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启发  王中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16-17517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蜂花粉对杜×长×大生长肥育猪猪肉系水力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添加比例。[方法]选取80头体重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试验期为120d。整个试验期不换料。猪只自由取食和饮水,宰前24h禁食不禁水。使用玉米一豆粕型基础饲粮,第1组为不添加蜂花粉的对照组,第2、3、4和5组分别为添加1%、3%、5%和7%蜂花粉的试验组。屠宰后取眼肌,分别采用快速滤纸法、滴水损失法、烹饪损失法和拿破率测定法测定其系水力。[结果]随着蜂花粉添加比例的增加,猪肉系水力呈现先优后劣的变化趋势。其中,饲粮中添加5%的蜂花粉能够显著降低猪肉的滴水损失和系水力(P〈0.05),而对烹饪损失和拿破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饲粮中添加蜂花粉可有效改善杜×长×大生长肥育猪肉系水力,其添加比例以饲粮总量的5%为宜。  相似文献   

2.
选用体重相近的氟烷基因杂合子(HalNHaln)大长猪(大白猪×长白猪)36头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乙酸镁组,每组18头。乙酸镁组试猪在屠宰前5 d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镁(以乙酸镁形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镁对氟烷基因杂合子猪肉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1 500 mg/kg镁对试验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可以提高肌肉起始pH值,同时还具有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的一水肌酸(creatine monohydrate,CMH)补给方案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肌肉系水力的作用效果.试验选取体质量相近的25日龄健康樱桃谷鸭360羽,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05%CMH;Ⅲ组试验期前5 d饲喂基础日粮+0.4% CMH,随后10 d饲喂基础日粮+0.05% CMH;Ⅳ组饲喂基础日粮+0.4% CMH.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试验期为宰前15 d.结果表明:添加CMH能显著提高肉鸭腿肌率,提高肉鸭胸肌、腿肌宰后pH45 min、pH24 h,减少胸肌、腿肌滴水损失;其中,前5 d添加0.4% CMH随后10 d添加0.05% CMH的试验组其瘦肉率显著提高4.57%(P<0.05),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下降34.60%(P<0.05);另外,补充CMH能提高肉鸭血浆中肌酸含量,添加0.4% CMH其含量显著提高33.64%(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CMH能延缓宰后pH下降,提高肌肉系水力;前5 d添加0.4% CMH随后10 d添加0.05% CMH的补给效果优于其他方案,且樱桃谷鸭属于有效者或拟有效者.  相似文献   

4.
高铜饲粮中VE的添加时间对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 36头约克猪 ,研究了高铜 (2 5 0mg/kg)饲粮中VE的添加时间对 2 0~ 10 0kg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 ,对照组饲粮不添加VE ,试验组分别在 2 0kg、6 0kg、80kg体重时添加 2 0 0mgVE/kg。结果表明 ,饲粮处理对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添加VE有提高 6 0~ 80kg阶段ADG、降低F/G的趋势 ,添加时间越长 ,效果越明显 ;添加VE趋于减少鲜猪肉滴水损失和失水率 (P >0 0 5 ) ,显著提高肌肉铁、铜和VE含量 (P <0 0 1或 0 0 5 ) ;从 2 0kg开始添加VE能降低冷存前 6d的TBA值和滴水损失 (P <0 0 5 ) ,提高前 3d的肉色评分 (P <0 0 5 ) ;从 6 0kg和 80kg体重开始添加VE对冷存 3d猪肉的TBA值、滴水损失和肉色评分也有改善的趋势 (P >0 0 5 )。由此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 ,从猪 2 0kg体重开始在饲粮中添加 2 0 0mgVE/kg可明显降低猪肉变质速度 ,延长贮存期 ;6 0kg以后添加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啤酒花渣对肉仔鸡肉品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6组(1个对照组和5个试验组)。各试验组在饲粮中分别加入0、4%、8%、12%、16%、20%啤酒花渣,研究饲粮中添加啤酒花渣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Ⅱ、Ⅲ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Ⅵ组(P0.05),腿肌屠宰后1 h pHⅤ组显著低于Ⅳ组(P0.05)。干物质、粗蛋白质、滴水损失、失水率、系水力、胸肌屠宰后1 h pH、胸肌屠宰后24 h pH、腿肌屠宰后24 h pH、熟肉率、嫩度(剪切力)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啤酒花渣对肉仔鸡肉品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饲粮添加高铜和VE对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用 36头约克猪研究了在 2 0~ 10 0kg饲粮中添加高铜和VE对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 2×2因子设计 ,在对照饲粮中添加 2 5 0mg/kg铜或 /和 2 0 0mg/kgVE。结果表明 ,单独添加高铜或VE或二者同时添加有提高ADG、降低F/G的趋势 ,二者同时添加显著降低全期F/G(P <0 0 5 )。单独添加高铜趋于提高眼肌面积 ,不影响屠宰性能和肌肉养分含量 ,对冷存肉 (4℃贮存 )的滴水损失、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 (TBA)值和肉色无明显影响 (P >0 0 5 )。单独添加VE有提高眼肌面积和鲜肉肉色评分、降低鲜肉滴水损失和失水率的趋势 (P >0 0 5 ) ,提高鲜肉Fe、Cu和VE的含量 (P <0 0 5 ) ,降低冷存 9天猪肉的TBA值 (P <0 0 1)和滴水损失 (P >0 0 5 ) ,稳定冷存猪肉的肉色达 6~ 9d(P <0 0 5 )。同时添加高铜和VE的作用规律与单独添加VE时相同 ,但作用程度略低于后者。本研究表明 ,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 2 5 0mg铜 /kg对猪肉品质无不良影响 ,而添加 2 0 0mgVE/kg可改善猪肉品质 ,延长贮存期  相似文献   

