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景树桩,在必须拿弯的枝干已超过需要拿程度的柔软性时,为使枝干在拿弯扭曲处降低屈侧的压力及伸侧的张力,以便较易拿弯及拿弯后快速定型,笔者采用在枝干准备拿弯处之一侧(屈侧方及伸侧方均可),用锋利的刀片,连树皮带木质,斜向12度至15度角切开至近枝径约1/3至2/5左右,切成游离皮瓣,好象舌头的样子(皮舌)。待切好的游离“皮舌”恢复原位后,再拿弯扭曲造型,这种方法称为“半边舌状瓣  相似文献   

2.
树桩盆景培育枝干,由抽芽到粗壮成型,按一般的培育至少都要两三年功夫。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制作,用下面几种方法培育,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枝干达到预想效果。一、摇摆法:当要作横枝干的芽苗开始木质化时便着手处理。方法是用食指把枝条轻轻地向下弯压到最低点(小心不要折断),放手后再压几下,然后向上或向左右压摆几下。以后每天或隔天都这样按上下或  相似文献   

3.
“柳枝”折曲法,借名于小儿骨外伤受压弯曲而不折断的医学术语“柳枝骨折”。在盆景树桩的小枝条上,既用轻刀,又用力压折,使枝条有折曲而不会断离的拿弯方法,谓之“柳枝”式折曲拿弯刀法。亦名“半折断拿曲”。  相似文献   

4.
由于迎春枝条易徒长,制作盆景时,多将枝干短截,让其重新萌发新芽,再进行攀扎造型。野外挖掘桩材,因很难寻找到主干粗大者,一般仅能制作成中小型盆景。笔者多年制作培育迎春盆景,初步摸索出几种造型方法,现提供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棕法是传统盆景制作中较关键的一种技法。以扬派盆景为例,棕法有阳棕、撇棕、拌棕、吊棕等十余种之多。它们主要是利用棕丝的不同缠绕方法和棕丝收紧时的牵拉力量迫使枝、干弯曲改变方向。这种技法,也可运用到现代树木盆景的制作中去。现代树木盆景造型时,经常遇到因主干与侧枝角度的大幅度改变而造成枝干的撕裂;再者,已成型的盆景往往也会出现因植物生长而造成枝条间距离的改变。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鸭嘴”嵌单楔形拿弯法,是在树干备刀法拿弯处两侧对位切成两个皮瓣,形似鸭嘴,其树干中部,连树皮带木质便成为近似一个楔形,楔刃正对准“鸭嘴”的“喉部”。一、适应范围此法适应的枝干粗度,界于“皮舌”拿弯法(之二)向“多楔形瓣”拿弯法(之四)过渡的拿弯刀  相似文献   

7.
<正>紫荆其春季紫红色的花朵先叶绽放,花形似蝶,盛开时密密匝匝,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甚至接近根部的树干也能开花。冬季落叶后枝干筋骨毕露,苍劲虬曲之感跃然眼前。用其制作盆景,根干古雅多姿,春季繁花满枝,夏秋季节绿叶婆娑,冬季苍枝虬干,刚性十足,一年四季各有观赏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盆景植物。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石门公园制作树桩盆景时,遇上树枝粗度直径为15毫米~25毫米,而拿弯弦长要求(直径)100毫米~250毫米,故造型难度较大。为此,笔者采用分爿拿弯枝法造型拿弯。现介绍给大家。分爿拿弯技法是将树枝一分为二爿后再造型,可使自根至梢木质部的输导管畅通,能将根部吸收的养料水分输送至各枝盘,有利各枝盘的生长发育,有利枝盘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回送,维持根系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题名为《仙姿逸骨》的盆景原桩是建筑工地废弃的一棵绿化柏树。2003年初栽在瓦盆里复壮二年,原桩高68厘米、宽54厘米,半边已枯死,只有后面一条水线,一根枝条还活着。2005年2月对该桩进行了有目的拿弯和简单的攀扎处理。2006年3月对其进行了初步的造型和雕刻制作。在创作前经过了多次的审视构思,以充分发挥原桩材  相似文献   

10.
正真柏四季常绿、树姿优美,侧根发达,枝条柔软易造型,是制作盆景的上等材料,但培育真柏老桩所需时间较长,一般多选用枝干苍古、虬曲多姿的刺柏、侧柏、扁柏、龙柏老桩,通过3~5年放养、复壮,枝条生长基本过渡到位后,在其上嫁接真柏,这样桩景成形快,观赏价值高。如今,为了保护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真柏系柏科圆柏属匍匐灌木,是圆柏的变种,四季常绿,树姿优美,侧根发达,枝条柔软易造型,是制作盆景的上等材料,但是培育真柏老桩所需时间较长,一般多选用枝干苍古、虬曲多姿的刺柏、侧柏、扁柏、龙柏老桩,通过3~5年放养、复壮,其枝条生长都基本过渡到位后,在其上嫁接真柏,桩景成型快,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制作微型盆景的雀梅,一般多选用山石间隙中采掘而来的素材。因这种材料受生长地点条件限制,多生长成盘根错节的形状,高度很低,但有大树之形和苍老之势,很适合做微型盆景。不论是采掘,还是购回的雀梅桩,栽植前皆应整理枝干和根系。从制作微型盆景的角度来看,枝干宜疏不宜密,根据实际情况把多余枝条截去,这样既表达了意态而又不烦杂。雀梅的根系经采掘、运输,须根损伤很大,水份严重失调,应将  相似文献   

