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盐胁迫下施氮对海滨锦葵营养生长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是耐海水浇灌的经济盐生植物。为优化海滨锦葵在沿海滩涂的栽培,探讨了盐胁迫下施氮对海滨锦葵营养期生物量特征及其关联的影响。实验设为50,150,250mmol·L-1氯化钠及50.150.250mm01·L-1氯化钠+15mm01·L-1硝酸铵等6个处理。试验采用3-4叶期的海滨锦葵小苗,5个重复·处理-1。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5d后,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的高度,当处理为50mmol·L-1氯化钠+15mmol·L-1硝酸铵时.植株高度为26.1cm.是不施氮处理的1.4倍。施氮对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低盐下(50mmol·L-1氯化钠)施氮明显增加主根直径.是不施氮的1.4倍。施氮显著(P〈O.05)增加了叶质量比,高盐(250mmol·L-1氯化钠)处理下施氮的叶质量比为0.25g·g-1,是不施氮处理的1.8倍。施氮降低了根比重和根冠比,对茎比重没有显著影响。施氮促进了叶的生长.但抑制了须根的生长。施氮提高了根生物量与叶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R2=O.703,P〈O.01),从而有利于协调植株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低浓度NaCl的最佳施用方式及其适宜浓度对樱桃萝卜生长和物质累积的有益效应,以樱桃萝卜品种“荷兰可爱多”为试材,从2叶1心期开始,采用浓度为0、6、12、18 mmol/L的NaCl,分别进行连续21 d的叶面喷洒或根部浇淋处理,分析其对植株及各器官生长、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累积以及叶片光合碳吸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施处理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樱桃萝卜植株生长及光合活性等指标均呈现峰值变化趋势,其有益效应最佳浓度集中在12 mmol/L。叶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樱桃萝卜的全株及肉质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大幅增加了107.2%和112.3%、147.3%和148.6%;而且叶面积、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生长活性与根系活力也有大幅度提升。而根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全株干质量、全株鲜质量、肉质根鲜质量、叶面积也明显增加。另外,叶施、根施12~18 mmol/L NaCl更有利于植株干物质从叶片向肉质根转移分配。叶施12 mmol/L NaCl促进了肉质根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的累积;相比之下,根施12 m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伯利亚白刺根系生长特征及根系中K~+/Na~+平衡与NaCl胁迫的关系。【方法】以西伯利亚白刺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0(对照),100,200,300,400 mmol/L NaCl处理对其植株生物量积累、分配,根系形态特征及根系中K~+、Na~+、Cl~-积累情况的影响。【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茎、叶、冠层生物量和根冠比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最大值均出现在200 mmol/L NaCl处理下,而400 mmol/L NaCl处理明显降低了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茎、叶、冠层生物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长、平均直径、表面积及根尖数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最大值均出现在200 mmol/L NaCl处理下,300 mmol/L NaCl处理下西伯利亚白刺根系平均直径和表面积较对照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而400 mmol/L NaCl处理下根系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系对Na~+、Cl~-和K~+的吸收增加,但K~+/Na~+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结论】低浓度(≤200 mmol/L) NaCl处理下,西伯利亚白刺可以通过增加根系生物量、总长度、表面积、根尖数促进根系生长,并通过增加根系离子含量提高根系渗透势差来适应盐胁迫;高盐(400 mmol/L NaCl)处理下则通过提高根系对K~+的选择性吸收来降低根系中K~+/Na~+,从而降低单盐毒害作用,提高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NO-3的有效性对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解玉米根系形态对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应答,以自交系郑58为材料,分析了短时间内NO-3浓度的变化和局部NO-3处理对苗期根系性状、植株生物量、根冠比以及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时间的高氮(10 mmol/L)处理能够促进主根伸长,抑制侧根萌发;低氮(0.04 mmol/L)处理促进侧根的生长和根系干物质累积,增加根冠比;而缺氮和局部供氮均抑制了侧根伸长。分析植株生物量及全氮含量对侧根生长的影响表明,植株干重与侧根长之间、植株全氮含量与侧根密度之间有相关性。根系性状表型数据和定量指标分析表明,环境中硝酸盐浓度的改变首先引起郑58侧根生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苗期植株及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藜麦苗期植株及根系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探讨藜麦对混合盐碱胁迫的适应特点,以期为在盐碱地种植藜麦提供理论根据。