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正常人外周血非激活单核细胞可促进人癌细胞株MGC—803裸鼠移植瘤生长,且随E/T比例提高而潜伏期缩短及出瘤率增高。经MAF激活者,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能促进移植瘤生长。激活组、非激活组及对照组的转移率分别为4/7、3/6及1/9,提示激活或非激活单核细胞均有促进转移的作用,但激活组发生转移时间较晚,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胃肠癌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功能状态和肿瘤局部巨噬细胞浸润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转移程度肿瘤病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在体外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非转移组表现为增殖抑制效应,局部淋巴结转移组表现为轻度增殖促进作用,而广泛转移组则为明显增殖促进作用。肿瘤局部实质的巨噬细胞[MΦ]量,非转移组明显高于局部淋巴结转移组,且与 T细胞量呈高度正相关.此外,PBM 体外表现为增殖抑制组的病例与表现为增殖促进组的病例比较,肿瘤局部坏死较重,间质血管数和瘤细胞核分裂数较少。上述结果说明,不同转移程度胃肠癌病人的 PBM 可能存在着对瘤细胞产生不同影响的亚群。肿瘤实质中的 MΦ与转移关系更为密切。同时提示肿瘤病人 PBM 活性与局部MΦ活性可能存在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凯  陈武标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6,14(2):113-114,118
本文分析了肺癌MRI60例的表现,MRI具有多方位与多参数扫描及血管流空效应等优点。可清晰显示:(1)肿瘤的形态与信号特点;(2)肿瘤对支气管、纵隔、胸膜、胸壁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征象。术前MRI肿瘤分期准确率达94.4%,对判断肿瘤的可切性及肿瘤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可提供依据。全面评价了MRI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BV-LMP对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为对象,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转染CNE1细胞。以载体质粒转染及CNE1细胞为对照。用细胞体外增殖实验、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测定、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细胞周期和细胞PCNA的检测,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增殖实验,A比值实验组(2.86±0.12)显著高于空白组(1.62±0.05)及阴性对照组(1.38±0.03)(P<0.01);实验组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率(25.2%)显著高于空白组(11.2%)及阴性对照组(13.4%)(P<0.01);FCM法测定细胞周期,实验组S期细胞(34.9%)高于空白组(26.2%)及阴性对照组(30.8%);PCNA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细胞PCNA阳性率(84.6%)明显高于空白组(61.1%)及阴性对照组(67.2%)(P<0.01)。结论:EBV-LMP对CNE1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示LMP在NPC细胞演进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因子Ⅷ相关抗原免疫组化(S-P)方法观察了转移及非转移鼻咽癌组织的微血管,并用甲苯胺蓝法观察了其肥大的细胞数量,结果表明,转移组微血管数目,肥大细胞的数量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P〈0.01)肿瘤局部肥大细胞数量与新生血管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905),结果提示:鼻咽癌组织内血管生成与其转移密切相关,肥大细胞数量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高脂血症大鼠运动后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的变化,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在运动改善大鼠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26只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膳食组(高脂组)9只,高脂膳食+60min运动组(运动组)8只。测定各组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脂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组大鼠比较,运动组大鼠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运动组骨骼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2.14倍(P〈0.05),较高脂组增加了2.02倍(P〈0.05)。结论运动能够通过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改善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机体的脂质代谢,防止糖代谢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含15%(v/v)甘油和pH8.0的100mmol/LTricine缓冲液中,当离子浓度<150mmol/L时,K+和Na+离子是豇豆根瘤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的激活剂,其最适浓度约为75mmol/L,可分别提高酶活性40%和35%。Mg2+离子是ASAL的抑制剂,能拮抗K+和Na+离子的激活效应。HPO二4离子可显著降低酶活性,抑制效应与HPO二4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在含15%(v/v)甘油和pH6.6~8.0的100m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ASAL的最适pH值约为7.4,而在含15%(v/v)甘油和pH7.4~8.6的Tricine缓冲液中,ASAL的最适pH值约为8.2。  相似文献   

8.
镉处理对乌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60,自引:9,他引:60  
采用室内培养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镉处理对乌麦及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状况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镉处理对乌麦及小麦的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对幼苗苗长具有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对幼苗根长具有极显著的抑制效应。幼苗的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镉毒性的大小,尤其根长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指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指标。(2)镉处理对乌麦及小麦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具有激活效应,且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对过氧化氢酶(CAT)存在胁迫初期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存在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三种抗氧化酶均可被激活以抵抗镉的胁迫,但过氧化物酶(POD)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Х)抗瘤作用的影响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IFN-γ对小鼠腹腔MХ杀伤肿瘤细胞效应的影响,并用ELISA测定IFN-γ作用MХ后MХ产生INF-α、IL-1和NO的量。结果:用50 ̄100U/mL IFN-γ可激活小鼠MХ,促进TNF-α、IL-1、NO分泌,提高MХ细胞毒性。结论:IFN-γ能活化MХ,并使其分泌TNF-α、NO等物质参与杀  相似文献   

