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敌百虫是用来防治鱼类寄生虫,特别是防治鱼类、甲壳类寄生虫的常用药物。使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敌百虫原药带酸性,因此,在配制和喷洒时最好不用金属容器。2.使用致百虫时,最好用低于60C的水溶解,否则会降低药效。同时敌百虫要彻底溶解后再泼洒,以防鱼误食末溶解的敌百虫颗粒而导致中毒死亡。3.用药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中午13:00~14:00时。因为此时水温较高,用药效果最佳。4.使用敌百虫时,切忌同碱性物质混用。因为敌百虫遇碱性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敌敌畏,而敌敌畏的毒性比款百虫大十倍以上,轻者引起鱼类浮头,重者会…  相似文献   

2.
每当春夏之交、晴转阴时,往往气压降低,水中溶氧减少,这时不但适当减少当日的施肥量,而且还要密切注意鱼类活动情况,严防鱼浮头严重时泛塘死亡。一旦发现鱼严重浮头时,必须及时抢救。在无增氧机条件下,可用如下土法:①大量向池塘中冲入新水。②向池塘中泼洒黄泥食盐水,每亩用黄泥、食盐4千克加水调匀后全池泼洒。③池塘一边排水,一边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3.
使用新鱼药值得注意的事项新鱼药学名是三氯异氰尿酸,国际代号为TCCA。是一种高效杀菌剂,对防治细菌性鱼病有显效。泼洒剂量为使池水呈0.25PPm,口服(制成药饵投喂)剂量为每100kg鱼用60g药。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泼洒前一定要算准浓度算准浓...  相似文献   

4.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在生产实践中,使用内服药时,由于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使鱼的病情得不到缓解。如何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使病鱼的病情得到缓解乃至痊愈呢1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如稳定性不好,药饵入水后很快散开,病鱼就吃不到足够的药量。2投喂药饵的量要计算准确。按鱼体重计算用药量,将鱼药添加在饲料中,在投喂30~40分钟内吃完。如1小时内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量过多。3为了保持鱼体中药物的有效浓度,药饵应每天投喂2~4次。4内服药饵投喂1个疗程为3~5天,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要过早停药,以…  相似文献   

5.
6.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可归纳为“四勤”。所谓“四勤”。就是勤巡视池塘、勤除草去污、勤捞病鱼死鱼、勤做记录。 (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黎明时观察池位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午后2~3时,结合投饲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观察有无浮头预兆。  相似文献   

6.
二、鱼种常见病的的防治 1.暴发性流行病 1.1.放鱼前生石灰彻底清塘;放鱼时,鱼体药物消毒;经常灌入新水。 1.2.定期每月全池泼洒漂白粉一次,按1ppm计算。20天全池党委书记洒生石灰15公斤。用药时要间隔使用。 1.3.发病后,全池亩泼洒生石灰15—20公斤,第二天全池泼鱼康或鱼泰0.3ppm,隔24小时一次,连续2—3天,同时投喂药饵.按每百公斤鱼种用土霉  相似文献   

7.
鱼类生寄生虫,用敌百虫,灭虫灵,甲胺磷,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等常用药杀除,经常有用药不当,发生人鱼中毒情况,为确保人鱼安全,要注意用药安全。一、顺风用药使用灭虫药泼洒操作中,要注意风向,一定要顺风泼洒,以免施药人员吸入呼吸系统和大量附于皮肤,发生药物中毒。二、皮肤不能长时间直接接触药液在用药操作中,要穿雨鞋,最好是穿下水裤。手脚不能长时间浸在药水中,以免皮肤长时间接触发生中毒。三、中毒要及时抢救在用药操作不当,施药人员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时,要及时送医院抢救,用阿托品药解毒,不能延误。四、甲胺磷灭虫不…  相似文献   