以采自山西静乐县的藜麦为试验材料,用沙培的方式进行培育,将2种中性盐NaCl和Na_2SO_4及2种碱性盐NaHCO_3和Na_2CO_3按照1∶4∶4∶1的比例混合,浓度梯度设定为0 (CK)、100、150、200、250、300 mmol/L共6个混合盐碱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盐碱浓度的增大,茎、叶及总生物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根生物量则表现为先增后降;由根、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可以看出,随着浓度的增大,叶生物量比率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而根生物量比率则是先增后降,茎生物量比率变化不明显;混合盐碱胁迫抑制了藜麦株高的生长,当浓度达到200 mmol/L时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根冠比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100、150 mmol/L时增加显著;藜麦的地上部和根部的盐敏感指数和耐性指数随混合盐碱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和根尖数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根直径变化不明显;根系活力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浓度达到250 mmol/L时,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叶  林培群  余雪标  郑勇奇  张川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75-9477,9533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簕仔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NaCl浓度(0、50、100、150、200、250 mmol/L)处理簕仔树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关指标。[结果]种子萌发试验表明,簕仔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浓度≤50 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下与对照无差异;但当NaCl浓度〉50 mmol/L时,处理组与对照组间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当NaCl浓度达到250 mmol/L时,处理组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降到最低。幼苗生长试验表明,NaCl浓度≤50 mmol/L时,对幼苗的生长未表现出不利影响,而当盐胁迫浓度〉50 mmol/L时,根长、根茎比、鲜重及干重等指标值急剧降低,幼苗生长被抑制。簕仔树种子萌发时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50、150、250 mmol/L。[结论]簕仔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崔召明  刘长虹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98-99,191
以番茄品种申粉春晓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水杨酸(SA)对150 mmol/L、250 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植株生长、保护酶活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可显著降低单纯NaCl胁迫的抑制效应,提高了NaCl胁迫时番茄的植株高度,茎粗和叶面积;在相同盐胁迫下,SA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植株叶片SOD、POD和CAT3个抗氧化酶活性;SA可显著增加番茄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内采用培养皿发芽法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在温室内采用沙培盆栽法进行了幼苗生长试验,分别研究了NaC1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发芽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比胚芽长、发芽率对NaCl胁迫的反应更敏感.NaCl浓度≤150 mmol/L时促进生长,NaCl浓度>150 mmol/L时抑制生长,NaCl浓度为250 mmol/L时,极显著地抑制了幼苗生长.NaC1浓度在50~200 mmol/L范围内,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超过200 mmol/L时,MDA含量极显著上升;250mmol/L以内的NaCl处理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Rehd.)实生苗为试材,在沙培条件下研究供氮变化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 NO3-处理的植株茎叶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均达到最高水平,分别比对照增加116.7%和38.5%;对侧根生长而言,侧根长度与侧根数量也在1 mmol/L NO3-处理时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68.9%和100.9%;但超过1 mmol/L后随浓度升高持续下降;NH4+处理的以上各指标表现相同的趋势,但相同供氮浓度时,NH4+处理的低于NO3-处理。对主根而言,氮素供应能明显促进主根生长,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采用肥料袋控缓释方法研究氮素对平邑甜茶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局部供应NO3-与NH4+均能显著增加侧根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白三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白三叶幼苗为材料,通过浇灌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mol/L)NaCl溶液,研究了盐胁迫对白三叶叶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白三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未受盐胁迫处理的对照植株有所增加,当NaCl浓度继续加大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则比对照植株有所下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的相对电导率最大,说明白三叶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明外源钙对NaCl胁迫下西瓜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方法]在向培养西瓜幼苗的营养液中添加100 mmol/L NaCl模拟盐胁迫的同时,添加CaSO4使Ca2+浓度分别达到4、6、10和14 mmol/L.