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材是一种有机复合材料,具有吸湿性质,其吸收或排除水分的能力决定于周围大气的温,湿度。木材长时间暴露在一定温度与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中,其含水率会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即蒸发水分和吸收水分的速度相等,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由于各地区的气候不同,因而各地区的木材平衡含水率亦有差异。木材由高湿度达到平衡,比由低湿度所达到的平衡,其含水率较高,此现象称为滞后现象。利用吸收滞后的现象将木材含水率干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考察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横向弛豫特性,以阐释干燥时木材中水分状态的变化机制,为木材干燥及水分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以20 mm(L)×5 mm(R)×5 mm(T)的南方松为试验材料,采用两步法将试材从饱水状态干燥至约5%含水率,通过定期测定含水率和横向弛豫时间,分析木材干燥时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情况,探究自由水与吸着水的分界及其与纤维饱和点的关系。【结果】1)饱水试材存在2个明显的弛豫峰和1个峰肩,三者的横向弛豫时间为67.65、1.24和11~13 ms,分别对应着细胞腔中的自由水、细胞壁中的吸着水和微毛细管系统中的毛细管水。2)木材干燥初期,自由水含水率不断下降,在总含水率为20%左右时,自由水才蒸发殆尽;吸着水含量在木材干燥至40%总含水率时基本保持不变,当总含水率降到40%以下时,吸着水即开始解吸。3)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自由水的横向弛豫时间随含水率的降低而不断减小;而多、单分子层吸着水的横向弛豫时间则以6%左右的含水率为界分别表现出轻微下降和显著下降的不同趋势。【结论】1)木材中主要存在3种类型的水分,分别为自由水、吸着水和毛细管水。2)平均含水率在传统定义的纤维饱和点(30%)以下时自由水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分布不均造成的,且在40%~20%含水率范围内,木材表层发生吸着水解吸的同时其芯层仍有自由水的排除。3)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自由水、吸着水弛豫峰的顶点位置持续左移,揭示2种水分的平均横向弛豫时间不断减小,即在干燥过程中,木材对残余水分的束缚逐渐增强,干燥难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木材在高温干燥中的水分扩散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平  顾炼百 《林业科学》2002,38(2):103-107
对马尾松木材在高温干燥过程中的水分非稳态扩散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加 ;当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减少。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扩散系数大于弦向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 ,木材的横向水分扩散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更加高效广泛地利用樟子松材,对不同初含水率(IMC)的木材进行高温干燥试验。探究相同厚度下不同初含水率木材高温干燥能耗。并依据非稳态扩散理论,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探讨不同初含水率对水分径向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含水率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在纤维饱和点附近达到最大值。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水分扩散系数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其扩散系数基本保持恒定。樟子松材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时间越长,能耗越大;不同初含水率试件干燥结束时的能耗不同,初含水率越高,高温干燥过程用时越长,能耗越大。木材干燥过程中依据含水率的差异进行分级干燥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木材干燥水分扩散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基于实验研究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扩散数学模型,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木材结合水与水蒸气的扩散机制。通过扩散数学模型的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的变异性(如板材厚度、含水率、板型等)及干燥介质状态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木材干燥水分扩散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基于实验研究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扩散数学模型,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木材结合水与水蒸气的扩散机制.通过扩散数学模型的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的变异性(如板材厚度、含水率、板型等)及干燥介质状态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干燥过程中木材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含水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焰明  何定华 《林业科学》1990,26(5):435-442
通过对高温和常规温度干燥过程中木材温度及含水率变化与分布的测定,研究木材温度变化的特点和木材温度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分析自由水蒸发面移动、水分状态改变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利用木材温度控制干燥过程的可能性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短周期工业材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迁移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短周期共业材新伐材和气干材在干燥过程中木材厚度方向含水率分布和水分迁移特点,考察了干燥过程中介质温度变化及其对表层产中心层干燥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木初含水率径向、从向存在变异、导致板材初含水率分布无规律。在非稳态干燥中,逐渐呈外低内高近似抛物线分布,直至平衡处理后,内外层含水率才接近一致。平均干燥速度随介质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干燥阶段介质温度的影响也不同,在相同的平衡含量水率条件下,提  相似文献   

9.
木材干燥 第2讲 锯材干燥基准的分析和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炼百 《林产工业》2002,29(3):48-50
干燥基准是木材人工干燥过程中调节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程序表,为干燥过程调节的依据。干燥基准是木材干燥工艺的核心,对木材干燥质量的优劣和干燥速度的快慢有决定性的影响。1 干燥基准的种类 干燥基准的种类主要有含水率基准(含波动和半波动基准)、时间基准和连续升温基准三种。1.1 含水率基准 根据木材的含水率阶段控制介质的温、湿度参数。这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基准。通常随着木材含水率的降低,分阶段地升高介质的温度,降低介质的湿度。但干燥硬阔叶树材厚板或方材时,由于板材中心的水分很难向外排除,故周期式地升高…  相似文献   

