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选择适宜鄂西山区栽培的早实核桃品种,分2次共引进15个品种(系)在宜昌海拔1 200 m、145 m建立比较试验园,2005~2007年调查15个核桃品种(系)及乡土品种鄂西薄壳核桃的坚果质量、三径值、壳厚、出仁率、取仁指数、坚果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引进品种(系)出仁率在40.9%~59.9%,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乡土核桃品种的91%、101%~103%;坚果品质比原产地有所下降;云新7914号坚果品质在2个海拔间无明显差异;辽宁1号、中林5号在海拔145 m试验点栽培,坚果品质达到国家优级标准;清香、鲁光、辽宁1号在海拔1 200 m试验点栽培,坚果品质达到国家1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石门核桃"及其优良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历史名牌产品"石门核桃"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石门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过程和主要品种特点.元宝,坚果元宝形,单果质量14.5 g,出仁率59.2%,脂肪含量68.2%,蛋白质17.7%,风味浓香不涩;龙珠,坚果近圆形,单果质量13.91 g,出仁率54.71%,含脂肪72.9%,蛋白质13.0%;魁香,坚果圆形,单果质量13.9 g,出仁率55.4%,仁极为饱满,香味浓,含脂肪68.5%,蛋白质18.0%;硕宝,坚果近元宝形,单果质量21.15 g,出仁率52.12%,含脂肪59.1%,蛋白质22.3%.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下娘青核桃坚果性状及营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娘青核桃食味香甜,其丰产性和抗性均优良,适于栽培的海拔范围广。为了解栽培于不同海拔地区的核桃坚果品质,从而为娘青核桃种植地适宜海拔高度的选择、坚果及果仁加工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栽培于7个海拔梯度的坚果三径、单果质量、壳厚、出仁率等经济性状,对其脂肪、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含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对坚果外观指标三径的影响极显著,而对出仁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坚果果形越小,坚果果壳越薄;果仁营养品质方面,海拔高度对其蛋白质、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粗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影响均显著,而对总氨基酸、a-亚麻酸的影响均不显著;海拔梯度与坚果中磷含量的相关性显著,而与其钙、锌、铁、钾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坚果中总糖、粗纤维含量均逐渐升高,此两种营养元素含量在海拔高度为2 500 m处均表现为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综合评价临沧主栽核桃品种资源,以3个核桃品种坚果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对果实形态性状及蛋白质、脂肪酸、矿物元素含量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间品质存在差异,3个品种在坚果纵径、横径、棱径、仁重、粒重、壳厚、出仁率方面差异显著,而核桃内含物蛋白质、脂肪酸、矿质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质较好的品种有临宝核桃、漾濞泡核桃。  相似文献   

5.
早实核桃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河北省临城县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园栽植的18个薄皮核桃品种(品系)在河北省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这18个品种(品系)的物候期、枝类组成、坚果三径、壳厚、单果质量、出仁率、核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核桃品种(品系)其性状不同:供试的18个核桃品种(品系),其壳厚不等(0.70~1.28 mm);出仁率以似品种为最高,达66%;单果质量介于10.22~14.13 g之间;脂肪含量大于65%、蛋白质含量大于20%的品种有绿岭、绿大、绿波、辽宁1号、V 1、V 2、V大、V小、元丰、礼品2号和似;各品种果实成熟期的差别明显,其中绿早果实成熟期最早,在8月1日即已成熟,较其它品种(品系)早30~40 d。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97个核桃种质开花结实习性、植株产量、坚果品质等分析测定认为,云南核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花型、结实期、成熟期、坚果三径值、出仁率等均有很大差异,为选择优良类型和杂交亲本提供了条件。通过对97个种质综合分析评价认为:云南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三个品质优良,是云南核桃的主裁品种,可大力发展。丽3号、杂交14号等9个优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弥渡纸皮核桃等可作早熟品种;铁核桃和野核桃是优良品种核桃栽培品种的砧木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97个核桃种质开花结实习性、植株产量、坚果品质等分析测定认为,云南核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花型、结实期、成熟期、坚果三径值、出仁率等均有很大差异,为选择优良类型和杂交亲本提供了条件。