安、湖北五峰和江西修水5个种源的青钱柳幼树生长特性和叶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不同种源间幼树生长特性各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幼树的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面积的差异等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叶片厚度和复叶叶柄粗度和复叶叶柄长度差异不显著。对不同种源青钱柳幼树的生长和叶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最长侧枝粗度、侧枝数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侧枝数量、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面积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面积分别与复叶叶柄长度、复叶叶柄宽度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7.18%。经综合评价,不同种源青钱柳幼树综合得分最高的为四川沐川、贵州黎平种源。  相似文献   

6.
根据6块标准地213株调查样株材料,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杜仲人工林丛干(系指主干两个以上)对皮、叶产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杜仲胸径、丛干数、冠幅和树高生长与皮、叶产量关系非常密切,复回归检验和复相关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因子对杜仲皮、叶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胸径大小和丛干数多少是直接影响杜仲丛干皮重和全株皮重(含侧枝皮重)的主导因子;冠幅大小和树高是直接影响杜仲鲜叶产量的最关键的相关因子,而杜仲丛干数对鲜叶产量影响仅为冠幅、树高贡献率的26.49%、31.15%。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通直度、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且家系内变异大于家系间。家系、单株遗传力分别在0.493 0.731、0.080 0.199之间。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材积、冠幅、侧枝粗度及通直度)估算了6年生家系育种值。分析了材积单性状选择方式、多形状联合选择以及冠幅约束选择在不同入选率下亲本家系的预测及现实遗传增益(材积及通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条件下,联合材积及通直度指标进行亲本家系选择是最佳选择方式,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8.
乐昌含笑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乐昌含笑17个家系1~2年生树高、地径、主干通直度、树冠浓密度和叶片大小等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指标和3个形质指标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水平;生长指标具有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效应,而形质指标的差异不显著;所有指标在地点间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早期树高和地径遗传力在0.60~0.86之间,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九曲水林场试验点所有参试家系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90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达2.23cm,是林分树高、地径年生长量最高的试验点,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和乐九5;大坑山林场试验点稍次之,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乐九3、乐两15和乐两12;增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年生长量较高的家系为乐两6。  相似文献   

9.
杉木立木材积计测研究——Ⅰ树高、形数计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经过18块杉木样地进行每木实测,根据胸径(D1.3)与树高(H)、胸径(D1.3)与中央直径(DH/2)的函数关系,筛选出它们之间的计测模型。用模型计算的H、DH/2和f,与伐倒木实测值比较,其平均误差分别为:树高(H)0.22%,中央直径(DH/2)1.19%、形数(F)0.28%。  相似文献   

10.
以19年生实生银杏为研究对象,每木检尺,研究了银杏树冠的结构因子一级侧枝的层性、数量和基径对主干直径和干形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主干上一级侧枝分布的层性和不均衡,导致了主干不同部位生长量分配的差异,表现为随着树冠高度的增加,一级枝数量在树冠垂直方向上呈现“一年小一年大”的波动式变化;一级侧枝层的层间距在0.58~0.82m之间;某层侧枝数量少时,该层上方的层间距较大,反之亦然。(2)树冠上不同层次的一级侧枝及其数量和基径的差异引起主干直径与材积的不均匀分布,导致树干形质发生变化,表现为一级侧枝的基径随着树冠的高度增加呈现“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树冠中部的一级侧枝的基径较大;每一轮的侧枝使该层侧枝上部的主干不同程度地变细。随着一级侧枝层的上移,侧枝层使胸高形率呈现缩小的变化趋势。一级侧枝直径生长影响着主干上下部直径增量的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