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远  唐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45-1146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 ,1997年前后传入安徽省芜湖市。经研究 ,其蛹重为 (0 .1696± 0 .0 197)g ,产卵量为 (5 44 .2±182 .2 )粒 ,雌蛹与产卵量的回归式y =-948+ 892 4.4x ,r1 =0 .85 4>r0 .0 1 =0 .5 3 7。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1.5 5± 1.14 )℃ ,有效积温为 (92 .0 3± 12 .4)DD ,预测式为N =(92 .0 3± 12 .4) / [T -(11.5 5± 1.14 ) ]。经检验该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2.
谈剑袭夜蛾产卵量与发生期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剑袭夜蛾是近年新发生的重要草坪害虫 ,其产卵多 ,繁殖力强 ,发生世代多 ,危害重。因此 ,利用第 1代雌蛹重、发生期和第 2代卵期准确预报其发生数量和时间 ,是防治的关键。经饲养测定 ,雌蛹重和产卵量的相关方程为 :Y=-640 .75+1 0 1 2 4 .62 X。利用变温经“直线回归”算出 :第 1代 :C=1 3.2 1± 1 .4 3(℃ ) ,K=4 0 9.9± 50 .5( DD) ,N=4 0 9.9± 50 .4 8T-( 1 3.2 1± 1 .4 3) ;第 2代卵期 C=1 3.65± 0 .58(℃ ) ,K=4 6.8± 1 .8( DD) ,N=4 6.8± 1 .8T-( 1 3.7± 0 .6) 。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胡焱  刘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20-321,323
杏毛球蚧是绣线菊等园林花卉的重要害虫 ,其产卵多、繁殖强、危害重 ,准确测报发生量 ,是对其防治成败的关键之一。1999年 4~ 6月通过对杏毛球蚧产卵末期虫体重 (x1 )、体长 (x2 )及产卵量 (x3)的测定 ,用计算机软件拟合实际观测值得出了其产卵量与体重的最佳相关方程式为 :^Y =-118880 83 .464 3X3+143 0 488.5 472X2 +610 0 9.45 3 3X +15 .2 0 89,r =0 .9694(r0 .0 1 =0 .4969)。达极显著水平 ,经应用与实际符合  相似文献   

4.
牛蛙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鉴定、保护和保存牛蛙原种优良性状 ,研究了牛蛙的主要外部性状、繁殖力及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雌、雄牛蛙间体长 /头长、鼓膜径 /眼径差异极为显著 ,雄蛙性成熟阶段的净重 /体重值比雌蛙高 16 .35 % .牛蛙体长生长方程为Lt=17.32 [1-e-0 .2 93 7(t+ 1.0 0 2 ) ],体重生长方程为Mt =6 81.77[1-e-0 .3 14 6(t+ 1.2 3 0 2 ) ] 3 .9557;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M =0 .0 387×L3 .442 7;绝对怀卵量 (5 .0± 0 .77)× 10 4粒 ,相对怀卵量 (10 6 .7± 8.6 9)粒 /g .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温度对豆带蓟马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豆带蓟马卵期、若虫期、前蛹 -蛹以及卵到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1.19± 1.2 3) ℃、(12 .5 7± 1.2 6 ) ℃、(12 .6 2± 1.14 ) ℃、(12 .0 7± 1.19) ℃ ,有效积温分别是 (6 9.0 8± 6 .6 3)日度、(85 .0 1± 11.0 7)日度、(5 6 .6 0± 5 .89)日度、(198.89±2 0 .94 )日度。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拟合 ,相关系数 (r)均较高。豆带蓟马种群在2 5℃下增长倍数 (I=8.4 9)最大 ,平均每雌虫日产卵量为 2 .2 0粒 ,大大高于其它温度下的平均产卵量  相似文献   

6.
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估测黄牛体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选用黄牛的体长、胸围两项体尺 ,来估测黄牛的体重 ,不同的估测方法其估测的精度不同。采用体长和胸围两项体尺建立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估测的体重Y1 与实测的体重Y0 的相关系数最高 (r0 1 =0 .670 5 ) ,其次为用体长X1 和胸围X2 建立二元一次回归方程估测的体重Y4与实测的体重Y0 的相关系数 (r0 4=0 .63 62 ) ;用胸围X2 的单项体尺估测的体重Y3与实测体重Y0 的相关系数r0 3为 0 .62 6;用体长X1 的单项体尺估测的体重Y2 与实际体重Y0 相关系数最小 ,r0 1 、r0 2 、r0 3、r0 4均达到极显著水准。体长和胸围这两项单项体尺对估测体重的重要性不同 ,胸围对体重的贡献率较体长为大  相似文献   