8.
1.鱼类浮头的预兆(1)天气: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天天气情况预测。如夏季傍晚下雷阵雨,天气转阴;或遇连绵阴雨,气压低、风力弱、大雾等;或久晴未雨,鱼类吃食旺盛,水质浓,一旦天气变化,第二天早晨均可能浮头。(2)季节:4~5月份水温逐渐升高,投饲量增大,水质逐渐转浓,如遇天气变化鱼容易发生暗浮头。此外,梅雨季节也容易引起浮头;夏季有时天气变化较剧烈,容易引起浮头。(3)水色:水色浓、透明度小,如遇天气变化,易造成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水中耗氧大增,引起泛塘。(4)鱼类吃食情况:检查食场时,发现饲料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吃完,而又没有发现鱼病,说明池…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鱼类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为保证渔业增产,养殖户必须高度重视,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一、做好鱼病预防,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1.池水消毒:(1)鱼种放养前用安勒斯高效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方法是取该药适量,加水充分溶解,全池均匀泼洒,使池水成 0.5~0.6ppm。 (2)用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20~25公斤/亩.米水深,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2.鱼种消毒:鱼种放养时进行药治,杀灭病菌和鱼体表及鳃上寄生虫。(1)用3ppm安勒斯高效消毒剂浸泡鱼种20分钟左右。(2)用2ppm消毒精药液浸浴鱼种15…  相似文献   

10.
冯国明 《齐鲁渔业》2006,23(7):24-24
夏秋季节以养殖肥水性鱼鲢、鳙等为主的池塘,突降暴雨后,池水容易缺氧,引起鱼浮头。此时,千万不可泼洒鱼药治病,否则会造成鱼大批死亡。鱼池泼洒药物都是按水域的体积计算用量,药  相似文献   

11.
造成鱼类浮头的直接原因是缺氧或氨中毒。一、缺海造成的浮头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清晨较为常见。引起池塘缺氧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过高,水中氧气供不应求。2.雷雨过后,由于地中表面水层和池底水层温差大,引起泡水上下对流,池底的腐败物随之翻起,加快其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3.饲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白天由于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溶氧过他和;夜晚由于鱼类和浮游植物均因呼吸作用而耗氧,使溶氧大大减少,甚至降到临界点,导致鱼的…  相似文献   

12.
1、加注新水应选择在晴天下午2—3时给鱼池加注新水,加水量为鱼池正常蓄水量的1/3,傍晚时禁止加水,以免引起鱼缺氧浮头。 2、药物改良 适合于改良水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1)生石灰。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15—2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一般每10天泼洒1次;(2)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特别适用于高产鱼池和城郊富营养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改良,使用浓度首次为5×10~(-6),以后为3×10~(-6),每20天全池泼洒一次。  相似文献   

13.
威岛牌消毒剂防治细菌性鱼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威岛牌消毒剂防治细菌性鱼病,通过室内实验和生产性应用试验表明:水温在26-28℃,杀菌浓度为0.4ppm,对鱼类的安全浓度为2ppm,池塘发现鱼病,用0.5ppm消毒剂全池泼洒2次后,第2天病情消除;病情最重的塘,每隔1-3天泼洒1次,连泼3次,病鱼全部治愈。网箱发现鱼病,采用1.6ppm消毒剂全箱泼洒,同时每个网箱吊药袋4个,结合投喂药饵,5天后各箱停止死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01,302(1)
在春季,午后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时容易发生浮头。症状是鱼类感到呼吸困难,浮在水的上层,不时将口伸出水面吞取空气。浮头严重时,鱼还会窒息死亡。 这种春季鱼类浮头多是由于氨中毒造成的。 引发氨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1.池塘老化、池底有机物过多。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造成鱼的浮头; 2.投饵过多,残余饲料分解产生氨,使水体中的氨浓度过高,导致鱼体浮头; 3.池水过瘦,水中浮游植物量较少。由于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少,则溶氧低,氨氮就不能通过氧化作用变成无毒的亚硝酸氮,从而氨在水中积累造成…  相似文献   

