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瓜花粉直感效应对其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瓜花粉直感效应对其果实的影响。[方法]以多代自交的小西瓜材料07—10-2—3-3为母本,07—32-2—3-5和07-33.1—2—3为父本,配置杂交种。并测定杂交后30d的西瓜重量、皮厚度、糖度等。[结果]西瓜组合当代F0(07—10-2—3-3×07-32-2-3-5)和F0(07—10-2—3-3×07-33-1-2—3)种子成熟加快,瓜瓤中心含糖量平均比母本提高了2.4和1.7百分点,中心和边缘糖度的差值明显缩小,且瓜肉比母本脆。[结论]该结果证明了西瓜存在花粉直感效应。  相似文献   

2.
西瓜是我国主要的水果类瓜菜, 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近年来西瓜质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合理施肥对西瓜质量和产量影响极大。一、确定合理的养分投入比及重点施肥时期西瓜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中产水平时每生产1000kg西瓜,需吸收氮(N)2.5- 3.3kg、磷(P2O5)0.8-1.3kg、钾(K2O) 2.9-3.7kg,N:P2O5:K2O为1:0.36:1.14。氮、磷、钾施用比例在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的土区可采取1:1:1:在低钾区可适当调高施钾比例,如1:0.5:1.2, 1:1:1.2。  相似文献   

3.
2010年初,华北平原发生了罕见的倒春寒,迫使大量小拱棚西瓜推迟上市,严重冲击了春茬露地西瓜市场。在曲周县大河道乡后老营村的“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西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7月上旬西瓜价格最低时仅为0.06元/kg,不及常年的1/5。然而,夏播西瓜自7月15日上市以后,价格一路飙升。后老营村的西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及周边产区,7月下旬最高批发价格达1元/kg,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4.
西瓜匀浆经甲醇-甲苯提取,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番茄红素含量,用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检验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西瓜中番茄红素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25%,番茄红素含量测定值的平均值为5.58mg/100g,相对标准偏差为2.50%,测定结果稳定、可靠、精密度高,为西瓜的品质鉴定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小型西瓜新品种小芳与我市推广品种拿比特在生育和营养代谢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小芳生育优势强,出叶速度快;功能叶中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品种拿比特;产量增20.0%-48.7%,差异极显著;可溶性固形物高1.1%-2.2%,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小型西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技》2005,(12):53-53
美国农业部科学家最近成功培育出肉脆、凉爽、低糖,同时又富含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微型西瓜新品种。新型西瓜的番茄红素每百克含量为6700~9600微克,而普通西瓜则为3700~6900微克,新型西瓜的β-胡萝卜素每百克含量为1100~1400微克,而普通西瓜则为300微克。普通西瓜的糖含量有14%,所以普通西瓜对不宜食用过多糖的人是不合适的。相比之下,新型西瓜的糖含量则低于6%。此外,新型西瓜直径约为15厘米,重量为1.3~3.0千克左右,无籽,皮薄,昧道里外均匀。因此,这种新型西瓜深受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和田市古江巴格乡托万古江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有400余座拱棚(拱棚长33米,宽5米)进行一年三茬栽培,取得较高收益。第1茬西瓜,1月18日-2月初育苗,3月上旬移栽,5月初-6月中旬收获,平均每棚可产西瓜1.5-2.0吨,批发价3元/千克,平均每棚收入5250元;第2茬辣椒,  相似文献   