7.
有机铬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研究了吡啶羧酸铬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36头体重 70kg的约克×长白杂交肥育猪随机分成二组 ,分别饲喂基础饲粮 (对照组 )和基础饲粮 +铬 2 0 0 μg/kg。每组 6个重复 ,每个重复 3头猪 ,试验至 10 0kg体重结束。结果表明 ,有机铬对育肥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无显著影响。添加有机铬趋于提高眼肌面积和肉色评分 ,降低肌肉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 ;但可极显著提高猪肉的滴水损失。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有机铬对猪肉品质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负离子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将60头45日龄左右、健康、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试验组B,A组饲喂基础日粮相同,B组饲喂添加0.25%中药负离子制剂的日粮。[结果]试验组前腿、里脊和后腿猪肉持水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贮藏的第4天和第8天后腿的TBARS值显著降低(P0.05),第6天前腿的TBARS值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第2天后腿的L*值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6天和第8天前腿、后腿和里脊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第10天前腿和里脊的滴水损失极显著降低(P0.01),后腿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中药负离子制剂,能够改善猪肉的品质,延长猪肉的贮藏期,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火山石粉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提高贮藏期内猪肉品质,对日粮中添加火山石粉的猪肉品质进行了研究,将20头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0.2%火山石粉),试验2组(基础日粮+0.5%火山石粉),试验3组(基础日粮+1.0%火山石粉)。经标准化屠宰后在(4±1)℃下排酸48h,对其眼肉和臀肉两部位进行贮藏期内于第1,4,7,10天肉的品质分析,主要从pH值、滴水损失、剪切力、质构参数、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肉的理化指标方面,眼肉部位试验3组在贮藏期内pH值变化最小,由5.37升至5.79,其△pH=0.42,显著小于对照组△pH=0.65;臀肉部位试验2组△pH=0.42显著小于对照组△pH=0.68。在持水力方面,贮藏中后期,两部位试验2组的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肉嫩度指标方面:贮藏第1天,试验组剪切力均小于对照组;之后试验组的剪切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臀肉部位试验3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火山石粉影响了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了肉豆蔻酸(p0.05)、棕榈酸、硬脂酸(p0.01)的含量,提高了油酸、亚麻酸的含量,试验1组棕榈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3.64%和3.5%。因此说明对猪肉品质有良好的影响,火山石中含大量的矿物质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贮藏期内猪肉pH值的上升,并在贮藏中后期提高了猪肉的持水力,同时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中棕榈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降低了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和硬脂酸的含量;但对于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并无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评估胍基乙酸(GAA)或胍基乙酸和甜菜碱结合使用对育肥猪肉品质及宰后糖代谢的影响。选择180头杂交阉割公猪随机分配到3个试验组:对照组(CON;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型)、胍基乙酸组(GAA;基础日粮+胍基乙酸1g·kg-1)、结合日粮组(CGB;基础日粮+胍基乙酸1 g·kg-1+甜菜碱0.5 g·kg-1),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基础日粮适应7 d,试验期15 d。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GAA和CGB显著增加了p H 45 min和p H 24 h(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滴水损失、蒸煮损失(P0.05),极显著降低了剪切力值(P0.01)。此外,日粮添加GAA和CGB极显著增加了肌酸、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的活性(P0.01),显著增加了肌酸激酶的活性(P0.05)。GAA和CGB的添加均增加了背最长肌(P0.01)和肾(P0.05)肌酸转运蛋白m RNA的表达,降低了己糖激酶的活性(P0.01)和乳酸的含量(P0.05)。两个试验组中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m RNA的表达均下降(P0.01)。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和甜菜碱能够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来延迟宰后糖酵解,进而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考察含高亚麻籽油的育肥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和β-胡萝卜素(β-C)对育肥猪屠宰后肉品贮存过程中抗氧化酶与脂质氧化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体重一致(65±2.3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育肥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每头猪单栏饲养,试验期42 d。