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是我国重要草原牧区之一 ,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 %以上 ,可利用草原面积占全国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14.43 % ,仅次于内蒙古、新疆、西藏 ,居全国第四位。畜牧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也是牧区少数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产业 ,那么青海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借中国牧业通讯第九次通联工作会议在青海召开之际 ,记者采访了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申忠玉。记者 :申厅长 ,青海畜牧业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申忠玉 :青海畜牧业以高寒草地畜牧业为主 ,全省草食牲畜的74 %分布在牧区6个州。牧区基本上依靠天然草场放牧 ,草场类型分为草甸…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环湖地区指青海湖周边的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大于3200m,气候类型属高原气候,气候条件较差具有较大的高寒草甸类草场,人民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为主。青海环湖地区传统的畜牧业以自然放牧散养为主夏季牧场草质相对繁茂,冬、春、秋三季的草场几乎无天然草料。由于夏季草场  相似文献   

3.
《湖北畜牧兽医》2011,(10):14-14
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目前青海已建立346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牧户达3.14万户,整合草场516万多公顷、牲畜217.7万头,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特点的生态畜牧业成为青海畜牧业向现代转型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地区天然草场毛面积为76.86万hm2,可利用面积69.23万hm2,草场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根据盆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植被分布特点,可将盆地的草场类型分为7个大类,分别是低地盐化草甸草场、山地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山地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高寒草甸草场,这些草场是吐鲁番地区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5.
青海为全国六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约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一半。青海畜牧业的发展,为青海经济增长的主流产业。但是,日益恶化的草原生态现状,严重制约青海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此问题的出现,地方政府相继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率先推进各项草原保护政策法规,出台一系列的禁牧、草畜平衡等管理制度,确保生态保护政策落到实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同样不能放松警惕。今后尊重青海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发展青海特色生态畜牧业,务必做到:改革创新草业发展,探索不同模式类型;改革创新饲草产业发展,实现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落实新一轮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纵深推进草地生态畜试点区建设,积极推广实施草原实用技术等等说,文章借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青海环湖地区草原辽阔,牧草资源丰富,草原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藏族牧民就在这里经营着畜牧业。20多年来,由于盲目开荒、乱砍乱伐、草原鼠虫害、不合理放牧等原因,致使草场植被遭到破坏,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场退化、沙化。目前退化草场面积达5,125万亩,占  相似文献   

7.
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是以廉价天然草场牧草为饲料来源的放牧畜牧业的特点。但冷季天然牧草营养价值低,不能满足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特别是生产性能较高的家畜,不仅限制着生产性能的发挥,也影响天然牧草的有效利用,从而导致单位草场畜牧业生产力低下。冷季适当补饲是提高放牧家畜生产性能,增加单位草场畜产品生产量的最重要的途径。在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改良及育种中,为了保证幼年公羊的发育,提  相似文献   

8.
一、青海草原的特点全省共有草场57,880.96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2.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0,175.58万亩,占全省草原面积的86.69%。根据1977年《青海草场资源》的报导:我省草原类型大致可分如下六类:  相似文献   

9.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也是再生性生产资料,为了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必须摸清家底,掌握草场的自然经济特性和分布规律并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合本地情况的生产方式和畜牧业经营管理措施。本文根据小金县的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水利条件、土壤和植被等特点,按照草场分类原则和系统对小金县草场类型进行了描述,对小金县草场资源、草场植被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评价,估测了小金县草场生产力及栽畜量,分析了小金县草场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小金县草场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共和盆地地处青海南山以南,包括共和、贵南、兴海县河卡镇,是我国重点牧区之一——环青海湖牧区的一部分,也是青海省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和半细毛羊改良培育的重点地区之一,草场类型以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荒漠草原类为主。为了探讨自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主要表现在:可利用草场面积、年末大牲畜头数、头只数、肉用牛羊出栏数及产肉量、活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对青海畜禽资源的优势现状及其畜牧业发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它将为促进我国、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德县天然草场面积28.63×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5.95×104hm2,共分为9个草场类,22个草场组,51个草场型。本文阐述了贵德县草场植被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供全县广大畜牧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祁连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有"青海北大门"之称,是全省重要的草场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县天然草场面积约117.6&#215;104 hm2,总人口5万人,其中农牧民占72.26%.畜牧业是祁连县的主导产业,如何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天祝县气候变化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多年系统观测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天祝县年、季、月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认为气候变化是制约天祝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气候变化的制约条件提出了草地可持续发展对策;改良退化草场,科学合理利用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建立农区牲畜育肥基地;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草的水利建设,科学灌溉草场;适地、适草、适畜,发挥不同类型草场区域优势,开展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15.
喀什地区天然草地面积虽然较大,但是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低于生态作用,草场类型主要为荒漠草场,可饲牧草种类较少,品质较差,产草量低,退化较严重。喀什地区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场的同时重视人工草场建设,不断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单产,增加饲草量,人工草场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喀什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结合喀什地区人工草场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编写此论文供同行们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首曲湿地功能区草地畜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黄河首曲湿地功能区--玛曲县的天然草场类型和分布特点、利用方式、生产经营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制约当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产经营方式改善的主要原因,从优化畜群结构、发展季节畜牧业、家庭牧场统分经营、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今后黄河首曲湿地功能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保护好草原.发展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草原,就谈不到畜牧业的发展.陕西省定边县是榆林的一个养羊大县,是一个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兼有草地畜牧业特点的县区,草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该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草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通过采取天然草场改良、封牧育草等措施以提高草场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定边县草场的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东邻天水,南连武都,西接宕昌,北靠武山、甘谷,境内海拔1100~3312m,拥有天然草场面积11.339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627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4.5%,草场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草场、山地灌草丛草甸草场、山地灌草丛草场、山地草原化草场和疏林草场5个类型,牧草有56科、158属、287种,形成草地畜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9.
高寒草甸是青南高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在玉树地区共约1.18亿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90.7%。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高寒条件,畜牧业经营方式主要依靠天然草场放牧,很少补饲。因此,研究玉树地区高寒草甸植被的类型和生产能力,了解该地区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天祝县高寒草地的基本类型、分布特点,评价了各草地类型的产量与质量,在分析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以草定畜、改良天然草场、发展商品畜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