通过对97个种质综合分析评价认为:云南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三个品质优良,是云南核桃的主裁品种,可大力发展。丽3号、杂交14号等9个优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弥渡纸皮核桃等可作早熟品种;铁核桃和野核桃是优良品种核桃栽培品种的砧木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核仁成分及其相关性,为其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皖南华东野核桃资源为对象,测定其鲜果单果质量、果皮厚度与坚果单果质量、壳厚度、出仁率等果实性状及坚果核仁成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大部分变异系数大于10%,其中,坚果壳厚度变异系数最大为43.92%。对坚果核仁成分的测定表明:核仁中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次之,总糖含量较低;对脂肪组分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达92.68%。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坚果单果质量与核仁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及核仁成分的综合分析及评价发现,单株编号10和8的鲜果大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所受试单株中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进一步育种的遗传资源。[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华东野核桃果实核仁成分,发现其核仁脂肪酸含量高于薄壳山核桃、山核桃,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表明其核仁是值得开发的一种新食品资源。该研究结果为华东野核桃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核桃品种的树体性状、枝类组成、结实特性、果实外在性状、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绿岭、香玲、辽宁1号、辽宁3号和辽宁7号树高均在2.67~3.75m,短果枝占总结果枝量的50%以上,坚果外观美观,脂肪含量大于65%、蛋白质含量大于20%,适宜在太行山区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壮  石卓功  朱秋蓉  和润喜 《绿色科技》2022,(1):187-190,193
为明确云新系核桃两个品种的坚果品质在云南陆良县的表现,对两个核桃基地种植的"云新高原""云新301"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新高原""云新301"的三径、重量、果形和风味与原品种相同,但仁重和出仁率较低,缝合线紧密且隆起,壳较厚,在磨盘山基地果壳表现出不光滑.两个品种种仁Ga、Mg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安康市7个核桃(Juglans regia L.)品种的外观品质和产量,分析测定各个品种核仁的脂肪、蛋白质和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从外观品质看,所选的7个核桃品种均为优良品种。核桃不同品种间的脂肪、蛋白质和矿质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最优的是"安康紫仁核桃",其次是"安康串核桃"。各个品种平均单株产量各不相同,最优的是"安康串核桃"为1 282.28kg。经过方差分析显示,"安康紫仁核桃"和"安康串核桃"的平均单株产量与其他品种在P0.05水平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安康紫仁核桃、安康串核桃的外观表现、内在品质和产量均优于其他几个品种,表现为最适合在安康市种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2018年晚霜对辽宁系列核桃果实从单株结果量、坚果三径均值、壳厚、平均单果重、出仁率、种仁脂肪含量6个方面进行了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得出辽宁4、6号在本次霜冻影响中表现优于其他辽宁系列核桃品种,可作为抗晚霜核桃品种选育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3.
广西凤山县核桃果实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正确评价核桃坚果质量,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核桃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核桃坚果质量等级测定方法,于2009年6~12月,对该县8个核桃样品的果实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个核桃样品的横径、纵径、棱径、壳厚度、单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径仁率和果形指数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8号核桃样品的各项指标值均优于其他样品;8个核桃样品的种仁含水率、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酸价和皂化价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粗脂肪含量由大至小依次为1号8号3号2号6号4号7号5号,其蛋白质含量由大至小依次为7号5号4号6号1号8号2号3号;8个核桃样品种仁中的N、P、K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不同样品的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其变化范围在55.82%~71.40%之间,其中以5号核桃的最高,达71.40%。  相似文献   

14.
