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巩志 《农业考古》2004,(2):35-37,68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生活形态,上升为文化现象时,必须有伦理的、哲学的、思想的等诸种文化因素的渗透、积淀,并凝结为核心和灵魂,茶文化也如此,中国古代即重视茶文化思想的研究与总结。唐末的刘贞亮有“茶十德”之说,当代茶文化专家庄晚芳提出“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茶文化专家张天福也提出“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他们都是对中国茶文化思想作总体的归纳和阐发,主要发掘古代文人茶文化的独特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附:《中国茶文化》总目(广东韩山师范学院陈香白著)上编:导言中国茶文化纲要一、茶文化之萌芽:茶的蔬食、药疗、汤饮二、茶文化之发展:历代饮茶法提要三、茶文化之内核:中国茶道四、茶文化之播散:风行成俗五、茶文化之涵濡:民族凝聚力六、茶文化与茶政七、茶文化...  相似文献   

3.
陈香白先生近作《中国茶文化》,开创了用《周易》“天人合一”观审视茶事、从而构筑起中国茶道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尝试。陈著全书由上、中、下三篇有机组合而成。上篇简叙茶史,突出了茶文化体系对于“生态环境优化”、“人类生命优化”的深远意义。中篇阐明茶理,提出了中国茶道“七义一心”说,首创《中国茶道太极图》,揭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中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是中国文化之内核。下篇详析条法,以潮州工夫茶为实例,全方位论证了“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  相似文献   

4.
一、茶具陈列二、乐起三、各就各位(其中两人各执收卷茶旗一面)四、主持人上场五、呈展茶旗六、茶艺师净手七、主持人宣讲茶事:各位嘉宾,大家好!茶缘使我们有机会欢聚一堂,共品佳茗。这“茶缘”就是中国茶道之缘。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为陈香白《中国茶文化》作了如下题辞:“茶文化乃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必弘扬茶文化。”中国茶道正是茶文化的核心。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涵盖着七种义理:第一是茶艺,包括烹茶的规范程式和有关茶事的诗、词、书、画等。第二是…  相似文献   

5.
茶道 ,是茶文化之内核。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简称’七义一心”)。儒家重视礼义引控之和 ,体现中和之美 ;道家倡导纯任自然之和 ,体现无形式、无常规之自然美 ;佛家推行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式之和 ,体现规范之美。中国茶道并蓄儒释道三家“和”思想之精华 ,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对“道”的诠释 ,大别有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丁文先生自九十年代初期步入茶坛以来 ,以惊人的速度相继推出了《中国茶道》、《大唐茶文化》、《茶乘》、《紫阳问茶》和近作《陆羽大传》等五部著作 ,特赋诗以颂。十年五部书 ,贡献颇特殊。一自茶道(1) 始 ,茶乘(2 ) 如滚珠。大唐茶文化(3 ) ,史料囊深襦。紫阳问茶(4 ) 里 ,乡人尽悦愉。新作陆羽传(5 ) ,心路越崎岖。洋洋成大观 ,传世誉璞瑜。丁文颂(古风)@欧阳勋(1)《茶道》:指全称《中国茶道》一书。丁文先生于1994年3月出版的《中国茶道》一书,是他写茶书的处女作,后来,该书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修订再版。 (2)《茶乘》:1999年10月…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茶文化名家余悦先生曾立下豪言壮语,有生之年要编写出一部可以传世的"枕头"作品.五年后遂有<中国茶文化经典>问世,成了中国茶文化史料中权威性书籍之一.对此,有人形象化道:"一本在握,可以揽尽天下茶史".在当今中国茶文化界,能有这般"扛鼎"之作的人并不太多.难怪天津茶文化学者陈云君先生在其<检点茶事>一文中,既感怀于余悦等学者"多有宏制",又发出中国茶坛太需要这种"精英文化"学者的呼声.我想,在中国茶文化的舞台上,余悦是一位不应被忽略的人物.因为,他为中国茶文化冲泡出了<中国茶文化经典>这杯"陈香甘爽"之茶.  相似文献   

8.
舒曼 《农业考古》2002,(2):89-90
常听到中国研究民族文化理论家的两句名话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也有人提出异议 ,说不能概括全貌。我对理论这套玩意不是内行里手 ,对这种异议提不出什么异议 ,我反而觉得这两句话是有道理的 ,中国茶文化就是一个例证。茶原本不是姓茶 ,是姓荼、姓木贾、姓、姓 ,是神农尝百草而得之 ,故先为药用。经过多少人的演化、改进 ,去粗取精 ,终于形成了茶。中国唐朝是茶文化的发端 ,期间不但有陆羽的《茶经》问世和禅宗“吃茶去”公案的诞生 ,中国茶还漂洋过海到达日本 ,这也为以后日本茶道的演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茶兴于唐而盛于…  相似文献   

