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扶贫边缘化"现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就此判断我国农村已经超越了"扶贫阶段",扶贫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不需要了,至少是不重要了.这使得扶贫在基层工作的议事日程中日趋边缘化,出现了扶贫工作淡化和弱化、扶贫投入日渐减少的苗头.  相似文献   

2.
<正>扶贫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如今每个扶贫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国家之所以对我们进行政策扶持,是因为我们贫困人口还比较多,扶贫政策解决的就是穷人的困难和问题。扶贫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十分重要、攻坚的一环,如何适应新形式,使其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广大农村扶贫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农村扶贫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信息扶贫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结合安徽大别山区信息扶贫工作的实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扶贫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符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中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界定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在界定标准中充分考虑到家庭支出、开发式扶贫等因素,确保救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统计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最后就如何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统计制度提出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伊通满族自治县按着省里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超常的工作措施,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了较大突破,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和破解.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为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已成为各级档案部门的新课题。本文对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就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燕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57-159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仍存在扶贫项目多头申报、资金下达后调整较大、部分投资计划脱离工程建设实际、财政资金存在损失浪费现象等问题。如何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剖析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科学地测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质量和水平,客观评价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为此.本研究试图提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制约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特性,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探讨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实施原则,并结合马落桥村建设实例进一步阐述扶贫助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仍面临着贫困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扶贫机构不健全、第三方考核滞后等困境。又由于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的措施也应"对症下药",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主体等原因采取相应的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村反贫困问题中具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 理念、原则以及专业的工作方法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务领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增权赋能和优 势视角,为农村反贫困问题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通过内力和外力推动模式,发挥农村贫困群体的 优势,提升其脱贫的主动自觉性,从而解决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使贫困地区受挤压的态势更为明显,脱贫难度和市场机制诱发贫困的因素都在增加,贫困形势愈显复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现实选择。从河北省的实际出发,选择利益枢纽、空间枢纽、产业枢纽、组织枢纽和人力枢纽等作为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构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框架,既有利于反贫进程的有效推进,也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实践表明,保险作为金融扶贫的代表性工具在脱贫攻坚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脱贫时代”存在的返贫风险及减少相对贫困的新目标为保险反贫困应用带来新的挑战。对保险反贫困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并结合实践成效予以评议,针对保险反贫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探讨未来保险反贫困的路径优化。在深挖保险反贫困历史应用的基础上,尝试解决扶贫工作面临的痛点问题,强调保险反贫困中国式应用的社会化、多元化、长久化发展趋势,为保险反贫困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贫困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能为反贫事业提供有效思路。资本缺失是我国农村贫困的重要成因;农民的物质、人文和社会关系资本缺失造成部分农民贫困,并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因此,当前政府的工作重心要向“三农”倾斜,并坚持城乡同时发展。要转变观念构筑全面经济发展平台,注重发展质量、扩大农民的政治话语权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以尽快减少和逐步消除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6.
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制度层面深刻揭示贫困根源,并基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提出解决方案。列宁、斯大林开启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几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扶贫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并逐渐形成精准扶贫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注重增强扶贫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期实现扶贫工作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农户对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旺共同生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长期萎缩趋势。必须对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进行彻底地改革,以期建立一个自愿和强制相结合、多层次体系互动、多渠道支持、多模式并存以及多主体经营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必须紧紧地围绕“三农”的总体政策,在制度安排中要将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扶贫以及农村其他保险等问题纳入到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图书馆的现状作出分析、探讨,论述了在现行情况下,农村图书室应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信息服务,整合信息、科技服务,致力于农村的脱贫致富,同时与“共享工程”建设结合,实现资源共享,立法保障农村图书室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颖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48-152,157
为更全面、更理性地认识贵州农村反贫困问题及其寻找解决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从分析贵州反贫困取得的成效入手,并根据农户问卷数据整理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贵州农村反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学历、家庭规模、是否接受过技能培训、是否获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是当前贵州农村反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民族、年龄、人均耕地、外出务工和扶贫贷款对反贫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作为农村反贫困的两项基本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农村低保制度是对扶贫开发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扶贫开发巩固了低保制度的成果。同时它们又有概念、对象、目标和性质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这两项基本的反贫困制度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着衔接成本过高,扶贫开发部门难以持续承担农村困难群体的能力发展和部分贫困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复合型的衔接方式,调整扶贫开发政策以及负所得税来解决衔接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