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机械化深松技术还没有被农民朋友广泛采用,所以需要加强示范与宣传,对农民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深松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受传统耕作的影响,机械化深松技术还没有被农民朋友广泛采用。所以需要加强示范与宣传,对农民加以引导。一、机械化深松的意义深松的主要是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水的渗入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蓄水保墒效果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虽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深松在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及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西省潞城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论述了深松技术的操作方法、技术原理、作业要求。阐述了深松技术是替代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1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机理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在保持原土壤土层结构不变情况下,利用深松作业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耕深度,形成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的一种机械化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形成土壤鼠道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5.
屯留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推广,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由粗到精的技术升华过程。从1994年开始,屯留县农机局在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的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基本确立了以作物残茬覆盖地表为核心的免耕、少耕、深松免耕、深松少耕等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证明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具有高产优质、肥田、节水、节支、省工、省力的特点,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了可持继发展战略和绿色有机经济…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深松,是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在保持原土壤土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深松作业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深度,形成虚实并存土壤结构的一种机械化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形成土壤鼠道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机械深松是用深松铲或无壁犁等松土农具对土壤较深部位进行松土作业,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保持原土层的一种土壤耕作方法。对深松作业进行补贴,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导、推动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包括免耕播种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机械深松技术,阐述了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邢英 《河北农机》2013,(2):55-56
机械化深松技术对改良田地是非常有利的,也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推广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机械化深松技术还不能被农民普遍接受,可以说推广机械化深松技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几年的实践得出,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本增效、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在今后机械化深松作业实施过程中,要在统筹规划、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完成保护性耕作这一耕作技术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的耕作制度方面的一项改革 ,它改变了传统的铧式犁翻耕作业 ,而以少耕免耕、秸秆残茬覆盖、深松为基础的旱地保护性作业替代。保护性耕作减少田间作业工序 ,可提高农业耕作土壤的蓄水、蓄热、保墒和培肥的能力 ,以及水土流失 ,减少风沙危害 ,提高粮食产量和劳动生产率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翁牛特旗的发展前景为题做一探讨。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1.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赤峰中部 ,是环京津地区沙源治理的重点地区 ,全旗属于中…  相似文献   

12.
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深松技术与表土处理技术、秸秆及残茬处理技术、免少耕播种技术、杂草与病虫害控制技术。其中,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基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对虚实并存耕作蓄水、节水、保墒机械化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试验推广经验,得出以“间隔深松”技术为核心的机械化虚实并存耕作技术是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一、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涵义及设备特点 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用机械的手段,在不改变土层结构的同时,对整个作业土层进行高效的松碎。全方位深松的实质就是在不翻土、不乱土层的情况下,较深层地松碎整个土层,调节该土层的三相(固、液、气)比例,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典  相似文献   

16.
深松技术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械化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它由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组成。其中,运用深松技术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且不翻转土壤,在达到调节土壤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侵蚀和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1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常年的等深耕作,尤其是小型拖拉机和畜力牵引的铧式犁,由于耕作动力小、耕层浅,耕层底部易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据中科院地理所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犁底层,一般出现在1…  相似文献   

17.
机械深松深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沃土、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耕作模式。梨树县早在2002年就进行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进行了多种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对其中的深松深迫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有针对性地重新提出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生产逐渐向机械化和科学化转变,传统的机械化耕整地方式所存在的弊端逐步显现,机械化耕作产生的犁底层导致了土壤退化、蓄水能力降低等很多问题。机械化深松整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耕作产生的诸多问题,因此,重点分析了机械化深松整地的特点与优势,说明了机械深松的主要形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涵义及设备特点 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用机械的手段,在不改变土层结构的同时,对整个作业土层进行高效的松碎,松碎的土层一般都超过原有的耕作层厚度,起到加深耕作层的效果。全方位深松的实质就是在不翻土、不乱土层的情况下,较深层地松碎整个土层,调节该土层的三相(固、液、气)比例,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介绍,阐述了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机械深松的技术要求和深松方法,指出了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机械深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