9.
邹勇  何舒婷 《农业考古》2015,(2):210-213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茶诗数量多,内容广泛,而茶诗中对于茶艺、茶道的描写,又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因此,在现代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可以将茶诗及其文化蕴涵运用进来,在营销宣传、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发挥茶诗的作用,使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晓艳 《农业考古》2001,(2):308-315
(一 )代序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和精髓 ,是日本民族文化中最辉煌的一章。日本茶道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抹茶道 ,二是煎茶道。它们都是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对于前者 ,因为历史较长 ,声势浩大 ,几乎无人不晓 ;而作为后者的煎茶道则鲜为人知。这恐怕是由于煎茶道在形成过程的初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利因素的压制所致。本文在进入正文之前 ,拟对中日两国茶文化交流史作一简述。中国茶文化交流史的回顾 回顾 12 0 0年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可以勾画出以下的脉络 : 中 国    日 本唐 (6 18~ 90 7)煎茶法…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菜豆品种先行者为试材,采用32孔、50孔两种规格穴盘,设置10、15、20、25 d等4个苗龄段,通过研究不同穴盘规格和苗龄对菜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菜豆育苗的穴盘规格和适宜的苗龄。结果表明:穴盘育苗的营养面积增大,菜豆产量随之增加,25 d苗龄条件下,32孔穴盘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高于50孔穴盘;随着苗龄的增长,菜豆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呈增加趋势,其中25 d苗龄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苗龄。综合上述各项指标,菜豆育苗阶段,10 d苗龄可选用32孔、50孔穴盘,15 d以上秧苗选用32孔穴盘为宜。  相似文献   

12.
氮素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限制着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筛选和培育耐低氮小麦品种是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以118份不同基因型小麦为材料,在低氮(0.1 mmol·L-1)和正常氮(5 mmol·L-1)条件下苗期水培,测定根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植株干重、最大根长、初生根数和二级初生根数等相关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性。结果表明,在低氮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干重、根冠比和初生根数目显著提高,茎叶干重、植株干重和最大根长不同程度的降低,7个苗期性状指标在两个氮水平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 43.575%、22.904%和17.873%,累积贡献率达 84.351%。以耐低氮性综合评价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18份小麦品种划分为强耐低氮型、耐低氮型、中间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5类。筛选出3份耐低氮型小麦(齐大195、金丰7183和天民198)和2份强耐低氮型小麦(山农0917和鲁麦8号)。不同小麦品种的耐低氮机制不同,研究结果为小麦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ICP-OES法同时测定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样品经混酸消化后,控制一定的酸度,定容后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六种有害重金属进行测定,研究了分析测定条件,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表明,五种元素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1.0%~107%之间。其RSD均小于3.5%。按该方法进行处理及测定铅、砷、镉、铬、铜、锡,在选择的测定条件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06 mg/kg、0.0003 mg/kg、0.00003 mg/kg、0.00005 mg/kg、0.00003 mg/kg、0.0006 mg/kg。  相似文献   

17.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observations in monkeys indicate that the primate visual system consists of several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subdivisions that analyz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same retinal image: cells in cortical visual areas 1 and 2 and higher visual areas are segregated into three interdigitating subdivisions that differ in their selectivity for color, stereopsis, movement, and orientation. The pathways selective for form and color seem to be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parvocellular geniculate subdivisions, the depth- and movement-selective components from the magnocellular. At lower levels, in the retina and in the geniculate, cells in these two subdivisions differ in their color selectivity, contrast sensitivity, temporal properties, and spatial resolution. These major differences in the properties of cells at lower levels in each of the subdivisions led to the prediction that different visual functions, such as color, depth, movement, and form perception, should exhibit corresponding differences. Human perceptual experiments are remarkably consistent with these predictions. Moreover, perceptual experiments can be designed to ask which subdivisions of the system are responsible for particular visual abilities, such as figure/ground discrimination or perception of depth from perspective or relative movement--functions that might be difficult to deduce from single-cell respons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8.
以‘展望红’为材料,研究N、P、K、Ca、Mg、Fe缺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总结缺素症状,研究结果表明:N缺乏时植株矮小,叶发黄;P缺乏时叶色暗绿,且影响开花;K缺乏时基部叶枯黄,并易落叶;缺Fe症状较为明显,但能正常开花;Ca、Mg未表现出缺素症状,且各项指标要优于全素处理;N、P显著影响一串红的生长发育,K对开花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Individual carbon nanotubes are like minute bits of string, and many trillions of these invisible strings must be assembled to make useful macroscopic articles. We demonstrated such assembly at rates above 7 meters per minute by cooperatively rotating carbon nanotubes in vertically oriented nanotube arrays (forests) and made 5-centimeter-wide, meter-long transparent sheets. These self-supporting nanotube sheets are initially formed as a highly anisotropic electronically conducting aerogel that can be densified into strong sheets that are as thin as 50 nanometers. The measured gravimetric strength of orthogonally oriented sheet arrays exceeds that of sheets of high-strength steel. These nanotube sheets have been used in laboratory demonstrations for the microwave bonding of plastics and for making transparent, highly elastomeric electrodes; planar sources of polarized broad-band radiation; conducting appliqués; and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