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是人们喜食的四季蔬菜之一.开展三熟葱栽培形式探讨,有利于大葱的周年供应,为葱农增产增收开辟新的致富途径.三熟葱是指利用大葱植物学特性、中光性、熟性及季节性差异,在单位土地上一年收获3次大葱即早、中、晚熟大葱的栽培形式.经沈阳市道义大葱产区试验,667 m2(平方米)效益4000~5 500元.这种栽培形式可实现大葱淡季旺销和大宗批发的双重效益.三熟葱栽培简单、管理方便在北方地区有极大发展潜力,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邹兰香 《蔬菜》2011,(8):53-53
为满足大葱加工出口企业的需求,从日本引进了优质大葱品种,并对其进行了春季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栽培大葱,最好选用天光一本和元藏2个品种;地力稍差的地块,可选择长宝;春味和夏黑不适宜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3.
贵州湄潭县开展的夏播大葱厢式栽培,主要是针对春节市场葱少价高的一个栽培模式,同时采用厢式栽培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快速上市所需求的质量要求,这一栽培模式既顺应了春节期间的优质大葱需求,也提高了大葱种植户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秋大葱是北方必不可少的冬贮秋菜之一,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栽培面积较大.近年来,由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葱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产量不断提高,效益也相应提高,种植秋大葱的农户也不断增多,面积也就随之扩大,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回灿  李志庭 《蔬菜》2006,(6):38-39
福建省利用温和的冬季气候栽培大葱,错开了山东大葱生产旺季,种植效益高,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种植区域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山区扩散[1]。2004年屏南县试种日本大葱66.7hm2,针对南北方土壤、气候等外界因素和栽培习惯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以及屏南县秋季雨水多、雨量大的气候特点,我们育苗时进行了不同覆土材料、覆土厚度试验[2],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元藏。2.试验方法试验地点:屏南县长桥镇下牛山村,海拔400m,播种时间为2004年8月17-31日。试验概况:育苗地提前30d喷布灭生性除草剂,育苗前15d翻耕,按照每栽667m2大…  相似文献   

6.
大葱传统的栽培方式多为夏栽秋收冬贮,为了实现大葱周年均衡供应,科技人员通过培育适应性强的品种,改善栽培管理技术及应用一些简易设施(小拱棚、大棚、简易日光温室)等,使大葱能够一年四季栽培,获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以豫北地区为例介绍大葱的四季栽培方式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大葱在容器栽培条件下葱白的产出率,利用套管技术对大葱进行培土,随着大葱的生长,不断加高套管的高度,在收获的时候将套管打开取下,可得到完整的大葱,不会造成折断等损伤。以套管栽培大葱代替大葱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培土的操作,不仅省时少力,而且葱白又粗又长,葱白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葱是宝山区的主要出口蔬菜品种之一,栽培面积占出口蔬菜的70%,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4个出口蔬菜生产基地,春季播种秋冬收获。几年来,栽培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是元藏和金长3号。为了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出口市场对不同品种的需求,不断提高宝山区出口大葱的市场竞争力,2004~2005年,我们在出口生产基地进行了大葱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质量和产  相似文献   

9.
大葱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及对大葱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葱是耐寒的葱蒜类蔬菜,在我省栽培十分普遍。在大葱生产中,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勃力县双河公社,每年栽培大葱一、二千亩,总产五、六百万亩、垧产七、八万斤至十几万斤,外销十几个市县,七四年以来,曾多次对双河葱的生产栽培情况进进行调查,并对群众中不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比较,还结合了宁安、呼兰等地的大葱生产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河葱高产栽培技术,做为技术方案在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根善 《北方园艺》2007,(11):128-129
根据青海省东部的气候条件,阐述了大葱异地栽培的优越性,提出了大葱异地栽培的意义.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施肥、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葱苗源产地栽培和移植地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葱是全年供应蔬菜,对温度适应性非常强,随时都可播种收获.冬储大葱需在合适气候条件下进行栽培,才能确保大葱质量最佳.北方地区对大葱栽培季节要求非常严格,一般秋季播种育苗,翌年夏植冬收,栽植大葱可获得较高经济收益. 1 影响大葱生长基本因素 大葱适宜凉爽干湿合适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芽合适温度在20℃以下,如温度10℃以下,植株生长缓慢,若温度超过25℃,大葱易产生病害,葱叶发黄.  相似文献   

