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选用分离自陕西商洛多花胡枝子的59株根瘤菌和15株参比菌,进行了125项表型性状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未知菌能够利用的碳氮源比较广泛,生长的温度和pH范围较宽,对抗菌素、染料和重金属分别具有抗性的菌株以及产氧化酶菌株的数量比例较高,部分菌株具有耐高浓度盐或碱的性能,其中大约67%的菌株能耐受3.0%的NaCl,25%的菌株可在初始pH12的YMA培养基上生长。从数值分类树状图谱发现,在80.5%的相似性水平上,除CCNWSX0922外,供试菌株聚成8个表观群,群Ⅰ包含6株未知菌和3株已知中慢生根瘤菌属参比菌,群Ⅱ包含19株未知菌和6株中华根瘤菌属参比菌,群Ⅲ包含1株未知菌和3株根瘤菌属参比菌,群Ⅳ和群Ⅴ皆含根瘤菌属参比菌株。群Ⅵ、群Ⅶ和群Ⅷ三个类群未能与参比菌株聚在一起,为新类群,其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不同生态区蚕豆根瘤菌16S r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青海省蚕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同时为发现和获得新的根瘤菌物种提供资源,采集和分离了青海省不同生态区蚕豆主栽品种青蚕14中的根瘤菌,并对其中分离到的6个菌株(CD1~6)进行16S rDNA鉴定分析。将6株蚕豆根瘤菌的全序列结果与NCBI中已报道的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其相似度较高,其中供试菌株CD4与KF008225.1相似度最高,达到98%,其余均在95%到96%之间。6株供试菌分属4个菌属,CD1和CD2共属节细菌属,CD3属于分枝杆菌属,CD4和CD5属于快生根瘤菌属,CD6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蚕豆根瘤菌存在较大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蚕豆根瘤菌的6个菌株分属5个不同系统发育分支,证明青海省不同生态区蚕豆根瘤菌种类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采用17株分离于苜蓿和草木樨的根瘤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和耐盐碱筛选实验。结果显示:供试根瘤菌菌体基因组RAPD电泳图谱分为6组不同的条带,说明17株菌中有6个不同菌系。不同菌系的根瘤菌耐盐碱筛选试验表明,来自临泽的根瘤菌耐盐碱能力均比来自天水的强,其中两株能在pH14的YMA培养基上生长,一株可耐1.539 mol/L的NaCl,两株能耐1.971 mol/L的Na2SO4,尤其菌GL007对高pH和两种盐都有较强的忍耐性,是实验筛选出的珍贵耐盐碱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放射土壤杆菌MI15菌株生物防治葡萄根癌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内蒙古玫瑰香葡萄冠瘿中分离到一株无致病力的土壤杆菌MI15菌株,经鉴定为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属生物Ⅰ型。在平皿培养产生的土壤杆菌素,能抑制葡萄根癌土壤杆菌生物Ⅲ型菌株的生长,在温室向日葵幼苗和葡萄嫩枝上接种,MI15菌株能显著地抑制多株不同类型葡萄根癌土壤杆菌诱导形成冠瘿瘤。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MI15菌株有一条质粒带,与生物Ⅰ型根癌士壤杆菌C58菌株的质粒情况基本相同。研究还表明该菌株能在葡萄上存活定殖。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根瘤菌在植物种子内的分布规律和种类特征,对紫穗槐种子荚果皮、种皮、子叶和胚芽4个部位内生根瘤菌的分布数量与菌株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生根瘤菌在紫穗槐种子不同部位数量分布有很大差异,以种皮最丰(6.663×106cfu/pod),占种子内生根瘤菌总数的50%,荚果皮次之(3.335×106cfu/pod),子叶和胚芽内仅有少量分布(2.087×106cfu/pod,1.250×106cfu/pod)。分离纯化的32株根瘤菌RAPD检测图谱显示为5个不同类型,以B型图谱菌株数目最多,为13株,占菌株总数的40.62%,C型菌株8株,D、A和E型图谱菌株分别为6、4株和1株,其中种皮16个菌株电泳图谱为5种,荚果皮8个菌株分为3种,子叶和胚芽8个菌株电泳图谱共3种,显示了紫穗槐种子内生根瘤菌分布部位选择的偏向性与种类特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新疆、山东及河北等地区采集的健康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生防菌,以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葡萄叶片和果实上的离体抑菌试验,筛选获得4株生防菌BF1-1、BF2-1、BF3-1和BF4-1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胞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和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4株生防菌所制成的生物菌肥,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66.50%~85.68%,具有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放射土壤杆菌HLB-2菌株防治葡萄根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土壤杆菌HLB-2菌株的悬浮液分别预浸接种根癌土壤杆菌的葡萄苗、向日葵苗,和田间自然带菌的葡萄苗,抑制葡萄冠瘿发生的效果分别为85.6%,83.5%和100%。在田间葡萄痛株上割去冠瘿后的患部,涂上HLB.2菌悬浮液,防治效果为73.1~88.6%。  相似文献   

8.