10.
体内外成熟与老化对小鼠卵激活刺激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鼠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组的乙醇激活率显著低于体内成熟卵母细胞组水平,在体外成熟过程中(培养液:TCM-199+FCS(20%)+hCG(2IU/ml))卵丘细胞的存在极显著地降低了成熟卵的乙醇激活率,卵激活率由58.7%(裸卵)降为13.8%(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超排卵子随着卵龄的增加,卵子的乙醇激活率逐渐升高,而且体内卵的激活率高于体外老化同龄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木本经济植物苦丁茶组培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苦丁菜组培中获取无菌材料的方法及组培增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取材季节和灭菌手段可以较蝗建立苦丁茶的初级培养,试验表明:用市售白砂糖和自来水配制的MS培养基并添加细胞分裂素6-BA1.0~4.0mg.L^-1,即可让苦丁菜快速增殖,而生长素NAA对苦丁茶组培增殖没有促进效应,为加快繁殖速度并获取更多的可生根苗,较低的光照强度(1000lx左右)和较低的培养基硬度(0.2%琼脂  相似文献   

12.
P16基因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的表达水平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形成及转移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葡萄胎30例,侵蚀性葡萄胎25例,绒毛 26例及正常绒毛25例的滋养细胞中P^16的表达。结果:(1)P^16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74.5%(其中侵蚀性葡萄胎72.0%,绒毛膜癌76.9%),高于葡萄胎组(20.0%)和正常绒毛组(16.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无籽西瓜组培快繁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无菌苗上切取带子叶的顶芽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上,可以促进芽的大量增殖。增殖芽在M(改良MS)+BA15mgL+IBA025mgL+LH250mgL培养基上培养25~30天,一个芽可扩增为5~13个无根芽苗。无根芽苗转入M+IBA03mgL+LH500mgL培养基上培养20~25天,生根率达895%~914%,茎蔓高为15~7cm,80%以上可作接穗。嫁接成活率865%,嫁接苗移栽田间成活率为935%。再生植株染色体仍为三倍体(3n=33)。果实品质优良,无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根际袋培养技术研究了大豆、玉米、油菜和水稻幼苗(60d)根际MB-S(MicrobialBiomass-Sulfur)的根际效应及硫肥对根际MB-S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S,根际土壤MB-S在21.6~23.9mgSkg-1(土);油菜和水稻施S处理根际土壤MB-S为22~25mgSkg-1(土)。作物根际土壤中MB-S含量比无作物处理提高了65%~130%。非根际土壤MB-S在12.5~15.4mgSkg-1(土),比无作物处理高7%~33%。根际土壤MB-S是非根际土壤的1.7~2倍。水稻根际MB-S含量一般比旱作物高。与对照(无作物处理)相比根际MB-S增加百分数,水稻稍大于油菜,但明显低于大豆和玉米。硫肥施用对根际土壤MB-S的影响不大。作物根际土壤MB-S含量与其无机S呈直线正相关;与其有机硫呈直线负相关。在旱作物中根际土壤MB-S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但在水稻中则相反。作物体含硫量与根际土壤MB-S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知肿瘤的侵袭、转移包括从原发部位浸润性生长、穿透细胞外基质、进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中游走、与靶器官黏附后向间质侵袭以及增殖形成转移灶等几个阶段,这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的复杂过程。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入分离和克隆肿瘤转移基因(MG)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MSG),并对这些基因的调控因子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期望在基因水平揭示肿瘤转移的本质,为改进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提供依据。在细胞基因组中,具有促进肿瘤细胞浸润或转移潜能的基因称为肿瘤转移基因,这类基因亦称为肿瘤转移促进基因(metastasis—enhancing gene)。MSG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但不影响原发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通过采取10头猪的血液,经30次实验探讨了自体和异体血小板(PL)对体外培养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反应和IL一2分泌的影响。证明了PL对猪PBMC的增殖反应和IL一2分泌均有增强作用。同时也比较了PL和红细胞(RBC)对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并初步探讨了PL对淋巴细胞激活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对体外培养的猪PBMC增殖反应和IL—2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通过采取10头猪的血液,经30次实验探讨了自体和异体血小板(PL)对体外培养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反应和IL-2分泌的影响。证明了PL对猪PBMC的增殖的反应和IL-2分泌均有增强作用。同时也比较了PL和红细胞(RBC)对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并初步探讨了PL对淋巴细胞激活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应用MTT法检测兔腹腔巨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表明:免疫增殖组兔吸光值(OD)为9.434±0.032,刺激指数(SI)为3.59±0.27,增长指数(GI)为2.65±0.43,对照组兔OD为0.225±0.033,SI为1.87±0.28,GI为1.14±0.10,两组差异明显。拟提示此法可以作为检测巨噬细胞免疫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联合(MVP方案)治疗Etoposide,cisplatin(EP)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37例晚期NSCLC接受EP方案治疗失败后改用MVP方案化疗(复治组):丝裂霉素8mg/m2,静脉注射,第1天;长春地辛3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3~4周重复。另以同期接受MVP方案初治的晚期NSCLC38例为对照组。结果:复治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37.8%;初治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为5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复治组为91.9%,初治组为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结论:MVP方案是治疗EP方案失效的晚期NSCLC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0.
铅胁迫对乌麦及普通小麦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下乌麦及普通小麦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铅胁迫对乌麦及普通小麦幼苗的POD具有激活效应,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对CAT存在胁迫初期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对SOD存在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铅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②三种抗氧化酶均可被激活以抵抗铅胁迫,但过氧化物酶起关键作用。③与普通小麦相比,乌麦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更为显著,其抵抗铅胁迫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