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西宁市市区2008年居住用地数据为依据,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选择样本片区作为功能区的代表,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功能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居住用地的规模潜力和经济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西宁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处于适度利用水平,集约利用、适度利用和低度利用土地分别占居住功能区用地面积的3.04%、61.84%和35.12%。(2)西宁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绝对规模潜力为2 918.65 hm2,相对规模潜力为62.54%;保留现有物业,利用空闲地的经济潜力为18 221.20万元,单位经济潜力为3 615.32元/m2;进行部分改造,部分拆除现有物业的经济潜力为53 295.38万元,单位经济潜力为806.65元/m2。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而土地复垦规划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损毁土地基数不清、复垦潜力评价方法单一、复垦目标确定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地复垦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该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典型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和类比法,结合山西省的具体情况,将损毁土地划分为煤炭、金属、砖瓦窑、公路、铁路、水利水电、自然灾毁7个类型,具体采用单位产量损毁系数测算法、典型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测算损毁土地面积、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复垦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复垦目标。研究表明:山西省各类型损毁土地基数5.06×105 hm2,待复垦损毁土地3.51×105 hm2,损毁土地可复垦耕地潜力1.55×105 hm2,规划期内确定土地复垦总目标3.0×104 hm2。基于省级土地整治规划中损毁土地测算、复垦潜力评价及复垦目标确定的方法体系的探索,可为土地整治规划中复垦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管和评价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成舜  翟文侠  陈志  刘成武 《土壤》2011,43(6):1021-1027
以西宁市市区2008年建设用地数据为依据,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样本片区作为功能区的代表,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处于适度利用水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面积为542.13 hm2,适度利用面积为5 546.56 hm2,低度利用面积为2 094.99 hm2;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主要集中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上.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区域范围内待整理农村居民点时序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序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自然条件、整理经济可行程度、整理迫切度、整理接受程度等13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研究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评价值。基于综合评价分值,运用平均分类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将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时间上分为三期,结果表明,近期整理区分布在卢龙镇、石门镇、木井乡、蛤泊乡4个乡镇,居民点待整理面积为3 936.86 hm2、中期整理区分布在刘田各庄镇、双望镇、印庄乡、陈官屯乡4个乡镇,居民点待整理面积为2 999.24 hm2,远期整理区分布刘家营乡、下寨乡、燕河营镇、潘庄镇4个乡镇,居民点待整理面积为2 112.72 hm2。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可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以及确定、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体系松散,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并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对存在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进行调整已显得十分必要。对宝鸡市各区县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比较了宝鸡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与《村镇规划标准》中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各级的上限值。结果表明,2007年宝鸡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比1999年减少了7.37 m2,较国家设定的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最高上限超出了39.67 m2,在宝鸡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测算得到宝鸡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可达11 168.07 hm2。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是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行区域,评价可利用土地资源对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20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DEM、坡度信息,运用后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法,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近30年后备可利用土地资源时空演变趋势,分析了不同地域下后备土地利用资源用途的地域导向。结果表明:(1)济南市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292.48 km2,主要分布在济南市的南部地区,面积呈下降趋势; 其中,历城区和长清区后备建设用地潜力最高,天桥区、历城区、市中区后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显著,分别为13.97 km2,-13.84 km2,-9.66 km2。(2)济南市后备耕地潜力较大(360.67 km2),空间分布格局与后备建设用地相似,其变化幅度依次为历城区、天桥区、市中区、长清区、槐荫区、历下区,其中历城区和长清区后备耕地潜力最高。(3)基于两类用地的重叠性与差异性,结合济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环境条件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济南市天桥区南部、长清区与槐荫区北部衔接地带、市中区、历下区的后备土地资源可转化为建设用地。历城区中南部、长清区中部和东南地区的后备土地资源未来可转化为新增耕地。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解决荒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该文以位于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区的宁夏盐池县为例,探讨该区土地潜力,建立了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指标体系,并筛选出评价主导因子,依据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将该区域分为17个地块,在地理信息系统下建立其属性数据库,结合有关专家判断,根据权重法对每一地块的土地潜力等级进行了评价.盐池县是宁夏沙化土地面积最大,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沙化土地面积达5.6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5.14%.  相似文献   

8.
