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偃松春、冬两季的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偃松叶部共分离出21属(种)真菌,均为微型真菌。冬季偃松叶栖真菌分布达到17属(种),优势属为Paecilomyces、Leptographium、Penicillium;春季叶栖真菌分布达11属(种)真菌优势种为Penicillium、Trichoderma和未定名的CYPZ003。当年生针叶与2年生针叶种类数量较接近,但共有种类较少,而且优势种不同。树冠上层种类相对于中冠层、下冠层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2.
巨柏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柏是西藏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天然群落稀少.选择巨柏群落分布较集中的地段设置样地,并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性.对不同地段的7块样地材料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有维管植物90种,分别隶属于41科77属,其中只含一种的属占84.42%.巨柏群落区系组成、群落植物生活型、叶的性质等特征,总体都反映了群落的温带性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也有部分层间植物,乔木层郁闭度为0.3~0.5,巨柏为乔木层的单一优势种,而群落植物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与林芝云杉林比较,巨柏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3.
退化马尾松群落恢复与重建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退化马尾松群落的恢复与重建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退化马尾松群落通过封禁治理,其自然恢复能力不同。植被盖度大于30%以上的退化群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低于30%的仅通过封禁难以恢复;较严重退化马尾松群落通过封禁、施肥和抚育管理措施,可以得到恢复;严重退化马尾松群落要通过挖大穴、施基肥、进行多要树种多层次混交,才能重建正向演替群落。  相似文献   

4.
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的山麓农田-侧柏群落(群落Ⅰ),油松-华山松-锐齿栎群落(群落Ⅱ),油松-华山松-栓皮栎群落(群落Ⅲ),油松-华山松-辽东栎群落(群落Ⅳ),巴山冷杉-落叶松群落(群落Ⅴ),红桦-牛皮桦-巴山冷杉群落(群落Ⅵ)6种类型群落的高等植物及其针叶树小蠹虫的多样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山麓灌丛群落至针阔混交林群落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呈递增趋势;在中山针阔混交林群落与巴山冷杉和落叶松群落、红桦-牛皮桦-巴山冷杉群落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森林植被的多样性程度高于灌丛和草甸,阔叶林则高于针叶林.群落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中针叶树小蠹虫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树小蠹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群落Ⅱ、Ⅲ、Ⅳ、Ⅴ、Ⅵ、Ⅰ;针叶树小蠹虫群落优势度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不同类型的森林植物群落中,针叶树小蠹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生态环境复杂,植被丰富的中山针阔混交林群落中,针叶树小蠹虫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较大,但优势度指数低,小蠹虫大发生的几率较小.加强管理,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对提高植物群落自身调控害虫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偃松早期被划为高山水土保持树种加以保护,随着对偃松,特别是其松籽的深入研究,其价值得到重视.伊春林科院从新疆成功引种偃松多年,本文详细介绍了偃松引种、栽培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庆阳市4种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优势度及群落间的相似性等特征。结果显示:子午岭林区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水域沼泽区次之,残塬农作区最低。子午岭林区和黄土沟壑区鸟类群落间的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宝天曼地区枹栎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分布在河南宝天曼地区的Bao栎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特征和性质。对不同海拔的15块样地材料的分析结果表明:Bao栎群落中,Bao栎的优势突出,呈单优势群落。Bao栎群落土壤肥力较高,区系组成丰富,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可会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亦有数量较多的层间植物;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省廊坊市平原耕作区的调查,系统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天敌种类、数量以及昆虫群落多样性.初步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昆虫群落和天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作为天敌类群鸟类对昆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植被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对天敌种类、数量影响很大.其中杨树纯林的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高;枣与花生间作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9.
百里杜鹃是全球同纬度范围内中低海拔区已知面积最大的天然杜鹃林。为了解其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选取景区内的马缨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delavayi)、露珠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irroratum)、杜鹃混交林(马缨杜鹃+露珠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delavayi+Rhododendron irroratum)和杂木林(茅栗+白栎林)((Form.Castanea seguinii+Quercus fabri))等4种主要群落,采用α多样性指数、M.Godron方法分别测定其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4种群落物种丰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杂木林(茅栗+白栎林)>杜鹃混交林(马缨杜鹃+露珠杜鹃林)>马缨杜鹃林>露珠杜鹃林;2)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群落的乔、灌、草3个层次变化规律不一致,多样性指数均以露珠杜鹃林最低;3)4种群落仅马缨杜鹃林呈稳定状态,以杂木林(茅栗+白栎林)群落最不稳定。各群落不同层次中,最不稳的为露珠杜鹃林的草本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研究了不同抚育强度的"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趋势,定量评价了不同抚育强度对其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的郁闭度由大到小,重要值增大(0.300~0.708),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上升;红松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各群落总体上均呈现出向红松针阔混交林进展型演替趋势,但以中、低郁闭度群落演替趋势较好。  相似文献   