共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VE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VE 300 mg·kg-1、β-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β-C100 mg·kg-1、VE+β-C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VE 300 mg·kg-1与β-C 100 mg·kg-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VE组极显著提高了猪肉贮存过程中α-生育酚在猪肌肉中的存留(P0.01),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与VE组相比,VE+β-C组显著降低了猪肉在贮存第1~4天的α-生育酚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猪肉贮存第6天和第8天MDA水平(P0.05)。因此,含高亚麻籽油育肥猪日粮中添加VE 300 mg·kg-1可显著提高α-生育酚在猪肉中的沉积,提高肉品贮存过程中的SOD活性和TAOC,降低脂质氧化,延长货架期。而在VE基础上再添加β-C并不能进一步降低肉品贮存过程中的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12.
低温长时蒸煮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低温长时蒸煮条件对猪肉持水性、嫩度等食用品质的影响,从水分分布、肌纤维结构及胶原蛋白溶解方面揭示其潜在机理,为应用低温长时蒸煮加工猪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猪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经不同低温(55℃和60℃)长时(4、8和24 h)加热处理后,检测蒸煮损失、体积收缩率、低场核磁共振波谱、氢质子成像、色差和剪切力,分析猪肉持水性、色泽和嫩度等品质特征;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猪肉肌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的变化,分析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和胶原蛋白含量及热溶解性变化。【结果】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与温度的升高,低温长时蒸煮处理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逐渐增大,破坏肌纤维结构,增强蛋白质热变性程度,具体表现为:蒸煮损失显著增大(P<0.05),体积收缩变大,不易流动水T2弛豫时间左移(P<0.05),且含量显著减少(P<0.05)。b*值明显增大(P<0.05),肌原纤维收缩,肌内结缔组织逐渐溶解,肌纤维结构被破坏;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增大(P<0.05);胶原蛋白含量减少(P<0.05),溶解度增大。【结论】相对加热时间而言,加热温度对肉品食用品质和蛋白变性程度影响更为显著,延长加热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影响。加热温度不同,肉品的纵向收缩率变化更为显著,可能与不同温度下胶原蛋白尤其是不溶性胶原蛋白变性程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干法成熟肉品因其独特的产品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本试验拟探究干法成熟过程中羊腿肉持水能力及其内部水分变化,阐明在干法成熟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为生产优质肉制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6只6—7月龄的小尾寒羊公羊后腿为样品,在(2±2)℃条件下进行湿法成熟、相对湿度(80±5)%的干法成熟(RH80干法成熟)和相对湿度(60±5)%的干法成熟(RH60干法成熟)。在成熟0、7、14、21和28 d测定羊腿肉的成熟损失、水分含量、蒸煮损失、水分分布和羊腿肉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成熟损失显著高于湿法成熟(P<0.05);RH60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水分含量在成熟7 d后显著低于湿法成熟(P<0.05),干法成熟组间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持水能力结果显示,除成熟14 d的RH80干法成熟羊肉外,干法成熟组羊腿肉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湿法成熟组(P<0.05),在成熟14 d时,干法成熟组蒸煮损失与成熟0 d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持水能力优于湿法成熟,且干法成熟14 d时样品持水能力提高。蛋白质二级结构显示,与成熟7 d相比,湿法成熟组、RH80干法成熟组和RH60干法成熟组在成熟14 d时无序结构分别降低9.2%、14.1%和17.26%,表明成熟14 d羊腿肉蛋白质稳定性高于成熟7 d,持水能力较好。低场核磁结果表明,在成熟21 d时,3种成熟方法中羊腿肉的自由水弛豫时间T22较成熟14 d显著增加(P<0.05),水分自由度升高,持水能力较弱。3种成熟方法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占比最大,成熟14 d内,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结合水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成熟前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先转化为结合水,而后结合水转化为不易流动水;成熟后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降低,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说明成熟后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转化为自由水,持水能力下降。【结论】干法成熟羊腿肉水分含量较少,但持水能力优于湿法成熟组。羊腿肉在干法成熟过程中,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不易流动水与自由水之间存在转化关系,不易流动水增多,持水能力增强;自由水增多,持水能力降低。在较长时间的干法成熟过程中,环境湿度对羊腿肉成熟损失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对肉品的水分含量、水分迁移和分布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藏北牦牛肉成分和营养品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桑  旦增  布多  马红梅  白玛卓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98-14199