处理10天后对西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包括株高、茎粗、单株叶片数、植株最大叶的叶长和叶宽、鲜重、干重、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抗坏血酸(As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结果]10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长,使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也不同程度增加;外源CaSO4可影响NaCl胁迫下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6 mmol/L Ca2+处理显著促进了NaCl胁迫下幼苗的生长,使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外源CaSO4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减轻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缓解NaCl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且以6 mmol/L Ca2+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缺氮对槟榔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热研一号’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缺氮处理,观测槟榔苗生长状态;测定槟榔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并结合气体交换指标,分析缺氮胁迫对槟榔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缺氮胁迫下,槟榔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发黄,生物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而地下部根系发达,根冠比显著升高。缺氮处理的槟榔苗各叶序叶片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叶绿素b含量降低幅度更大。缺氮胁迫还导致槟榔苗各叶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参数qP等均显著下降,而细胞间CO2浓度、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显著上升。缺氮胁迫还导致槟榔苗各叶序叶片的叶肉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表明,缺氮胁迫使槟榔苗叶片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PSⅡ反应中心活性下降,光合效率降低,导致整株生物量下降;在缺氮条件下,槟榔苗会通过调整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的分配以维持根系与地上部的生长平衡,同时槟榔苗可通过采取降低叶绿素b在光合色素中的比例以及提高叶片厚度和上表皮细胞厚度等策略来增强热耗散机制,从而适应热带高温、强光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等量不同氮素形态培养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差异。【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6个处理:硝态氮(A1)、铵态氮(A2)、有机态氮(A3)、硝态氮+ 100 mmol/L NaCl 胁迫(A1T)、铵态氮+ 100 mmol/L NaCl 胁迫(A2T)、有机态氮+ 100 mmol/L NaCl 胁迫(A3T),测定盐胁迫后3 d辣椒幼苗的壮苗指数、根冠比、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NaCl 胁迫下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辣椒幼苗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Gs、Ci、Tr)均显著下降,气孔限制值(Ls)显著增加,二者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F0和qP的显著增加说明光系统Ⅱ稳定性可能遭到破坏,但硝态氮处理的辣椒幼苗叶片能够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氧化态QA 的比例使光合活性增加,最终增加了辣椒幼苗的壮苗指数47.21%和根冠比22.68%。铵态氮处理虽然能够增强放氧复合体(OEC)活性,但其耗散过剩光能的能力降低导致自我保护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显著降低,最终导致壮苗指数显著降低17.58%。有机态氮处理辣椒幼苗Pn和Ls显著增加,Ci显著降低,说明辣椒幼苗能够减少叶片蒸腾增加叶片水分利用率,使叶片保持较高的羧化效率,进而增加了辣椒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其Fm和NPQ显著增加、F0、ΦPSⅡ和qP显著降低,PSⅡ反应中心虽放氧复合体活性增强,但氧化态QA的比例减小,加上光能的过度耗散使叶片同化力降低,但其壮苗指数和根冠比的增加结合盐胁迫前试验结果则说明单一有机态氮供应使辣椒幼苗受到毒害。【结论】硝态氮处理盐胁迫后,辣椒幼苗叶片光系统Ⅱ仍可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使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增加。硝态氮可以作为温室内盐胁迫土壤种植辣椒的供应氮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提高番茄耐盐性的适宜施用浓度。【方法】 选用番茄品种中蔬4号。采用营养液栽培法。NaCl(100 mmol/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GSNO(0、0.1、0.2、0.3、0.4、0.5、0.6 mmol/L)。测定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 (1)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对电解质渗透率无显著影响;(2)外源施用0.1~0.3 mmol/L GSNO可通过不同程度地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和膜完整性的破坏程度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提高盐适应性,而实验施用的高浓度(0.5~0.6 mmol/L)GSNO的施用虽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已造成伤害,但尚未达到抑制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作用。