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超跃 《浙江柑橘》2004,21(3):10-12
近年来,柑橘枝叶异常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部分果农不问真相,砍树毁园或放任失管抛荒,造成损失.为此,对该问题进行了田间调查,并结合多年实践,就柑橘枝叶异常黄化的原因及其对策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董严波  宋娜 《长江蔬菜》2023,(12):22-24
中部地区较多小丘岭地形,且土壤相对贫瘠,因种植条件较差,种植收益低,难以实现大规模种植,很多地方出现全年抛荒或单季抛荒现象。相比粮食作物,油料作物需水需肥量小,相对产值较高,且生长季节较短。黄豆、高粱、红薯—菜油两用油菜轮作模式,既能通过黄豆种植提高土地肥力,且高粱、红薯等耐旱作物能抵抗夏季高温干旱不出现减产现象,又能通过冬季种植菜油两用高产油菜,破除冬闲田抛荒瓶颈。笔者于2022年,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军山街官莲湖基地进行试验和实践,总结了菜油两用油菜、黄豆、红薯、高粱等作物轮作模式,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实现年均667 m^(2)产值不低于5000元,可作为蔬菜周年种植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et Lee)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中以幼嫩花茎为产品的蔬菜,为华南地区栽培的主要特产蔬菜之一。油菜薹种植时间为10~11月的在水稻收获空闲期,此期种植可大力压减抛荒农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1]。近年来由于推广籼、粳杂交稻,以及土地连续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效下降。为此,农业  相似文献   

4.
襄樊市郊区区委、区政府设立了两项蔬菜生产奖,一是“基础奖”,对于全年种植蔬菜面积4000亩以上的乡奖2000元,4000亩以下的乡奖1000元。农户不准抛荒或改种,发现一户撂荒或改种,收取抛荒改种费100元,分别从"基础奖,中扣除。另一个是"播次奖",全年9个主干品种分为4个播次进行奖励,每播奖励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市柑桔栽培主要以宽皮桔类为主.占柑桔总栽培面积的80%左右.甜橙类栽培只占柑桔总面积的20%左右,宽皮桔类中又主要以中熟的温州蜜桔为主,其成熟期大多集中在10月中、下旬。由于柑桔品种老化、品种单一、投入不足.营销人才缺乏,营销体系不健全,加上我市无柑桔深加工龙头企业,柑桔卖难现象时有发生,果农增产不增收。出现了许多果园处于抛荒和半抛荒状态。  相似文献   

6.
《长江蔬菜》2014,(7):50-50
正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抛荒已久的盐碱地;现在,此处蔬菜满垄,瓜果满园,众多游客在内惬意地用餐、品茶、钓鱼、采草莓。3月14日,记者在金庭镇金之庭家庭农场里看到,占地3.3 hm2的农场,已变成一处可提供私人定制服务的"休闲果园"。这个家庭农场就在太湖大桥西堍,农场主是苏州吴中区金庭镇庭山村村民周美华。2011年,她从村里租下这片抛荒十余年的盐碱地,从事特色果品种植。两年来,她和丈夫一起披星戴月,在这片处女地上挥洒汗水,书写梦想。如今,农场里种植有各色蔬菜瓜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以大田县桃源镇大湾新村为例,详细分析村(宅)旁、路旁、坡耕(抛荒)地、乡村公园4类乡村绿地建设,提出美丽乡村4类绿地绿化作业设计的对策和建议,为美丽乡村绿化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冬季抛荒农田,武汉市黄陂区探索了水稻收获后种植一季薹用油菜的种植模式。与中稻—红菜薹比较,水中稻—薹用油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高,省工、病虫害少,有利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大棚蚕豆套种大棚西瓜和蔬菜四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蚕豆套种大棚西瓜一小青菜一西兰花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属于浙江省台州市农技推广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08。本项目于2007年冬季在台州市三门县涅浦镇建设塘建立中心示范园18.7hm2,项目示范辐射面积66.7hm2,项目针对当前季节性抛荒现象较为普遍、复种指数下降、种植效益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1柑橘选育优良品种严控病虫害发生(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品种方面在湖南、浙江等地,部分品质较差的中熟品种会被抛荒或被高接更换为优良的品种;温州蜜柑和椪柑面积会在零星栽培区明显缩减,在主栽区失管现象会继续扩大;在四川、重庆等  相似文献   