[目的]分析藏北牦牛肉营养成分,评价牦牛肉品质特点。[方法] 在西藏藏北地区,随机选取自然放牧的3-5岁、平均体重约300 kg的牦牛10头为试验组,测定屠宰后牦牛肉的肉色、pH值、嫩度、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以及肉的营养成分。[结果] 藏北牦牛肉色泽深红,肉的营养成分较全面且均衡。牦牛肉的干物质含量为31.64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1.43 g/100 g,脂肪含量为3.12 g/100 g,富含铁、钙等矿物质;与内地黄牛相比,干物质高5.94 g/100 g,脂肪含量低0.49 g/100 g,蛋白质含量高1.24 g/100 g。牦牛肉肌肉嫩度剪切值黑牦牛稍高于当地黄牛,牦牛肉比当地黄牛系水力高6.10%、失水率低3.63%、熟肉率高10.06%。[结论] 藏北牦牛肉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矿物质的优质肉类资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生产加工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 2× 3因子设计 ,研究在 2 0~ 10 0kg生长肥育猪饲粮中停用高铜的 3种不同时间 (分别于试猪体重达到 2 0kg、6 0kg和 80kg时停止饲喂 2 5 0mg/kg的高剂量铜 )及停用高铜后添加VE(2 0 0mg/kg)对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 6个处理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每次重复 3头试猪。 5 4头体重为 2 0kg左右的约克猪按体重大小被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结果表明 ,饲粮处理对试猪全期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停铜后添加VE有改进饲料利用率的趋势 ,明显提高肌肉铁和VE含量。停用高铜对肉质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停铜后添加VE可明显降低 4℃贮存猪肉的TBA值 (P <0 0 1) ,趋于降低滴水损失 (P >0 0 5 ) ,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 <0 0 5 )。添加VE越早 ,上述改进的幅度就越大。由此结论 ,高铜的使用时间对猪肉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 ,提早添加VE可改进肉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was designed to verify the influence of phosphate on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 and texture of emulsiontype sausage prepared with pre-rigor meat, ageing meat or frozen meat. Pre-rigor pork, ageing pork and frozen pork were pre-blended with five levels of phosphate and made into emulsion-type sausage. The yield, hardness and total expressible fluid (TEF) were measured with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machine and pressiometer when emulsion-type sausage was produced. Meanwhile, hardness and purge loss (PL) were measured during 30 d storage. As emusion-type sausage made by pre-rigor meat, higher yield and relatively stable hardness could be found. It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of phosphate level caused an alleviatable effects in increasing of hardness when emulsion-type sausage made by pre-rigor meat, but opposite effects made by ageing meat or frozen meat. The distribution of PL of emulsion-type sausage was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phosphate addition.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PL could not be obtained by increasing of phosphate level during storage. Pre-rigor meat improved WHC and texture of emulsion-type sausage. Problem of WHC and texture of emulsiontype sausage during storage could not be resolved by single use of phosphate at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3%) of NaC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80只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饲用抗生素(0.3 g/kg的那西肽+0.25 g/kg的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 g/kg的乳果糖.[结果]81 d时各组平均体重分别为2.72、2.66、2.75、2.41、2.76 kg,差异不显著(P>0.05).8~81 d料重比分别为2.67、2.66、2.59、2.76、2.65,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 g/kg的乳果糖替代饲用抗生素,黄羽肉鸡81 d体重、饲料转化率、胴体品质等指标上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黄羽肉鸡81 d体重、料重比、死亡率等指标综合来看,用添加5 g/kg乳果糖替代黄羽肉鸡饲用抗生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