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天津市“十四五”造林绿化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实施性,针对高速公路、高铁、一级河道两侧100~150 m绿色廊道,从森林分布、森林结构和森林健康3方面,对小班的林分质量进行调查,并按层次权重分析法汇总各评价指标分数,得到典型森林小班质量等级后,利用航片影像特征将结果反推至剩余森林小班,最后获得了绿色廊道林分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广东省清远市天堂山林场的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 landsat8 遥感影像和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进而构建森林地上碳储量模型,对天堂山林场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估算,并讨论了预测结果及其精确性。结果表明: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生物量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 0.77、0.67、0.69。基于碳储量估算模型计算生成的天堂山林场碳储量分布图与采用二类森林调查数据得到的碳储量分布图空间分布一致。验证了基于 landsat8 遥感影像的碳储量模型能为森林碳储量提供快速准确的估测。  相似文献   

3.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在林业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建德市为研究区,基于2007年TM遥感影像和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松树林分立地质量等级和不分地位等级两种类型建立蓄积量的遥感估测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其中立地质量等级依据小班平均高和平均年龄建立的地位级表划分为好、中、差三种类型,以每个小班的总蓄积量为因变量,小班各单个遥感因子信息总量为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以TM遥感影像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为自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均在0.54以上,最高为0.802;2)利用预留独立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不分地位级总体估测精度为87.64%,分立地质量等级好、中、差三种类型总体的估测精度分别为94.14%,95.32%,92.38%,分立地质量类型建模的精度明显优于统一建模的精度。研究结果为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提供一种改进的思路,且为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遥感估测精度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2013年资源3号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森林小班矢量数据为数据源,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森林小班对象将原始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进行融合。在较优融合影像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地、松类、杉类和柏类等地类信息,并以现有的森林小班矢量数据验证影像融合效果,所得结论如下:1)基于森林小班矢量数据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割和融合是有效提取地类信息的基础。2)基于森林小班对象影像融合效果评价结果表明,Wavelet融合算法对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效果较优;HPF,PCA和IHS融合算法次之;Brovey融合算法融合效果较差。3)基于Wavelet融合影像进行地类信息提取,总体分类精度为83.5%,Kappa系数为0.79。以上结论表明基于森林小班的影像融合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有利于国产高分影像地类信息的提取,可为进一步获得更高的信息提取精度和更细分树种类型识别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遥感图像监测森林覆盖及其变化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本研究基于建德市2013和2014年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及林地落界数据。采用统计分布和Zone模型两种方法提取有林地小班变化信息。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统计分布法操作简单但效果不够理想;基于Zone模型法检测结果精度高于基于统计分布法,但存在较多伪变化,正确检测率为80.58%,漏检率为19.42%,错检率为84.89%,是一种较好的提取有林地小班变化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基于林地小班尺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郁闭度等 12 个评价因子,将初筛因子按照各主成分分析综合为森林生产力、森林立地质量和 林分稳定性描述,将其作为层次分析法准则层来构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层次总排序指 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将全县森林质量等级划分为 4 个等级,分别为优、中、差、劣,同时也 得出了全县整体森林质量指数为 0.53,表明县域森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全县森林质量水平提升空间较 大。同时利用 GIS 技术对森林质量评价结果和森林属性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林地小 班急需进行精准森林经营来提高森林质量。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合理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 掌握县域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森林经营方案、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四川盆周山地是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而维持人工林在四川盆周山地的稳定性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运用数学方法构建人工林稳定性评价模型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信息熵在系统评价中应用广泛,但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面尚未深入探索。【方法】通过分析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特点,从结构和功能指标出发,以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为评价指标主体,建立多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信息熵构建多级模糊评价模型,以彭州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目标,杉木-柳杉混交林、人工-天然混交林、天然次生林为参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调查样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次生林、杉木-柳杉混交林、杉木纯林、人工-天然混交林。2)在一级指标中,土壤理化性质的权重值为0.365 7,物种多样性为0.326 6,林分结构为0.307 7。3)在二级指标中,郁闭度(权重为0.214 4)、林分密度(权重为0.216 0)、土壤动物丰富度(权重为0.190 5)、土壤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权重为0.182 7)和凋落物重量(权重为0.198 2)等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结论】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于信息熵的多级模糊评价模型能均衡考虑各评价指标的贡献,可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森林健康评价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的人为主观性,以及定量指标与定性评价结果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从而提高森林健康评价的科学性。【方法】采用熵权法客观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云模型方法综合评定森林健康等级。以湖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与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的增强植被指数(EVI)和地表温度(LST)为数据来源,通过ArcMap均匀分布采样并进一步去除重复采样点以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采样点后,最终选取4 627个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了由11个指标组成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进行频数分析,建立健康等级与指标取值区间的对应关系;运用熵权-云模型法综合评定各森林小班的健康等级。【结果】在评价的4 627个小班中,优质小班数量仅有2个;健康小班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6.92%;亚健康小班数量次之,占总数的20.83%;不健康小班与疾病小班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9.88%与12.32%。环洞庭湖区域整体森林健康程度一般,从分布区域来看,亚健康及以上的小班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部以及南部,该区域主要是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和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阔叶林;不健康小班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西北部,该区域主要是平原,以耕地居多,森林小班穿插在其中,小班面积相对较小;疾病小班零散分布在整个研究区。【结论】熵权-云模型法的应用减少了森林健康评价的主观性,实现了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不确定性映射,为森林健康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南方集体林区典型毛竹经营区林分质量遥感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9,(6):84-90
以福建省顺昌县大干镇的2017年SPOT-7数据为基础,获取同期地面调查基础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响应毛竹林分质量变化的植被复合指数,结合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干扰指数,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遥感数据源的林分质量评价模型,开展毛竹经营质量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基于SPOT所构建的毛竹林分质量与平均胸径、毛竹林分龄级具有相关性;评价结果与地面样地调查的林分质量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为0.757,总平均精度达83.29%,具有一致性;研究区各乡镇毛竹林分质量整体情况为干山村乡林场土垄村良坊村武坊村。整体表明,通过遥感数据的转换与挖掘,结合地形因子、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干扰指数,可实现南方集体林区毛竹资源经营成效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0.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评价依据,构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森林健康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评价指标权重来看,树种组成、群落层次结构、林分蓄积量、郁闭度、腐殖质厚度等5个指标对八达岭国家森林资源质量影响较大,5个指标权重之和占总权重的80.8%;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健康等级为中等,属于亚健康状态。亟需采取措施提高园区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层次结构稳定性,使森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