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符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  相似文献   

3.
科技要闻     
<正>我国中晚熟谷子改良新品种选育成功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经山西省两年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     
中晚熟谷子改良新品种选育成功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经山西省两年试种,平均每公顷产量达4628.25千克,比  相似文献   

5.
谷子高异交结实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育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抗除草剂恢复系,配制优势杂交组合,"二系"配套,实现谷子的杂优化生产。【方法】对现有的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改良,系谱法选育符合目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结果】选育出4个农艺性状好、异交结实率高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117、高146、高229、高236,选育出K103等具有较高配合力的抗除草剂恢复系,研究创建了完整的谷子"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第一个适宜中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谷2号。【结论】高异交结实率谷子不育系的育成,解决了谷子杂交制种和不育系繁种难题,实现了谷子的杂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山西省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会霞  王玉文  田岗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35-1039
回顾了20 a来山西省谷子不育系与杂交种选育实践,总结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经验与体会:(1)选育优质杂交组合,优质不育系是关键;(2)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选择,应从柱头外露率和田间自然异交结实率两方面考虑;(3)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性状的遗传改良选育新的不育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选育抗病性强的不育系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5)在谷子杂交制种技术试验中,利用谷子高产制种栽培技术与化控调节父母本花时花期相结合,实现制种产量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父母本的关系,以花籼A(野败胞质)、华农A(野败胞质)、华农A(夜公胞质)、华农A(饶平野稻胞质)共4个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抗草种、T180、G72、金华占2号、华航1号、粤香占、HN5413、丰穗占、M22和M31共10个恢复系进行配组,结果表明:不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恢复系间的异交结实率也存在显著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互作效应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不明显;同质异核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同核异质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差异主要受核内遗传物质的影响,细胞质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不明显。进而提出了在选育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时,不仅要注意优良异交开花习性,而且还要注意核内遗传物质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是大幅度提高谷子产量的重要途径.谷子属自花授粉作物,在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不育系选育是关键.针对现有谷子不育系存在的早熟、高杆、制种困难、杂交种早衰、品质较差等问题,笔者在晋汾1A、晋汾21A等不育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杂交转育、诱变等育种方法选育出植株较矮、中晚熟、异交结实率高的优良不育系:晋汾21A-6、汾57A-3、汾92-22A;同时,筛选抗拿捕净除草剂优良恢复系K27-10、K15-4等53个.并利用新优质不育系与优质恢复系大量测配,选育出3个优质杂交种汾杂16-3、汾杂16-8、汾杂16-11,通过适应性鉴定,可作为山西省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谷子等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途径就是选育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制出优势杂交组合。以引进的谷子雄性不育材料"683"为不育源,转育新的雄性不育系,通过研究其具有光敏特性。只从应用的角度,以"683"与高出谷率品种81-16测交,利用测交、多代回交、长短光对照处理等方法选育出新的高异交结实谷子雄性不育系晋汾1A。通过晋汾1A的选育研究得出:要对不育源进行细致研究,转育时少走弯路;转育亲本必须具备符合不育系的基本要求,选择穗直立、半直立、开花比较集中、出谷率高、生育期适当的谷子品种作为转育对象。  相似文献   

10.
利用81—16选育出了高117、高146、高229、高236等高度雄性不育系;通过测配鉴定初步选育出高229×k172、高117×k164等优势组合,形成了完整的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模式,为谷子品种改良由常规品种向杂交种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杂交品种,提高谷子产量水平,同时简化谷子栽培技术。利用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抗除草剂优质恢复系为父本,测配组合,鉴选谷子杂交种用于生产。以‘谷3A’为母本、优异品系‘K34’为父本,历时15年选育而成了谷子杂交种‘长杂谷466’,2020年通过国家登记[GPD谷子(2020)140094]。该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除草剂特性,可配套简化栽培技术用于生产,并通过试验总结了其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长杂谷466’是适宜中国西北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木豆、苜蓿和大豆3种豆科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豆科作物曾被认为是难于利用杂种优势的物种。木豆、苜蓿和大豆杂交种的问世,为豆科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开辟了道路。本文从应用技术研究层面,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这3种作物在不育系和杂交种选育,杂交种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豆科作物普遍存在杂种优势,杂交种开发的关键是找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高异交率基因型。数量充足的传粉昆虫和适于制种的环境条件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种内远缘杂交、转育等方法选育出抗倒、抗病,适宜夏播的谷子核隐性高度雄性不育系。证实了这些不育系的不育性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msms)控制,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期。并利用高度雄性不育系的特点一系两用。用这些不育系同苗期带有相对显性指示性状的恢复系测交,在2940个组合中选出了8个增产20%以上的两系杂种组合。两系杂交种生产初步示范超标34—43%,填补了我国夏谷区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野败型粳稻雄性不育系4788A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柱头外露率41.5%,异交结实率30%~60%,播始历期较长,配合力较好,品质优良。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野败型粳稻雄性不育系4788A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柱头外露率41.5%,异交结实率30%~60%,播始历期较长,配合力较好,品质优良.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W7415S、安农S、培矮64S和4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夜公胞质)、珍汕97A(野败胞质)、华农A(夜公胞质)和华农A(野败胞质)为材料,通过观察各不育系成熟胚囊结构,并对异交结实率进行调查,以明确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否与胚囊育性有关.结果表明:不同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与异交结...  相似文献   

17.
谷子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个谷子雄性不育系SMPA1,SMPA2,SMPA3,SMPA4与10个谷子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的株高,穗长,穗粗,穗重,结实率6个性状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SMPA3测配的杂交组合产量性状表现正优势,杂交种的结实率,穗粒重的优势分别为115.6%和116.9%。而且SMPA3的一般配合力也高于其它不育系,用其做的组合获得高产组合的几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6个不同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并对它们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张颖角度与异交结实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和0.936.(2)柱头外露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效应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383.张颖时间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132.张颖角度和午前花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效应亦都为正值,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648和0.0271.柱头生活力系数和包颈粒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效应均为负值,直接通径系数分别是-0.4811和-0.1020.  相似文献   

19.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 充分利用甜菜杂种优势最有效的途径是选育不育率高而稳定、配合力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不育系。因此,选育优良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是获得强优势杂交种的基础。我们从70年代初开始选育甜菜雄性不育系,至1990年已先后育成6个多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下面介绍石M203A的选育情况。 一、选育目标 根据甜菜雄性不育杂交种对不育系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