漾杂3号是云南省大理州内地方核桃经种内杂交选育出的核桃新品种,坚果扁圆球形,平均三径3.5cm;平均单果重13.4g,平均仁重7.8 g;平均壳厚1.0mm;内隔和内褶较薄,纸质,取仁较易,可取整仁,平均出仁率53.79%;仁饱满,黄白色,味香,核仁蛋白质含量18.26%,脂肪含量71.65%,风味香。经多年区域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薄皮核桃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分析了青皮果和干果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薄皮核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薄皮核桃青皮果和坚果外观品质的影响表现一致,对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重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果形指数则影响不显著,对坚果出仁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薄皮核桃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果实的总蛋白含量,轻度干旱则提高了果实的脂肪含量,达到67.14 g/100g,重度干旱则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5.04 g/100g。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省主栽的三大良种核桃——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和细香核桃的品质特点,对其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缝合线、果尖、壳面、出仁率、壳皮厚度、内褶壁、隔膜、种仁仁色等种实特征与果实品质进行了观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种仁颜色浅黄,风味香而微涩,内质细脆,油性大,品质优良,是果油兼优的优良品种;三台核桃种仁颜色浅黄,风味香而微甜,内质细脆,油性中等,也是果油兼优的优良品种;细香核桃种仁颜色浅黄,仁味香纯而微涩,内质细脆,油性大,坚果较小,外观较差,但丰产性好,坚果出仁率及果仁含油率均较高,适宜用作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土壤营养对核桃品质的影响,为核桃园施肥及园地选择提供依据,对河北省主要核桃产区10个县的不同立地环境,不同土质和不同成土母岩,38个5~8年生辽宁1号品种核桃园的土壤和坚果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和Ca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分别与种壳厚度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Ca离子含量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石灰岩质土壤核桃在单果质量、种仁饱满度方面显著好于片麻岩土壤,极显著好于杂岩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中N、K、Mn、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Ca、Fe、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了解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品质,建立品质综合评价模型,选用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临沧市主栽的8个澳洲坚果品种开展果仁品质分析研究并通过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1)8个品种果仁外形整体较大,除果仁出仁率偏低外,其余主要指标与国内外与报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等3种有益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Pb等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2)系统聚类分析可将8个坚果品种分为果型纵径和蛋白质含量具有优势类群、重量和蔗糖含量具有优势类群、出仁率和脂肪具有优势类群;主成因子分析显示,‘农试788’等4个品种得分为正数,明显优于其它4个品种。(3)果仁含有肉豆蔻酸等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的含量明显较高。总体而言,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整体表现较好,部分指标优于其他产区,果仁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漠化地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筛选出能适应于石漠化地区种植的优良澳洲坚果品种。【方法】以贵州石漠化地区的13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澳洲坚果果实产量、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分等34项指标,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与产量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和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澳洲坚果单壳果质量为6.42~12.37 g,以Nanya No.12和HAES344的单壳果质量最大;出种率为35.10%~55.37%,以HAES344的出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仁质量为2.27~4.36 g,出仁率为29.76%~46.44%,单株产量为1.66~21.04 kg,其中Nanya No.116的果仁质量、出仁率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营养品质指标变异均较丰富,变异系数为0.98%~41.82%,其中F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3.84%和0.98%;果仁脂肪酸组分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均为14.29%,最小的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20.
以盛果期"绿岭"核桃树为试材,研究了短期更新处理和常规更新处理下不同病害级别核桃(Juglans regia)坚果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病害级别增加,坚果直径、单果质量、壳厚呈降低趋势;短期更新的出仁率以大病果最高,轻病果、好果次之,常规更新的出仁率以好果、轻病果、大病果较高;短期更新的核仁脂肪含量以大病果、轻病果、好果较高,常规更新的核仁脂肪含量则以轻病果和好果较高。经相关分析,坚果直径、单果质量与病害级别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91~-0.970之间,壳厚、出仁率、核仁脂肪含量与病害级别无显著相关。修剪更新以短期更新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