对分离自西北地区6个矿区采样点的68株天蓝苜蓿根瘤菌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 PCR-RFLP分析.唯一碳源利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均能利用丁二酸钠等7种碳源,均不能利用马尿酸钠等4种碳源.在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可以在400 mg/L的苯酚培养基上生长;5株菌可以在700 mg/L浓度下生长;所有菌株都不能在800 mg/L浓度以上的苯酚培养基上生长.重金属耐受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重金属有不同程度耐受性,筛选出1株具有优良重金属耐受性的菌株CCNWGS0037.16S rDNA 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可以分为3种类型,全序列测定结果分析表明分别属于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综合分析,矿区天蓝苜蓿根瘤菌多样性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对葡萄霜霉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通过平板稀释法从葡萄园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离体叶片混合点样法筛选拮抗菌,并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根据菌株的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检测了菌株T3的代谢产物。在分离获得的31株细菌中,菌株T1-2和T3发酵液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抑制率与对照枯草芽胞杆菌CN181一致,均为100%;2次田间试验均表明,在7 d时,清水对照的病情指数增加值平均为44.3,菌株T3发酵液的病病情指数增加值平均为21.0,对葡萄霜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52.4%,与菌株CN181发酵液无显著差异。经鉴定,菌株T3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且该菌株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嗜铁素等抑菌物质。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3对葡萄霜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遗传特征,分别采用叶盘接菌法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新疆吐鲁番、阿克苏、石河子等11个不同产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菌株种内存在着致病性分化现象,依据其在鉴别寄主上致病性的差异,将供试菌株划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强致病性菌株为优势菌株,且种间致病性分化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SSR标记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并且菌株之间亲缘关系都较近,在相似系数为0.93时,48株菌株聚为4大类,且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新疆不同地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之间存在致病性分化与遗传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甘肃宁夏根瘤菌的分离及回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甘肃宁夏干旱地区36属98种豆种植物400余个根瘤样品中分离得到360株根瘤菌,总分离率为87%,以20属22种寄主植物对大部分菌株进行了回接验证,回接结瘤率81.2%,对干埋地区概胶斩采集,根菌的分离及回接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A biovar 3-specific primer set Ab3-F3/Ab3-R4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sequences of the 16S rDNA region of agrobacteria and related rhizobia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Agrobacterium biovar 3 strains. A 570-bp 16S rDNA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cell lysates of Agrobacterium biovar 3 strain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using Ab3-F3/Ab3-R4 primers. Discrimination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biovar 3 from 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 biovar 3 and of Agrobacterium biovar 3 strains from other Agrobacterium strains was done simultaneously using multiplex PCR with a mixture of two primer sets (Ab3-F3/Ab3-R4 and VCF3/VCR3) previously designed for the virC region of Ti-plasmid and Ri-plasmid.  相似文献   

13.
Agrobacteria were previously isolated from tumors developing on branches and aerial and hypogeous roots of weeping fig plants in Italy and in The Netherlands. A representative group of 48 strains was analyzed by PCR–RFLP of 16S and 16S + IGS ribosomal regions, PCR–RFLP of six Ti plasmid (pTi) regions and characterized for plasmid content. Two groups of agrobacteria were separated by cluster analysis of PCR–RFLP profiles of rrs gene: seventeen strains were similar to the new species Agrobacterium larrymoorei, while the remaining strains were included within the agrobacterium biovar 1 group. Sixteen different plasmid profiles from one to five plasmids were observed. In addition, 21 ribotypes and 20 pTi structures were arranged in man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showing that fig agrobacteria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heterogeneity. A general lack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train ribotypes and plasmid content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14.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新疆分离物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秋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哈密瓜大面积发生叶片黄化和褪绿的病害,症状呈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引起的典型特征。通过CCYV的特异性引物对该疑似样本进行了RT-PCR检测,获得了预期大小的扩增片段。随后,对新疆的CCYV分离物(CCYV-Xinjiang)全长基因组进行克隆并测序,获得了CCYV-Xinjiang分离物的RNA1和RNA2全长序列信息。对CCYV-Xinjiang和来自Gen Bank数据库的其他CCYV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分析,不同分离物RNA1和RNA2两条链的一致性分别是99.65%~99.93%和99.68%~99.89%。单独对基因组的各个非翻译区(UTRs)和编码区的核苷酸变异分析,数据表明不同区域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RNA2的3'UTR区域变异最大,而RNA1的2个UTRs区域变异最小。对已登录Gen Bank的所有CCYV分离物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物聚在同一个组。另外,对来自Gen Bank的18个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来自伊朗的3个分离物分在组2(GroupⅡ),而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分离物均被分到组1(GroupⅠ)。基于CCYV基因组的信息,发现来自亚洲地区的CCYV的群体遗传变异很小。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1998年,我们陆续从新疆各主要棉区采集和收集400余株病株样,共分离获得108株棉花枯萎病菌,对其中具有代表性菌株致病性和生理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小种仍为7号生理小种,但其致病性较强,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型主要分为强、弱2种致病型,强致病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疆棉区,弱致病型主要分布于东疆棉区。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系在25℃培养7 d后,菌丝为白色,菌落皿底产生色素多为紫色或浅紫色,大分生孢子为10.4~44.2 μm×2.0~6.1μm,多为马特型,最适生长温度为25℃,除供试6个菌系能在35℃缓慢生长外,多数棉花枯萎病菌菌系30℃以上不易生长,吐鲁番菌系HAI-17在40℃仍能缓慢生长,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较耐高温,在40、45℃高温下并未致死。目前,尚未发现3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6.