15.
刘章 《科学养鱼》2002,(7):42-42
病害内服药饵常用于预防鱼体内病原菌的滋生、寄生虫的感染。由于药效在水中不稳定、养殖群体不同的习性和摄食上的差异等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及对我地药饵防病的技术分析,归纳四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三点体会,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一、用药方法1.混饲给药法将药物对水配成溶液,菜籽饼碾碎分成等量若干份,每份加药液充分搅拌后,再混合发酵一昼夜定点投喂。由于药物均衡浸透于饲料之中,且遇水不易散落,避免了因药量不匀造成鱼吃不到药饵或药物量大而蓄积中毒。如果是鲢、鳙鱼,可将米糠或麸皮放入盆…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永丰县富龙山水库面积45亩,放养各类鱼 1.6万多尾。 1999年 7月中旬草鱼发病。当时曾考虑全库用药治疗,但计算后用药量很大,费用太高。为此,决定采用食场消毒并结合投喂药饵的方法治疗,收到了明显效果。1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 全库共设有 5个食场,每个面积约 10 m2,食场范围平均水深1.5~2m。1.1泼洒漂白粉。将漂白粉稀释后泼洒在食场及周围,使水体中的漂白粉浓度达到12 × 10-6,然后用定时喂食方法诱鱼入食场,使鱼体得到消毒。1.2泼洒生石灰。计算自场及周围3m内的水体,然后按每亩水深 …  相似文献   

17.
油茶枯饼为油茶果实榨油后压制而成,其形状与菜饼相似。它用途较多,现介绍在渔业上的几种用途。一、药用1.清塘。茶桥是常用的清塘药物之一。茶饼中含有皂角成,为一种溶血性毒素,能杀死野杂鱼类、蛙卵、解科、螺类、蚌类及水生昆虫等。用茶饼清塘要选择气温较高的晴天进行。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量40~50千克。先将茶饼捣碎,放入红中加温水浸泡过夜,再对入大量清水后全池泼洒。2.防鱼病。水深1.5~2米时.每亩池塘用新鲜(存放不超过1年)茶饼l.5块(重约6千克).每块分成3~5小块,分散投入池中或悬挂于离水面约v)厘米处的水中…  相似文献   

18.
巧除野杂鱼     
巧除野杂鱼我渔业组用“强氯精”清除野杂鱼,效果良好,具体做法是:在早晨,待野杂鱼大量密集地浮头时(注:成鱼轻浮头或不浮头时),用“强氯精”一包(50克)配20公斤水,泼洒在池塘下风处野杂鱼密集浮头的水体里。泼洒面积约100平方米。这样,野杂鱼一会儿就...  相似文献   

19.
鱼类群栖在水中,当少量鱼的行动、摄食、体色、体形等异常时,常不易被人们察觉,一当人们发现鱼类异常时,往往已不是个别鱼患病;再则,在一只池塘内,病鱼常不是只患一种病,而是常并发几种病。因此,要做到及时且正确地诊断鱼病较困难,加之鱼类发病后的治疗也较麻烦,受到很大限制。如外用药一般采用全池遍洒、浸沤、浸洗或挂篓(袋)的方法,很少用体表涂药的方法,更不可能进行包扎;体内用药一般采用将药拌在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很少用注射和口灌的方法。因而,无论采用体内或体外给药的方法,用药量均较大。当疾病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5)水中的pH值偏低的危害和调节方法:①pH值长期偏低,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不易繁殖,水体透明度加大,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溶氧下降,使底层有机质缺氧分解加快,水中的反硝化反应加快,使有害物质的浓度上升,造成鱼类有害气体中毒,或气泡病发生,或缺氧泛塘。②如池水pH值长期在6左右,会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减低载氧能力,也会出现浮头现象;会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并可引起鳃组织凝血性坏死,黏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对pH值偏低的水体,可采用生石灰来调节,若水中氨氮高,可先曝气、增氧、加新水,并全池泼洒底质改良剂,过3天后,再用生石灰调节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