10.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热压机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初含水率对木材温变特性、干燥速率、干缩特性、干燥缺陷和微观构造的影响规律,探明白橡锯材的热压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热压干燥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干燥方法,将初含水率为14%~75%的木材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到2%以下终了含水率仅需120~210 min,木材干燥速率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初含水率较高的木材在热压后会产生严重内裂和皱缩缺陷,当木材初含水率降至15%以下时,热压后无内裂缺陷产生,截面变形也明显减小;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木材厚度干缩系数呈增加趋势,而宽度干缩系数则呈下降趋势。通过观察木材的横切面微观结构发现,高初含水率试件的内裂沿木射线生成,其早材大管孔部位可观察到明显压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木材太阳能干燥和远红外线干燥的原理、设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竹炭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主要根据目前国内的竹炭研究进展的状况.综述了竹炭吸附性能、竹炭导电性能、竹炭改良土壤的性能、竹炭的负离子功效和竹炭的远红外功效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木材资源缺口基本保持在1.5亿m3左右,这部分主要靠进口木材来补充.中国木材的主要供应国俄罗斯鼓励发展国内木材深加工,特别是中国进口木材的主要供应地区俄远东已开始逐步限制原木出口.对此,本文分析了俄远东地区森林资源与木材生产状况,探讨了中俄远东木材贸易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中俄远东木材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86年4~8月,在油桐重点产区湖南、湖北5县12个地段65个测点,对油桐纯林内的太阳辐射分布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油桐林内太阳辐射的垂直分布与树冠形状有关,塔形树冠内的太阳辐射分布均匀,到达量多;水平分布与树冠的方位和枝条的部位有关,南向方位或下坡方向所在方位的到达量多,枝条外端的到达量多;油桐叶片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与品种有关,葡葡桐大于小米桐。  相似文献   

15.
4个观赏树种对紫外线屏蔽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地表植被光谱仪测定紫薇、山茱萸、柳叶栎、北美红栎4个观赏树种的光谱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树种对太阳总辐射屏蔽效率的日变化呈"增加"的趋势,对UVA辐射、UVB辐射屏蔽效率的日变化呈"增加—降低"的趋势。80%以上的太阳总辐射、UVA辐射、UVB辐射都被屏蔽,4个树种具有良好的屏蔽紫外线辐射的功能;紫薇对太阳总辐射、UVA辐射、UVB辐射屏蔽效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太阳辐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会同杉木人工林太阳辐射各分量的时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季节太阳辐射分配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除大气逆辐射(RLd)外,其余3种辐射的年变化大致呈单峰形;太阳总辐射(RSd)及反射辐射(RSu)日变化均呈规则的单峰曲线,而森林生态系统长波辐射(RLu)和RLd则呈波浪形;就全年太阳辐射的分配率而言,净辐射(23.5%)最大,有效辐射(19.0%)次之,反射辐射最小,仅7.5%;不同季节太阳辐射分配率亦有所不同,反射辐射和净辐射均为旱季小于雨季,有效辐射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辐射化学是研究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木材是一种天然生成的由几种高聚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抽提物)组成的有机复合体, 不同的高聚物在辐射过程中会产生辐射降解、交联等.文中主要概括了辐射加工的发展、特点、原理、辐射剂量, 并详细阐述了辐射加工在木材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 主要包括木材辐射干燥、木塑复合材的辐射制备、射线辐射在木材改性中的应用、木材自由基对木材耐候性及辐射对木材各化学组分的影响; 分析了辐射技术在木材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桑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成虫出现盛期6月下旬7月初,雌雄比为1∶1.3,多次交尾。交尾前期为4~6d,孵化率在64%以上。60Coγ辐照对雄虫寿命及交尾的影响没有对可育率的影响显著;经4.902c/kg(准)处理的饲养雄虫,寿命及交尾变化不大,可育率却明显降低,仅为9%,且无活幼虫。  相似文献   

19.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酸枣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酸枣不同部位的一维光谱和二阶导数谱中峰位和峰强有明显差异,在1750~1300 cm-1范围存在一些共有特征峰,对主要吸收峰进行了化学成分或基团的归属分析。在1300~850 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谱中,酸枣根、叶均有4个明显的自动峰;酸枣核有2个明显的自动峰,酸枣仁只有1个自动峰,直观的反映出3者的差异。可见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为药材不同部位的成分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全面、快速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果树冠层太阳总辐射与净辐射分形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树主要生长季节冠层太阳总辐射 (Q)与净辐射 (Rn)的实测资料 ,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从分形理论的角度 ,进一步揭示Q与Rn 的关系特征 ,探索果树冠层净辐射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1)Rn 与Q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回归拟合关系式为Rn =0 74 0 8Q - 32 4 36 ,相关系数r可达 0 9811(n =2 6 2 79) ,Fcal=3436 6 5 2 >>=F0 .0 12 6 2 77=6 6 3;2 )Q与Rn 分形曲线均存在 2个无标度区 ,二者无标度区拐点的界限时间分别为 4 5 3、4 4 1min ,且分形维数均很接近 ,第 1标度区分别为 1 112 6、1 1319,第 2标度区分别为 1 9136、1 8834,说明Q与Rn 的分形特征非常相似。因此 ,可以利用苹果树冠层太阳总辐射推算净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