借助AHP方法和熵值法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石油资源型城市——黑龙江省大庆市2000-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寻求制约大庆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因素,探究适宜大庆市经济转型背景的土地利用模式。结果表明:(1)2000-2004年大庆城市土地利用处于不集约状态,2005-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处于基本集约状态,经济潜力指标是导致大庆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出现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2)产业结构调整、油田用地在土地利用中的决定性作用、"多元化-立体化"的油田用地方式等是影响石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3)油田产能用地复合利用模式、油田区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建设用地统筹利用模式是实现其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型TOPSIS模型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从土地利用程度、投入强度、产出效果,结合社会经济情况和区域地形条件5个方面,构建了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客观与主观的组合赋权,并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临夏县北塬地区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土桥镇、先锋乡和河西乡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相对最高,莲花镇、北塬乡、安家坡乡、桥寺乡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次之,南塬乡和坡头乡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相对最低。从利用程度、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了造成各乡镇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海西州区域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导致各种建设用地增加,使我国土地供需矛盾加剧.随着集约节约用地政策的提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随之在各地开展.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协调,以青海省海西州为例,结合西部地区特点及发展情况,以2003-2008年青海省海西州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青海省统计年鉴等资料为基础,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为依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极值标准化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各级评价指数分值和总指数分值,对海西州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强度指数(UII)逐年增长,用地弹性指数(EI)逐年下降,增长耗地指数(GCI)平稳波动,总指数波动增长.海西地区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利用不协调,需要政策引导,加大土地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镇域尺度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找出影响农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镇域各村(社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方向,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7个村(社区)为例,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9年数据为基础,进行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王场镇7个村(社区)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均较低,但各村(社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集约利用度较高的村有1个,集约利用度中等的村(社区)有5个,集约利用度低的村有1个,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2)影响王场镇农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人地协调关系、社会经济发展、耕作条件、政策支持和耕作制度。各个村(社区)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通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生态屏障提高农用地经营的基础设施保障和环境支持,同时引进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明水县耕地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质量评价是改善农田质量状况、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的基础,是基本农田保护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质地、土层、气候、地貌、农田基础设施和规模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模型、模糊聚类及GIS技术,从地块、乡、县三个尺度评价该县耕地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然等别中,一类地面积12 832.17 hm2,占8.89%;二类地面积111 269.06 hm2,占77.05%;三类地面积20 301.55 hm2,占14.06%。该县耕地总体质量一般,西部基本为二类地,东部主要为三类地。综合等别中,一类地面积60 794.01 hm2,占42.10%;二类地面积56 950.72 hm2,占39.44%;三类地面积60 794.01 hm2,占18.45%,一类耕地面积比例比自然质量耕地面积比例提高了33.21%,说明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杨凌区198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年和2010年拍摄航片目视解译后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的实地核查数据,在ArcGIS 10.0支持下建立3个时期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同时采取多主体访谈调查了233户农户家庭土地利用和经济收入情况等资料,分析了该区域24 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989—2013年杨凌区农用地面积减少2 351.36 hm2,建设用地增加2 113.91 hm2 ;农用地的减少主要以耕地为主,减少的耕地主要流向建设用地,其次在农用地内部向果园、苗圃和养殖用地转移;耕地内部结构也从粮食作物用地转移至设施栽培用地。杨凌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政策制度和社会经济因素,国家给予“农科城”特殊区位的优惠和扶持政策,直接引导了土地流转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宏观变化;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受经济利益驱使,也使土地利用由低值向高值转移。农业用地变化总体上处于衰退期,耕地的衰退问题突出,要保持“农科城”的特殊地位,需要科学地协调保护耕地与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域,基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视角,从耕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构建耕地综合价值衡量体系,对耕地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武汉市耕地补偿标准最高,达2 341 182.56元/hm2,其次是黄石的1 468 146.23元/hm2,其他城市介于100~142万元/hm2,最低的是天门,仅为925 460.46元/hm2;(2)从耕地补偿标准的价值构成来看,耕地的生态价值所占比重最大,社会价值所占比重次之,经济价值所占比重最小,耕地提供了大量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胶州市胶北镇10个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村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村庄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在明确村庄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以胶州市胶北镇10个村庄为例,构建了村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了村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村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低,其中3个村庄低度利用,7个村庄中度利用,无村庄过度利用或集约利用。在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合理利用空闲地和闲置宅基地、提高村庄生活便利度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建议。该研究可为开展村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交错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敏感区域,因而对生态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可为生态交错带土地利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天然川滇高山栎次生林(104.15±4.84t/hm2)>灌木林地(100.84±2.43t/hm2)>灌丛地(97.35±15.21t/hm2)>经济林(85.16±10.58t/hm2)>人工刺槐林(70.78±12.43t/hm2)>农耕地(56.56±7.21t/hm2);农耕地转变为人工刺槐林和经济林后,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25.13%和50.56%;人为干扰以及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叠加效应是导致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偏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和GIS,选择两期遥感影像,对土库曼斯坦穆尔加布—捷詹绿洲的土地利用及其地表热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对绿洲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1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耕地的扩大和其他用地的减少,耕地从2001年的4.84×105 hm2增加到2011年的5.82×105 hm2,其他用地从2001年的5.00×106 hm2减少到2011年的3.88×105 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地表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平均值排序为:沙地 > 其他用地 > 盐碱地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水域;以耕地为突出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热效应的效果较为显著,具体表现为绿洲热环境效应减弱,冷岛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8.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其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陇东地区1990~2002年的气象资料和 1998~2002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为依据,应用布达哥夫斯基连乘原理对陇东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光能生产潜势、光温生产潜势、气候生产潜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各级生产潜力分别是:小麦为 19241 kg/hm2、12000 kg/hm2、7500 kg/hm2,玉米为22500 kg/hm2、13500 kg/hm2、9000 kg/hm2,马铃薯为24093 kg/hm2、16519kg/hm2、10945 kg/hm2,表明该地区农业资源可供利用的潜力较大。在对该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抗逆应变型种植制度;采用集、节水技术,增加能量投入,提高水分的有效率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