7.
桔小实蝇的产卵选择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番石榴、酸石榴、甜石榴和西红柿四种果实引诱雌虫产卵结果可知,桔小实蝇最喜欢在番石榴上产卵(132. 3±7. 31 /♀),次之是酸石榴(58. 0±6. 24 /♀ )和甜石榴 ( 42. 3±3. 84 /♀ ),而西红柿最差 ( 4. 3±1. 20 /♀)。雌虫产卵易受果实伤口引诱,雌虫喜欢在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上产卵。雌虫喜欢选择在成熟果实上产卵,果实越成熟产卵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8.
囟土白蚁(Odontotermes fontanellus Kemner)是严重危害安徽中小水库堤坝的主要蚁种.为了科学抽样,以幼年和成熟蚁群蚁中蚁后的体长与体积为指标,用DP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蚁后体长与体积之间成指数函数曲线关系,方程为:Y=0.074e0.068 4x(r=0.953 5);(2)蚁后体长与蚁巢体积之间成幂函数曲线关系,方程为:Y=5×10-5X5.521 6(r=0.855 0);(3)蚁后体长与工蚁数、兵蚁数、幼蚁数、整巢蚁数之间数量关系,有4条幂函数曲线,方程分别为:Y=0.001 3X4.812 6(r=0.904 9),Y=3×10-5X4.938 8(r=0.893 5),Y=0.384 4X3.268(r=0.709 0),Y=0.032 2X4.173(r=0.925 9);(4)蚁后体长与蚁巢深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幂函数,其方程为:Y=0.345 3X1.469 4(r=0.653 4).通过以上方程,可估计出该群体大小和蚁巢体积,为堤坝白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双条杉天牛产卵量与卵期预测预报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测报双条杉天牛发生量与幼虫孵化期,是防治成败的关键。经过2001年底至2002年5月的研究试验,得出产卵量与体长、肩宽、体长和肩宽的积的相关方程式分别为:y1=-122.67+14.014x1长,n=42,r1=0.6982>r0.01=0.392;y2=-160.65+53.9x2宽,n=42,r2=0.8755>r0.01=0.392;y3=-57.7+22.37x3长×宽,n=42,r3=0.8526>r0.01=0.392。卵发育起点温度:C=(8.86±0.41)℃,有效积温K=(68.01±3.49)DD。经应用及检验与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在静风、平均气温 1 7.0 -1 8.1℃的室内条件下 ,对大蜡螟成虫悬吊飞行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1日龄未交配雌蛾单次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4 4 3 8.65± 2 85 2 .5 6)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可达 (93 .6± 63 .3 ) min;1日龄未交配雄蛾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3 1 0 1 .47± 1 2 1 9.84) m,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可达 (65 .0± 3 8.95 ) min;5 -1 1日龄未交配雄蛾的连续飞行最远距离为 (4 1 3 .66± 2 0 3 .0 9)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为 (1 0 .47± 3 .3 9) min,比 1日龄未交配蛾的显著短  相似文献   

11.
为适时有效防治金纹细蛾,2008—2012连续5年,在泰安肥城苹果园使用信息素诱捕法检测了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动态。金纹细蛾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较低,果园第1、2代成虫发生量均远远低于防治指标,一般选择第3代作为防治的关键时期。据检测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量动态数据,以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作为气象因子,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的预测预报模型:Y=-26.07719441+0.03172086213X1+0.26477681472X3;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和多因子互作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世代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YI = 76. 7670083+1.7896678278X1+ 3.189238346X4 ; YII =- 518. 557711 - 3.220994915X1 + 0.22643837696X1X2 +0.14479769093X2X4 +0.023406769049X3X5。经检验,简单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准确预测出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多因子互作回归模型和简单回归模型均能准确预测金纹细蛾的世代发生量,其中以多因子交互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2.
随机选取4月史氏鲟幼鱼380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吻长、尾长、尾柄高、眼径、眼后头长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史氏鲟4月龄幼鱼外部形态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明确了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全长、体高、眼径、尾柄高;全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395**),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5.60%);眼径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160**),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4152);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Σd=0.882,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全长、体高、尾柄高和眼径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2.751+3.018x1+12.472x2+50.765x3+35.335x4。  相似文献   

13.
南美斑潜蝇危害洋葱的产量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Lh]是冬春洋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将Lh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EIL)之下,采用1%7051杀虫素2000倍液,在洋葱上Lh初发阶段,施药1,3,5次,人为造成洋葱上Lh的虫害梯度。应用试验结果,建立Lh幼虫量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方程:Y=103.039 8-0.415 6 x,r=-0.970 6**, Lh幼虫虫口量与产量呈负相关。根据单叶虫量与单株产量相关性的数学模型:Y=0.400 9-0.080 9 x,进行防治指标研究,当y=0时,x=4.955 5,即平均每叶有幼虫5头时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与鲜重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9+0.3528x-0.007x2+5×10- 5x 3(R2=0.989),y=-2.7518+0.3033x-0.0052x2+3.4×10-5x3(R2= 0.990),y=-2 .5068+0.2767x-0.0048x2+3.2×10-6x3(R2=0.988),y=-22.756+1. 9784x-0.351x2+0.0003x3(R2=0.991),y=-15.344+1.1932x-0.01x2+8.8 ×10-5x3(R2=0 .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2×0.880 5x)(R2=0.995).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素对荸荠秆枯病流行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系统调查荸荠秆枯病的流行规律。建立病害流行预测方程D=5.5547-0.031x1+0.049x2+0.5233x3-0.3487x4。病害流行与田间种植密度及7-9月间温湿度、雨日雨量、露日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寺家沟村的田边地头随机选择17株直径大小不同的酸枣,通过测定其单株相关指标,建立酸枣单株耗水尺度扩展参数模型,以树高、地径、生物量作为基础,挖掘其与边材面积之间的回归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用实测值和相关系数等来选择回归模型。经过相关系数、模型、实测检验,并综合测定难易程度,确定酸枣耗水模型的扩展参数。结果表明,将酸枣耗水模型的扩展参数定为地径、地上部生物量、全株生物量3种。模型有,地径与边材面积为 Y=0.45936 D2地+0.88467 D地-0.97092,R2=0.997;全株生物量与边材面积为Y=2.6×10-12 W3-1.1×10-7 W2+0.00215 W+0.96432,R2=0.994,中间模型为全株生物量与地径:W=927.02 D2地-2366D地+1577.8,R2=1;地上部生物量与边材面积为Y=8.6×10-12 W3上-2.6×10-7 W2上+0.00321 W上+1.07127,R2=0.940;中间模型为地上部生物量与地径:W上=681.13 D2地-1890.2 D地+1350.9,R2=1.000。  相似文献   