【结论】 NaCl胁迫显著影响了番茄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GSNO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以0.1 mmol/L GSNO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黑果枸杞组培苗为试材,研究7 d和20 d NaCl胁迫对其生长和Na+、K+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7 d低浓度(50~150 mmol/L)NaCl处理下,黑果枸杞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各器官的生物量明显增加,生长得到显著促进。20 d NaCl处理下,上述指标较对照均下降,但在150~300 mmol/L NaCl处理组间维持相对稳定。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各器官中Na+浓度及Na+净吸收速率持续上升,且20 d较7 d处理各指标略有增加;K+浓度、K+净吸收速率和K+/Na+均有所下降,且20 d处理下的下降幅度远高于7 d,但随浓度增加,均能在200~300 mmol/L NaCl处理组间维持相对稳定。此外,Na+和K+在各器官中的相对分配一致,均集中分配在叶中,且在50~250 mmol/L NaCl下与对照没有差异。可见,黑果枸杞具有较强的耐盐性,适度NaCl(0~150 mmol/L) 能促进其生长,通过维持K+净吸收速率,保障各器官中相对稳定的K+浓度和K+/Na+,并将Na+和K+更多地分配在叶中,这是黑果枸杞维持较强耐盐性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氮沉降对我国特有种油松3个种源幼苗的生长及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BJ)、山西(SX)、内蒙古(NMG)3个不同种源的油松幼苗为研究材料,设计5个人工氮添加水平:对照(N0, 0kg/(hm2·a),以N计,下同),低氮水平(N1, 15kg/(hm2·a)),中氮水平(N2, 25kg/(hm2·a)),高氮水平(N3, 50kg/(hm2·a))以及过饱和氮水平(N4, 150kg/(hm2·a))。测定不同氮添加水平下3个种源油松幼苗的基径、株高、月生长量、生物量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差异,探讨不同种源油松幼苗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氮添加对BJ种源油松幼苗的平均株高有显著影响(P < 0.05), 但是对其平均基径没有显著影响;氮添加使SX和NMG种源油松幼苗株高和基径均产生了影响,但这些影响均不显著。2)氮添加使得BJ种源油松幼苗的株高月生长量增加,而基径月生长量有所降低,但变化均不显著;NMG种源油松幼苗的基径月生长量在N4水平下均显著降低(P < 0.05)。3)在N1的氮水平下,BJ种源油松幼苗的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茎生物量均表现为显著增加(P < 0.05);氮添加使SX种源油松幼苗叶生物量在不同氮添加下发生了显著降低;而氮添加对NMG种源油松幼苗生物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4) SX种源油松幼苗的叶质量比在N3条件下发生了显著增加(P < 0.05);随着氮添加浓度的升高,NMG种源油松的根质量比在N2、N3、N4水平下均表现为显著降低,茎质量比在N1、N2、N3水平下显著增加。5)分析油松幼苗的变异来源发现,基径与氮添加处理和种源这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存在密切关联,对基径、株高的极显著性差异均来源于种源的不同,对基径月生长量、叶质量比以及根叶比的显著性差异亦均由于种源的不同。同时,在处理和种源的交互作用下,油松幼苗的基径及其月生长量、茎叶比和根叶比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综上得出,持续的氮添加已经影响了油松种群的内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张彪  李品芳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9):4121-4128
 【目的】探讨施用硝态氮对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Fisch.)Koidz.)耐盐性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为马蔺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马蔺幼苗,透灌含不同浓度NaCl和硝态氮的营养液(设置3个NaCl浓度0.1、140、210 mmol•L-1与3种硝态氮含量0.25、4和8 mmol•L-1交互组合的9个处理),处理35 d后,测定叶片和根部的生物量、矿质元素吸收量以及叶片中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结果】在中等盐浓度(140 mmol•L-1)处理下,施加多量硝态氮(8 mmol•L-1)更大程度地促进了马蔺叶片生物量的累积。当NaCl浓度增高到210 mmol•L-1时,4 mmol•L-1和8 mmol•L-1硝态氮处理区的叶片生物量相比对照增加了约30%,但两种浓度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施加硝态氮降低了NaCl胁迫下马蔺的根冠比和叶片质膜透性,提高了叶片和根部的氮素含量,但没有显著改变无机离子(K+、Na+、Ca2+、Mg2+)的吸收量。硝态氮和NaCl交互组合处理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中各无机离子的浓度大小为:Cl->K+>Na+>NO3-。硝态氮的施加显著降低了Cl-、Na+和K+浓度,但提高了脯氨酸和NO3-浓度。【结论】外施适量的硝态氮能显著提高马蔺的耐盐性,其机理与盐胁迫下氮营养的改善、脯氨酸和NO3-含量的增加以及根冠比、Cl-和Na+含量的降低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五角枫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盐胁迫影响五角枫幼苗生长的生理机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五角枫幼苗体内MDA、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以及POD、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五角枫树种的耐盐能力较强,半致死浓度为481.64 mmol/L,致死浓度为771.62mmol/L;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成活率、植株鲜重和根冠比逐步下降,幼苗叶片中膜相对透性以及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均有增加,POD、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