12.
蔺善仁  奚秀珍 《蔬菜》1990,(4):9-11
大葱是一种常年需要的调味蔬菜。栽培很广,面积较大。由于品种或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前几年我市大葱产量低,质量差,出现产不足销的局面,每年都大量外进。1985~1988年我们开展了大葱品种引种及比较试验的研究。先后引进7个大葱品种,从中筛选出适于我市栽培的高产、优质大葱品种——“冬灵白”。经我市及省内部分地区试种示范,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大葱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聚红 《北方园艺》2011,(13):67-68
大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它的食用部分包括叶片和假茎,生熟食均可,其组织鲜嫩,辛辣芳香,营养丰富,同时具有药用价值。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栽培大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大葱出口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大葱需求越来越高,但我  相似文献   

14.
王淑华 《北方园艺》2007,(10):98-99
通过对辽西地区栽培大葱后期综合生产能力及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得出辽西地区冬贮大葱适宜的收获期应该是在白天气温22℃,夜间9℃、15 cm处地温14℃以上时收获,即当年在10月5日前后收获最佳.  相似文献   

15.
正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待大葱株高达40 cm以上时,大行距内采用传统的培土方式,小行距内安装免培土装置。该栽培模式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节水节肥、省工、操作简便的优点,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40%以上。大葱半支撑双行栽培技术是大葱生产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传统的单行等距栽培变为大小行双行栽培,双侧培土变为单侧培土,大沟灌水变为  相似文献   

16.
以大葱为试材,在青海大通塔尔镇塔尔湾村川水地进行连续2年的大葱不同钾肥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大葱栽培中,施钾肥对大葱的株高影响不大,合理施钾可以提高大葱的葱白长度、单株重量、假茎粗度;钾肥用量在0~135kg/hm2范围内,大葱葱白的维生素C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钾肥用量在135~270kg/hm2时大葱葱白的维生素C最高;不施用钾肥的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但与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施钾肥可以提高大葱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河湟谷地大葱的钾肥施用量以90~135kg/hm2最合适。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麦葱轮作的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由于大葱播种后出苗慢,小苗叶小,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杂草先出土影响大葱出苗,然后在整个苗期与大葱苗争水、争肥、争光,严重时造成葱苗大面积死亡.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在扶沟县推广麦葱轮作栽培13.3 hm2,并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现总结出大葱田间杂草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肖占文  陈广泉 《蔬菜》2003,(11):30-31
大葱是甘肃河西灌区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近年来,该地区的大葱品种退化严重,大葱产量低,品质劣,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农民增收。为此,我们自1998年开始,从外地引进多个大葱品种,在观察鉴定的基础上,于1999-2001年进行品比试验,为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大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 掖辐1号(山东省莱州市蔬菜研究所)、中华巨葱(山东省曹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章丘大葱(山东省章丘市蔬菜研究所)、五叶齐长白大葱(东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掖白葱(地方品种)。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河西学院农科系试验地,海拔1 …  相似文献   

19.
对秋大葱不成株成因及其对产量影响分析表明,遗传和栽培因素同时影响大葱不成株的产生.强遗传势区位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后代不成株率;葱株分级栽培及调整种植密度(尤其是株距)是目前生产上降低大葱不成株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全国优质大葱种植基地之一,但现有品种主要来源于山东省和日本,其实河南本地大葱品种资源也很丰富,只是推广不多。为了扩大河南本地大葱品种的推广,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收集的几十个本地大葱品种在中原地区进行了推广试验。通过近几年在中原地区种植和推广,简化了栽培模式,优化了植保技术,总结出适合中原地区大葱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促进河南大葱本地品种的推广、种业创新及种植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