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建明 《农村电工》2003,11(11):33-33
1故障情况2003年7月7日,某机关台区电工反映该台区250kV·A变压器低压接线桩头上冒烟,我所接到电话后告诉电工立即拉开低压断路器及隔离开关,防止故障扩大并派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理故障。2故障检查2.1变压器低压侧600A空气断路器未发生保护动作。2.2变压器低压侧U、V、W三相桩头的连接和铜铝过渡线夹与导线的连接均未发现异常。2.3变压器低压侧零线上的铜铝过渡线夹的铜质部分,有严重受热、表面氧化现象,套管密封胶垫老化且有轻微渗油。2.4变压器低压侧零线桩头与铜铝过渡线夹连接采用上下螺母固定,用手扳动线夹未发现松动现象。3故障分…  相似文献   

2.
运行中的500KVA及以下的中小型变压器,低压侧接线柱因接线处理不当,引起导线螺栓发热造成的故障所占比例较大,对此我们采取如下处理及防范措施:(1)变压器在新装运行后,隔一段时间一定要停电将其所有接线连接处再检查一次,拧紧压接螺母,以防接触电阻增大引起发热,有条  相似文献   

3.
<正>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是沿用前苏联时期设计的配电变压器,但目前多数国家采用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均采用星形连接,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采用三角形连接,低压侧采用星形连接。两者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1)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强度要求较之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稍低。(2)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其二次侧负荷产生3n  相似文献   

4.
吴锦洪 《农村电工》2004,12(2):32-32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为高压侧的25倍左右,且其运行环境温度也较高,根据多次低压侧接线柱发热或烧损故障分析,主要原因是连接部位接触面积过小或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大,该处发热量大于散热量,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接头烧毁,甚至使低压瓷套管小油封急剧老化出现漏油现象。这样,既增加了维护工作量,又增大了维护成本,更降低了保证供电的承诺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1996年5月20日,我在供电所值班.下午2时接到张弓西某台区报告,报告说:该台区配变计量箱内冒烟,向外渗油,并带有刺鼻的焦味.时值打麦用电,我立即赶到现场.打开计量箱发现,低压侧A相与铝排对接的母线接头绝缘层被烧焦,并从A相接线柱向外渗油.松开A相压线铜螺母发现.连接母线的铝排与压线铜垫接触处已严重锈蚀,并被烧变形.检查分析 铜螺栓、压线铜垫与接线铝排长期在空气中氧化.生成了一层不易导电的铜铝氧化层.这几天恰是用电高峰,这种氧化层在强电流的作用下发热,引起接触电阻增大;电阻增大,又进一步引起接触点发热.长时间发热引起的高温又使瓷套管的上密封胶垫烧缩龟裂,引起向外渗油.当温度升到一定值时,向外渗出的变压器油就会冒烟燃烧.处理 重新更换一个密封胶垫,把渗出的油用布  相似文献   

6.
在多次的值班抢修中,发现配电变压器低压桩头发热、烧毁、瓷套管小油封老化出现漏油的现象。此类现象发生后。导致台区供电缺相线或中性线接触不良。变压器无法正常运行。这样,既增加了我们的维护工作量,又增大了维护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供电企业服务承诺的信誉。笔者分析主要原因如下。(1)过流连接部位接触面积过小;(2)低压桩头与设备线夹接触不良;(3)螺丝没有双面加垫片;(4)设备线夹不合格。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容量配电变压器低压接线柱烧损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导线无法紧固不得不吊心进行更换,既费工费时又浪费材料,也影响正常供电.1 接线柱烧损的原因1.1 农村配电变压器的引入、引出线都是采用的铝芯绝缘线,导线与变压器连接时,往往是将导线做环,直接套在变压器接线柱上用螺母压紧.由于导线连接处接触面积小,而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流比较大,在电流的作用下,铜铝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腐蚀,致使接触电阻增大,由此产生恶性循环,结果是铝线烧蚀发黑,严重时引发打火,烧损接线柱.1.2 巡视不认真,维护不及时.由于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清除电腐蚀,压紧松动的螺母,致使上述现象更加严重,即使使用钢铝过渡设备线夹.如果不及时压紧松动的螺母,在大电流的作用下,接线柱和设备线夹之间也会打火,烧损接线柱.  相似文献   

8.
吴锦洪 《农村电工》2004,12(12):20-20
配电变压器二次侧电流大,是一次侧的25倍,且配电变压器运行环境温度也较高,根据多次低压接线柱发热或烧损故障分析,主要原因是过流连接部位接触面积过小或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大,该处发热量大于散热量,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接头烧毁,甚至使瓷套管小油封急剧老化出现漏油现象。  相似文献   

9.
螺杆式电器设备桩头有两种接线方式,一种是线夹紧靠瓷瓶拧紧螺母,如图1;一种是用线夹两侧螺母同时相对拧紧,如图2.根据运行经验比较,图2接线方式比图1接线方式有如下优点:1 操作简便,不易发生线夹与螺杆同时跟着转动的情况,不会使螺栓滑丝,螺母更容易拧紧;2 同时拧紧两只螺母,螺母与线夹产生摩擦能消除接触面上的氧化层,接触更紧密,导电性能更好;3 接线桩头上的散热效果更好,能防止桩头发热,并能减少桩头耐油橡皮圈因受热而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具有载流量大、散热条件好、造价低的优势,在变电站内主变压器低压侧至配电室高压开关柜间普遍采用铝排或铜排进行电气连接。在电气设备布置平面上,有时主变压器与其低压侧开关柜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发生转折,这时常规施工方式是将母排分为几段,在转折处用螺栓将邻接两段母排进行压紧连接,并在连接点扣上接头盒实现绝缘封闭。1螺栓连接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例行检查时,发现某台配电变压器V相低压导电杆处冒烟且渗油,停电检查也未发现明显缺陷,更换胶垫,清理、紧固各部螺母后送电依然发热。经分析认为,可能是导电杆内部接触不良或导电杆本身有质量问题。在吊心更换导电杆连接低压接线端子(线鼻子)时,发现V相接线端子的铜铝接合处断裂,发热故障才真相大白。由于该厂是2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在这台变压器出力降低时,另一台变压器主动承担起了供电重任,才使受电设备免遭厄运。而另一客户也发生了同样问题,但就没有如此幸运了,因为是单台配电变压器供电,电动机缺相运行而导致烧毁。防范措施:(1)…  相似文献   