11.
建国60年来,党的富民政策一个接一个,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农业增产奔小康的新时代画卷铺陈开来,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前,"一大二公"的"大锅饭"使大批土地被抛荒,农民忍受饥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崔玉明 《吉林蔬菜》2012,(11):55-56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也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课题和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1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必然性1.1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产出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可有效解决目前农村土地粗放经营、抛荒等难题,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衢州市衙江区柑桔自2008年出现大规模卖难后,桔园经营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桔园抛荒多、生产效益低等问题突出。加快桔园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发展家庭规模桔园,是新时期稳定和发展衢江区柑桔产业的重要抓手。在分析制约桔园承包经营权流转因素的基础上,就搞好果园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后续保障、建立服务平台和培养职业农民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生态果园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于1997年开始,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山区的吾洋村,利用抛荒柑桔园,建立生态果园13.3hm^2,称为福州市晋安区新农园艺科技试验场,开展生态果园栽培模式研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研究于2001年11月通过了福建省、市有关专家验收评审,2002年9月获福州市科技进步奖。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桃树寿命较短,若因管理不善而患流胶病或因杂劣无效益,以往通常的做法是砍树。为改变这一做法,我站于1995年对五年生患有流胶病的杂劣桃树进行高接换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试验园在官坊村属抛荒边远稻田,于1990年春植水蜜桃20株,由于品种杂、管理粗放...  相似文献   

16.
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水旱轮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衢州市易旱稻田面积大,早稻收获后不能种植晚稻,抛荒现象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效益,科技人员推出了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并总结了该模式下早稻、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的关键栽培技术,包括早稻品种熟期选择、重施基肥、直播抛秧及大豆延迟播种、跑马水灌溉、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2015—2016年全市推广早稻—秋延后鲜食大豆种植模式2 000 hm~2,新增效益3 924万元。  相似文献   

17.
连城县地处闽西山区,东经116°32′~117°09′,北纬25°13′~25°56′,年平均气温18.9℃,年降水量1679.8mm,≥10℃的年有效积温5673℃,极端最低温度-7.6℃,1月最低平均气温4.4℃,无霜期278d。平均每8~10年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大冻害。1999年的特大冻害,造成全县1300hm2柑橘受冻,其中莒溪镇抛荒达270hm2。调整果树结构势在必行。早熟枇杷在2~3月成熟,是早春上市的唯一鲜果,市场广阔,可作为柑橘冻害后换代的优质水果。1早熟枇杷种植概况2000春,莒溪镇果茶站从莆田市华飞果树研究所引种早熟枇杷早钟6号1500株。2002年试花结果,产量550kg,2003…  相似文献   

18.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是一种色泽艳丽,肉质嫩滑的优质珍稀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1]。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经常食用大球盖菇,可以增强人体机能,抑制疾病的发生[2]。赣北是稻油主产区,因油菜收益下降,种植一季水稻后抛荒冬闲田较多,同时有丰富水稻秸秆资源。  相似文献   

19.
我区榨菜加工企业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同时,榨菜可充分利用冬闲田栽培,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冬季抛荒,实现绿色过冬。上世纪70年代在我区东片地区大量种植,后因病毒病发生严重,面积逐渐减少。近年来,榨菜种植已向南片稻区发展,但也有病毒病发生,产量逐年下降,经济效益不断降低。为切实解决我区榨菜病毒病问题,有效提高产量,我们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育苗覆盖材料和种子消毒方式试验,以期在农业、物理、化学上筛选出最适宜我区的榨菜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上杭县稔田镇是棉花滩水电站库区重点移民乡镇。位于我县东南部,海拔180米.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是我县柚类主产乡镇,全镇有山林面积10866.7公顷.宜果面积1766.7公顷.耕地面积1466.7公顷,水域面积800公顷。为促进土地流转。减少耕地抛荒,发展田园果业,去冬今春以来,该镇果断地把低产山垅田、旱片田和梯田调整出来。种植优质水果红肉蜜柚,现该镇已发展种植红肉蜜柚366公顷.其中发展田园种植133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