17.
枣园桃小食心虫诱捕量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掌握枣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种群数量动态,以确定防治最佳时期。采用性诱剂诱测法研究发生期温、湿度与枣园桃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晋中地区枣园一年发生2代,且越冬代羽化不整齐。将桃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分别与温度和湿度进行最优曲线回归模型拟合发现,其种群数量与温度呈等比级数和指数相关,达显著水平,模型分别为Y=e(-0.341+0.229×t)和Y=0.711×e0.229×t;与湿度的最优曲线拟合为S形曲线(Y=e(7.942-112.547/t))和对数曲线(Y=-1.806+545.101×lnt),达极显著水平。夜间温、湿度越高,成虫的发生量越大,诱捕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寄主植物、栽植方式、树体方位等对日本壶链蚧发生危害的影响。[方法]对苏州地区不同寄主植物、栽植方式、树体方位日本壶链蚧的虫口数量、雌介壳大小、卵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日本壶链蚧对寄主植物具有选择性,在木兰科植物上虫口数量、雌蚧大小、产卵繁殖力均高于在其他科植物上;寄主植物各方位受害程度不同,多以北面受害较重;广玉兰群植比单株栽植受害重。雌蚧壳大小、质量与卵量呈显著线性关系,质量与卵量关系密切;通过测雌蚧质量,利用方程y=2E-05x+0.003 7能准确预测产卵量。[结论]为制定有效的日本壶链蚧防治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思茅松林的树木多样性与主要害虫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人工林的不同混交配置模式的树木多样性及其与思茅松主要害虫的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连续2 a的研究(2009年和2010年)。思茅松与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或高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的混交林以及栽松留阔思茅松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思茅松纯林,但林地的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并不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一致。思茅松主要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松实小卷蛾Retinia crstata的危害情况随林地树木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在思茅区清水河乔林层中,思茅松毛虫[y = -29.929x + 70.61,R2 = 0.966 7(2010年);y = -14.578x + 34.213,R2 = 0.974 9 (2009年)],微红梢斑螟[y = -8.873x + 20.627,R2 = 0.994 6(2009年);y = -8.653x + 20.215,R2 = 0.935 1 (2010年)]的受害率与乔木层的Shannon指数呈现更好的线性关系,而松实小卷蛾的受害率则与灌木层的Shannon指数呈较好线性关系[y = -5.672 7x + 14.964,R2 = 0.835 8(2009年);y = -4.476x + 12.27,R2 = 0.838 1(2010年)。在景谷文朗,思茅松毛虫[y = -55.454x + 135.16,R2 = 0.954 1(2009年)和微红梢斑螟[y = -23.895x + 57.907,R2 = 0.983 1(2009年)]的受害率与乔木层的Shannon指数同样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图5表3参8  相似文献   

20.
福建将乐林场杉木人工林多功能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小班面积(x1)、树种组成(x2)、郁闭度(x3)、年龄(x4)、平均胸径(x5)、平均树高(x6)、小班蓄积(x7)、坡度(x8)共8个指标构建福建将乐林场杉木人工林结构与风景游憩(Y1)、木材生产(Y2)、涵水保土(Y3)功能的模型:Y1=0.001x1-0.174x2+0.221x3+0.216x4+0.238x5+0.237x6+0.137x7-0.024 x8;Y2=0.584 x1+0.044x2-0.045x3-0.126x4-0.043x5-0.053x6+0.485x7-0.021x8;Y3=0.022x1-0.044x2+0.099x3-0.113x4+0.047x5+0.027x6+0.007x7+0.980x8,并对436个小班进行多功能的等级划分与评价.结果表明:多功能等级为优、良、中等、差、极差的小班比重分别为1.1%、13.8%、60.6%、15.4%、9.2%.评价结果为中等的小班最多,良和优的小班比重小,杉木人工林的整体多功能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