12.
在TT、TN-C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由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线叫做中性线,俗称作零线.TT、TN—C系统中的中性线作用不低于相线.然而,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忽视中性线的情况.如:低压架空线(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截面比相线小;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接线柱与导线连接处有的只在相线上采用设备线夹,而中性线则不用线夹直接连接;许多居民楼房电源电缆的中性线截面较相线小等等.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笔者认为也不是没有根据  相似文献   

13.
王权 《农村电工》2004,12(10):33-33
2004年7月的桐柏山城被持续高温笼罩着,本月城区负荷剧增,供电量是往常同期的2倍。笔者从供电所的值班抢修记录上看到,最多的是配电变压器台架出线烧断事故。后经实地察看,原来出线T接处都是用并沟线夹连接,并且导线都从并沟线夹接线弯头处断线。因此笔者建议,配电变压器台架检修时,低压出线T接处宜采用“T”型线夹连接。变压器出线T接处不适合用并沟线夹!474750$河南省桐柏县电业局@王权  相似文献   

14.
高翔 《农村电工》2003,11(5):34-34
一砖窑厂,由一台200kV·A的变压器供电,2002年8月,在一月之内连续两次出现零线接线柱套管严重漏油故障,都不得不进行停电检修,严重影响了生产。1故障情况1.1配电变压器低压套管出线U、V、W三相相线都是使用铜铝过渡线夹连接的,而零线却是使用BLV—50的铝芯塑料绝缘线自做线鼻子进行连接的。1.2观察还发现,配电变压器低压零线接线柱发热变色明显,并有烧损,接线鼻子有明显的发热氧化现象,导线绝缘层发热变硬、变色。1.3据该砖窑厂电工讲,配电变压器运行的三相电流,U相、W相均在220A左右,V相在100…  相似文献   

15.
正10 kV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大多仍为Y,yn0,每到雷雨季节,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而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地势较高地带或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地区这一问题尤为严重。1原因分析1.1对三点共同接地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接地点连接不规范或为无效连接如图1所示,10 kV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避雷器接地端、配电变压器金属外壳和其低压侧中性点连在一起后通过接地引下线再与接地体相连,称为三点共同接地,这种连接方式非常经典,并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1 事故经过与原因 2000年9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某村的照明电压突然升高,大量家用电器被烧坏,经检查是由于计量箱内零线烧断后电压升高所致。1.1 工艺不规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规程规定:铜铝两种不同金属导体连接时,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而现场计量箱内的零线是铜地埋线通过铜线夹和铝排连接。铜线夹和铝排的接触面没有打磨,没涂中性凡士林。铝排上的螺丝孔过大,螺栓紧固不均匀,缺少弹簧垫和平垫,造成接触电阻严重增加,接头处过热将零线烧断。1.2 三相负荷不平衡,通过零线的电流较大。1.3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  相似文献   

17.
李克彬 《农村电工》2005,(12):29-29
为了提高供电质量,尽量减少停电次数,现在新安装的10kV配电变压器,送电接线时常使用带电线夹。带电线夹,顾名思义就是带电接线方便,可以不停电带电接线。由于带电接线受工作环境影响,如果螺母拧得不够紧,负荷较大时易发生打火断线故障,更有甚者不考虑容量盲目使用,如800kV·A的  相似文献   

18.
接地接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设备出现相对壳漏电故障时发生接触电压伤人或形成电气火灾事故,为此,还装有低压触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 认识与选配上述保护的前提是:(1)应以一台配电变压器(或一个并列变压器组)的整个低压系统为选配范围。(2)本文以电网中用量最大的配电为例,即高压侧为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低压侧为三相四线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9.
按照10kV配电变压器防雷接地设计要求:避雷器的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三位一体”的接线方法为最佳方式,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配电变压器的金属外壳和低压侧中性点这三点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其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100 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不应大于10 Ω,100 kV·A及以上的不应大于4 Ω。然而,每年的春季防雷接地检查中,都能发现农村配电变压器的接地电阻不合格或接地引下线不规范的现象。我区前几年的统计情况表明,被雷击的配电变压器属以上现象造成的占40%以上。 1 检查中暴露的问题 1.1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采用的接地装置达不到规程要求。 1.2 接地线的连接不规范。如采用圆钢焊接时有的只焊几点,或者用铝绞线作引下线,或者几个接头夹在包箍上,使接地电阻增大甚至失去作用。 1.3 有部分配电变压器的低压总表直接装在变压器的低压侧,由于接地不合格,在三相负荷不对称情况下,中性点电压升高,造成变压器的外壳带电,威胁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1提出引流线夹接触过热的问题大电流发生器是在电气调试需要大电流场所的必备设备,适用于电气设备的瞬间电流试验及连续负载试验。仪器在出厂时没有配备专业的引流线夹,在市场上购买的引流线夹,虽然弹簧有较大的压力,但接触并不理想。通常有螺栓紧固法、弹簧压紧法、挂钩接触法等几种接线方式,分别有以下特点。(5)螺栓紧固法:每试验一次都要将电流互感器螺栓卸下—连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