西藏沙漠化程度及其分区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区域沙漠化程度概念出发,本文依据西藏沙漠化普查和荒漠化监测所得的1991年与1997年两期土地沙漠化数据,选择沙漠化土地占地率、重度沙漠化土地占地率、沙漠化土地年增率、沙漠化土地年扩大面积占地率四个指标,采用多指标加权综合指数法,对西藏各个沙漠化县(市、区)的沙漠化现状程度等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兼有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沙漠化程度进行了区域概括与分区。评价结果,西藏65个沙漠化县(市、区)中有16个属于中度沙漠化程度,其余全部属于轻度,全区可划分出9个沙漠化程度区,其中轻度区4个、中度区5个,总体而言西藏土地沙漠化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北部五省市SMV对大豆主栽品种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自东北三省、山东及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农场(培育黄淮海豆区大豆品种)采集SMV毒株231个,用各地当前大豆主栽品种56个测定毒株的毒力。结果将SMV分为3个株系群,7个亚群,13个株系,即S1,S2-1M,S2-1N,S2-2M,S2-2N,S2-3M,S2-3N,S3-1M,S3-1N,S3-2M,S3-2N,S3-3M,S3-3N。除S1外,各亚群包括引起系统花叶(M)及系统坏死(N)2类株系。大豆品种按抗性归成8类。病毒群体毒力自北向南逐渐增强,黑龙江省的毒株群体毒力最弱,北京的最强,品种抗性也自北向南逐渐增高,黑龙江省大多数为高感品种,吉林多为中感品种,辽宁为中抗品种,北京全属高抗品种,品种抗性水平与病毒群体毒力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内蒙古、吉林、辽宁、山东等地采到的葡萄根癌病标本中,分离到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fumefaciens(Smith&Town.) Conn]3种生化型菌株。它们对玫瑰香葡萄的致病性明显不同。生化Ⅲ型菌株致病性强,形成大、中型瘤。生化Ⅰ型、Ⅱ型菌株致病性弱,只形成小瘤。生化Ⅲ型的不同菌株对葡萄、向日葵、烟草、番茄等8种植物的致病性也很不同。一类只能侵染葡萄,是窄寄主型;另一类除葡萄外,还能侵染向日葵、烟草、番茄,是宽寄主型。玫瑰香、龙眼等葡萄对3种生化型菌株比较敏感;莎巴珍珠、贝达等比较抗病。生化Ⅲ型和Ⅰ型的一些菌株也能侵染梨、李、杏、樱桃、榆叶梅等几种果树。从山东白雅葡萄上分离的BS33-10菌株(胭脂碱质粒类型)接种在烟草、番茄上能形成畸嵌瘤。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雪流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鹄  林燕 《干旱区研究》2005,22(1):125-129
利用1971-1996年中国194个站风雪流日数资料,分析中国风雪流发生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风雪流在全国影响区面积较大,42.8%的站发生过风雪流。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的东北、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北部以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区。风雪流最早出现在11月或12月,最晚终止在2~4月。风雪流发生日数的季节变化,有单峰值和双峰值两种类型。全国风雪流发生日数有减少趋势,但各地变化不同:东北地区、内蒙古、西藏的部分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出现风雪流日数均呈下降趋势;青海、甘肃和宁夏部分地区发生风雪流的日数则呈上升趋势。从季节年变化趋势看,暖季的4~5月和9月风雪流出现日数有增加趋势,而冷季的10~3月风雪流出现日数则有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强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豆根蛇潜蝇(Dphiomgia shibatuji Spencer)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内蒙春大豆产区,尤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重。幼虫蛀食大豆根皮,造成根皮腐烂,严重影响养分和水分传导。危害轻者豆株生长缓慢,花英减少,重者枯死。大豆根蛇潜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豆茬上越冬,翌年5月中~6月上旬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6月上~下旬为幼虫为害期,6月中~下旬陆续化蛹越冬。成虫羽化的第二日交尾、产卵,产卵期为6.4~7.5天,产卵量为19.5~21.7粒,最多42粒,卵产于豆苗胚轴皮层内。卵期为3~4天,幼虫期为14天,共分为三个龄期。40%乐果乳油用种子量0.7%拌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