8.
对28个西瓜品种进行抗枯萎病筛选.苗期用特定浓度接种,每隔7d调查其感病情况及植株生长情况.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势指标与发病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80、-0.6052、-0.8114.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统计,把28个西瓜品种按其抗性表现归类,从而得出抗病水平不同的各组西瓜品种,并筛选出一组抗性水平相当高的品种.为选育高抗西瓜品种以及研究各西瓜品种的抗病性关系提供了一种简捷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庆阳市西瓜上市一般集中在7月份,恰逢市场供应旺季,销售难,价格低,一般为0.4~1.0元/kg,但进入8~9月份,作为消暑佳品的西瓜上市量却大为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要。近年来为了满足此期市场需求,庆阳市西峰区、宁县、正宁的瓜农采用宽膜覆盖高垄栽培技术种植越夏西瓜,使其在8—9月份上市,西瓜价格可高达1.2~2.0元/kg,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越夏西瓜宽膜覆盖高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瓜花粉直感效应对其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瓜花粉直感效应对其果实的影响。[方法]以多代自交的小西瓜材料07—10-2-3—3(黄皮红瓤)为母本,07—32—2—3-5(绿皮粗虎纹红瓤)和07—33-1-2-3(绿皮细虎纹红瓤)为父本,配置杂交种。并测定杂交后30d的西瓜重量、皮厚度、糖度等。[结果]外观上,杂交后2个小西瓜组合当代(F0)差异不大,组合07—10—2—3—3×07-32-2-3—5和07—10-2—3—3×07—33—1-2—3都表现为高球形,瓜皮金黄色并带有细虎纹,其瓜肉都表现为红色。但种子颜色有一些差异,授粉30d时,母本颜色较浅表现为深黄色,父本颜色较深表现为浅褐色,2个组合颜色最深都表现为深褐色。可见杂交授粉加快了种子的成熟过程。2个R组合在单瓜重、皮厚度和形状方面与母本相似,并无明显变化,但在糖度上差别较大。母本07—10—2—3—3中心糖度为8.5%,边缘糖度为6.2%,中心和边缘糖度相差较大;父本07—32—2—3-5和07.33—1.2—3中心糖度分别为9.6%和8.2%,边缘糖度分别为6.8%和6.1%。而组合F0(07—10-2—3.3×07.32-2—3—5)和F0(07—10.2.3—3×07—33—1-2—3)中心糖度分别为10.9%和10.2%,边缘糖度分别为9.6%和9.1%。2个组合F0的中心含糖量平均比母本提高了2.4%和1.7%,中心糖度和边缘糖度的差值明显缩小,从口感上也表现为较脆。[结论]不同品系授粉后其种子发生变异,且果实风味质地也发生变异,表明了西瓜存在花粉直感效应。  相似文献   

11.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岩 《福建农业》2008,(6):24-24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每年6-7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成熟期西瓜,造成西瓜外观变差,影响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2.
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西瓜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提高地温1.8-3℃、棚温1.3-2.1℃,提高棚内C02浓度2.63-3.88倍,植株生长健壮,光合作用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西瓜提早上市14天,可提高西瓜产量19.5%,667m。纯增值9166元;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生产出的西瓜大小均匀、商品率高、含糖高、口感好、品质佳,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本文作者在“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西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大河道乡后老营村进行了西瓜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其结果表明.与对照田块相比.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田块不仅西瓜的产量更高,而且西瓜品质也有明显改善,同时还减少了肥料投入的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孙家洼村孙茂相已经有20多年的种西瓜历史了.是当地出了名的种西瓜能手。孙茂相说:“做这一行.必须瞅准市场.见机行事。今年,我变种大果型的西瓜为种‘地雷瓜’,0.4公顷西瓜毛收入将近30000元。”  相似文献   

15.
生产实践表明,每生产100千克西瓜约需吸收氮0.19千克、磷0.092千克,钾0.136千克,可见其需肥量较多。一般来说,足量的氮肥是西瓜高产的基础,因此施肥时应抓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重茬障碍是常规西瓜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目前克服重茬障碍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采用嫁接育苗技术。本文作者在曲周县大河道乡后老营村的“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西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用白籽南瓜作砧木.普通西瓜品种作接穗,采用贴嫁法进行了西瓜嫁接育苗示范,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一、种植模式以1.7米为垄距,0.6米为垄宽,每垄种植1行西瓜、2行茄子。西瓜定植于垄中,株距0.6米,每667平方米植653株;茄子定植于垄的两侧,株距0.3米,  相似文献   

18.
王昊 《北京农业》2009,(5):19-20
西瓜是北京市5种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约0.9万公顷,其中小型西瓜约占8%.北京地区小型西瓜栽培以花皮红肉的“京秀”和“新秀”2个有籽品种为主,占小型西瓜栽培面积的95%以上。小型无籽西瓜由于品质好、食用方便是目前小型西瓜的发展趋势,随着北京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业设施。  相似文献   

19.
今年反季西瓜上市以来.售价低迷.千克价平均0.19元.较去年下跌36.7%.较前年下跌40.6%。而露地瓜一上市.价位直线攀升.千克价最高达0.76元.平均价0.64元.较去年上涨66.7%。何种原因导致这一反差现象.明年反季节西瓜何以布局,提几点建议.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1.7米为垄距,0.6米为垄宽,每垄种植1行西瓜2行茄子。西瓜定植于垄中,株距0.6米,每667平方米植653株;茄子定植于垄两侧,株距0.3米,每667平方米植2614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