13.
一、倒栽法培育提根树在母树上截去一枝粗约3厘米直径的枝干,将其上部适当剪裁后,捆成一束,然后将上部栽入土中,成活后经3~4年培养修剪即可如图1所示的提根式大树型盆景。二、斜插倒栽法培育过桥式盆景将截下树干整枝如图2,删去大部分向上的枝条,埋入土中的枝条必要时可用铅丝向下整形,成活后将顶枝中的强柱向后飘斜,一般3年后即可养成如图那样的过桥式盆景。  相似文献   

14.
我的榕树盆景较多,但独钟人参榕盆景。其中有一棵颇似人形,“四肢”俱全站立,其块根成为树体的茎部,颇富阳刚之气(图1)。初植时(1996年)“人体头上”即茎部以上的唯一主干枝修长,不符合要求。我采用以蟠扎为主修剪为辅的方法,将茎部以上的主干枝向左侧拿弯,使其成为“外角”,成为飘枝。由于营养集中,很快地萌发了新的枝条(角枝)并将其培养成结顶枝。不久,右侧也萌发了第一层侧枝,经蟠扎拿弯成为柔和的右侧枝(图2)。  相似文献   

15.
对开“破竹”拿弯,就是把一条文直枝干劈成等分两半后重又相合绑扎成一股,以降低枝干强硬度,利于拿弯扭曲的办法之一种。一、适应范围: 直形枝干,枝径在1.5至2.5厘米之间,直段长度多适应在15厘  相似文献   

16.
上一期介绍的铅丝缠绕定形方法,是这种盆景制作技巧之一。但此法只能改变树苗干枝的弯曲程度,却不能变动枝干的基本构成,如不能使树苗长出需要的节杈,不能使树干由粗变细。一株树干从根基至树冠上下粗细一样的幼树,无论怎样弯也不会有古树的形象。若要使它苍老古朴,就得在培育中使其树干能从基部向上有明显的粗细  相似文献   

17.
山城市树——黄桷树,由于枝干柔软、耐弯、生命力强、成型快等优点,被盆景爱好者广泛用于大、中型盆景制作。但用于小型、微型盆景却有叶大、生长过快的缺陷。爱好者用传统方法控水、增光、少肥、摘叶也难以控制旺长;采用现代养花技术喷施矮壮素仍难达到满意效果。经本人试验,用剪叶办法,试做了20余盆黄桷树  相似文献   

18.
压扁作弯法     
树桩盆景中的一二年生枝条.除了必要的修剪以外.还须要人工作弯,这样才能显示出它的“神”态。作弯的通常方法,大都采用金属丝强行攀扎。若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断裂难愈,甚至枝条死亡。这里,我给花友们介绍一种“压扁作弯”法。即对一二年生的枝条,采用先压扁而后作弯。具体作法是:首先取药用镇痛膏类胶布一块,裁成两厘米宽的长条,将作弯处缠绕起来;长度视枝条粗细而  相似文献   

19.
这个作品是用普通枣苗嫁接龙枣枝而育成的。龙枣在盆景制作中不多见。笔者也是初次尝试。龙枣因它的枝干如龙形而出名。笔者借用龙枣这一自身特点在制作时重修剪,少拉扎,随时注意出枝角度及枝干过渡的自然流畅。创作中重点是借势取势及重心安排。  相似文献   

20.
黄杨是江苏地区最普遍的树种之一,属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常见的品种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珍珠黄杨等。尤其是雀舌黄杨,叶小、性刚健,而且赶韧皮部皴皱龟裂,富有苍古的气势。黄杨是扬派盆景代表树种,传统做法是用棕丝掰扎成“云片式”、“两弯半”、“过桥式”等。当今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用雀舌黄杨做成的自然盆景苍干劲节,盘根裸露,古雅姿态,更具野趣。用2~3厘米粗的硬枝或细虬小枝截下扦插,数十天后就能生根成活,移上盆点上相配的石头,一盆具有特色的盆景就能很快成型。具体做法如下: 在梅雨季节,选取有造型条件,枝干较粗的枝条截下,去掉枝条上部分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