11.
无想寺森林公园麻栎次生林群落中立木密集程度因样地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群落中木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植物区系特征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温带区系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群落的外貌是由小型叶、单叶、纸质叶、非全缘叶为主的落叶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具有明显的温带向亚热带阔叶林过渡的特点;由麻栎立木结构表明该群落处于旺盛生长期;在演替过程中能够保持落叶阔叶林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不同恢复时期红松阔叶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白山不同恢复时期红松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恢复时期(恢复20年、30年、70年和原始林)红松阔叶林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恢复70年的群落中乔木科、属、种特征与原始林相同,而恢复20年和3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存在显著差异,物种多度分布曲线也显示了相同的特征.恢复7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中的物种丰富度及多度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分布形式相同,但恢复20年和3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不同,并且缺少大径级和较高的树木.恢复30年的群落中乔木和灌木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而恢复70年的群落则与原始林无显著差异,草本物种丰富度在原始林中最高.乔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现出与物种丰富度相同的大小关系,而灌木在4个不同恢复时期群落中无显著差异,草本则是恢复30年和原始林较高.恢复7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相似性最高,而恢复20年的群落与原始林相似性最低.从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来看,恢复70年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已经接近原始林群落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老龄林)为研究对象,调查16块1 hm2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相关信息,分别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范围检验方法对不同群落的各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Gleason指数外,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物种多样性方面,各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 (Gini)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在不同群落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 6,-0.967 0和-0.962 1.综合来看,中龄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要低于其他群落,而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地高于其他群落.  相似文献   

14.
2018年4-11月,采用马氏网诱集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老港固废物综合利用基地防护林节肢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运用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对不同功能团亚群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昆虫15 599头,分属于3纲17目133科,其中姬蜂科Ichneumqnidae数量最多,为2 515头,占所有昆虫种群的16.12%;不同功能团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总群落>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寄生性昆虫亚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害虫亚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敌亚群落。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该区域的天敌群落结构可能不如害虫亚群落稳定,因此,在日常养护中应注意对该区域天敌昆虫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凤阳山不同群落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出发,利用模糊数学和相关分析原理,对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木荷、黄山松、云锦杜鹃、麂角杜鹃、尖叶山茶群落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标值(IFI)分别为0.453 8、0.347 4、0.363 0、0.912 5、0.478 0.说明以麂角杜鹃为优势种的群落土壤肥力质量较高,表现出很强的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对植物的生长及群落的演替起着重要作用.在土壤养分蓄积过程中,气候因子特别是温度和水分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野牡丹科珍稀植物方枝野海棠(Bredia quadrangularis)群落分布的特征及其在不同群落中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方枝野海棠多生长于荫蔽、湿润的沟谷两旁,且在青冈林中的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杉木、马尾松林.方枝野海棠群落中共有植物214种,其中绝大部分为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为63种和115种.在水平分布上,方枝野海棠属于聚集分布,该群落的垂直结构性强,物种多样性高,且均匀度及丰富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在汕头市中小水库库区范围内的水源涵养林中,选择黎蒴栲林、鸭脚木林、山杜英林3个乡土阔叶树种群落,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自然更新情况、群落稳定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落的乔木树种多样性表现为山杜英林>鸭脚木林>黎蒴栲林,而黎蒴栲林和山杜英林的相对稳定性较高,其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没有出现明显的正相关.3个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受制于各自建群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定的生境条件,并与人为的干扰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乳源县五指山林区按垂直分布,其林木复合群落有4种类型:1.常绿阔叶林复合群落;2.常绿阔叶树种与落叶阔叶树种混交林木本群落;3.针阔叶混交林木本群落;4.常绿落叶阔叶矮林复合群落。本文对每种类型的海拔高度、林地土壤和主要树种等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8月在湖南省永州市千家洞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不同海拔、不同林分状况下灌丛蜘蛛群落调查,并应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蜘蛛群落结构异质性.结果表明:植物层次好,灌木种类丰富的次生林蜘蛛群落结构优于灌木单调的残次林和人工林;在影响原始次生林蜘蛛群落结构的诸因素中,人为干扰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0.
植物叶际真菌与植物健康息息相关,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植物、微生物与其他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解同一生境下,不同植物叶际真菌群落和多样性差异,确定不同植物对叶际真菌组成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大理大学古城校区校园内50m范围内的大青树(Ficus altissim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枇杷树(Eriobotyra japonica)三种园林植物叶际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叶际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广玉兰(M. grandiflora)、枇杷树(E. japonica)和大青树(F. altissima)。三种园林植物叶际真菌群落注释阶元中,Ascomycota门,Cladosporium属皆为三种植物叶际真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其相对丰富度略有不同。此外,不同植物也有其特有物种,三种植物叶际真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植物种类决定叶际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不同植物自身的特性会塑造其独特的叶际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