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西葫芦秋季栽培试验房永太,孟兆林,盛德林(淄博市周村区农业局255300)(周村区南郊镇农技站)为掌握西葫芦秋季栽培技术,保证9~10月西葫芦上市,丰富国庆、仲秋节日的蔬菜品种,1992~1993年对西葫芦秋季栽培进行了试验。西葫芦秋季栽培主要影响因...  相似文献   

2.
越冬茬栽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几年来越冬栽培的西葫芦价格与黄瓜不相上下,经济效益可观,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西葫芦越冬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展,栽培作物的种类不断增加。果蔬类的栽培面积除黄瓜居于首位外,其次就是西葫芦,且栽培面积在逐年上升。这是因为西葫芦栽培技术较易掌握,在新建日光温室中栽培较易获得成功,采收期正值新年、春节,其产量和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现将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葫芦又叫美洲南瓜,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蔬菜之一。对日光温室西葫芦采用嫁接、吊蔓等技术,不仅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日光温室空间的利用率,使西葫芦采收期延长,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随着近年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该项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是天祝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的不断发展,西葫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沿祁连山高寒阴湿山区推广面积达到2000hm^2。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茬口安排不合适、品种选择不对路、栽培管理不科学等问题,直接影响日光温室的效益和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葫芦在浙西地区的栽培实践,提出西葫芦冬春季设施栽培技术,以期为浙西地区西葫芦冬春季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长玉 《油气储运》2001,(16):18-19
金皮西葫芦又称香蕉西葫芦,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葫芦栽培的几个关键环节近几年各地棚室西葫芦栽培很普遍,但主要以冬春茬为主,很少秋冬茬栽培。在怀来县通过近两年的栽培试验,发现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西葫芦产量和效益也很好,但需把握好以下八个关键技术环节。一、必须做好种子处理通过对西葫芦种子...  相似文献   

9.
一、栽培模式 前茬种植西葫芦,后茬种植番茄。 二、栽培要点 (一)前茬西葫芦 1.育苗 ①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碧玉等。②育苗杯育苗。时间在11月上中旬。营养土配制:生物有机肥50千克,细土25千克,细炉灰少量,多菌灵适量。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三膜一苫”三层的覆盖方式,种植西葫芦。明显发现,在上市时间上比露地西葫芦提前40天,在产量上也比露地西葫芦增产百分之三十左右,可以说极大的提升了西葫芦的经济价值。相对而言,此项技术经济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学习的特点,使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文章将就西葫芦三层覆盖栽培技术作以阐释。  相似文献   

11.
西葫芦应怎样进行植株调整一般西葫芦栽培,茎蔓均在地上匍匐生长。而在节能日光温室内,由于栽培密度大,为使其充分接受阳光令其直立生在植株调整中须做到如下两点。一、吊蔓和架蔓:先将吊绳(一般为塑料绳)系在西葫芦茎的基部,随茎蔓的生长,使吊绳与茎蔓相互缠绕在...  相似文献   

12.
白皮西葫芦的生育特点及早春小拱棚栽培技术张玉礼(滨州地区种子公司256614)白皮西葫芦是滨州地区的农家良种,栽培面积较大,因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成为早春小拱棚和露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该品种经提纯复壮,早春小拱棚栽培,单株结瓜5个以上,单株产量5...  相似文献   

13.
大棚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棚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提出大棚西葫芦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为提高和发展大棚西葫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反季栽培避开蔬菜品种的正常栽培季节和市场供应旺季,采用特殊的栽培技术种植蔬菜,从而提高效益。如用遮阳网覆盖降温,夏、秋季栽培茄子、瓜类、大白菜、花椰菜;冬季通过日光温室种植茄果类、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15.
在露地蔬菜上市以前,温室蔬菜采收已近尾声,如果这时进行大棚西葫芦早熟栽培很容易获得较好收益。  相似文献   

16.
早春西葫芦获高产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栽培的西葫芦,是开春瓜类最早上市的一种蔬菜,为度春淡作出了积极贡献。现把早春西葫芦获取高产的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西葫芦又名搅瓜、美洲南瓜。其营养丰富,果胶含量高,含糖量低,风味独特,为百姓所喜爱。我省由于春夏雨水多、病害重,栽培难度大,限制了该品种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大棚设施的增加,为我省西葫芦设施栽培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我省中南部冬季热量资源较为丰富,湿度相对较低,可有效避免病毒病、白粉病对西葫芦的严重危害。此外,冬季大棚西葫芦由于采收期长,产量高,一般667m。产量可达5000~6000kg,特别是嫩瓜在元旦后及早春上市,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本文就我省中南部地区冬季大棚西葫芦栽培的技术总结如下,供西葫芦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丰宁县地处海拔800-1000m,无霜期120~130d,属冷凉地区。该地近几年大力推广菜花一西葫芦栽培模式,效益非常明显。菜花平均亩产1500~2000kg,西葫芦平均亩产3500~4000kg,每年亩产值超过5000元,实现了一年两茬双收。该模式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性喜温暖,不耐高温,常规栽培以春季为主.近几年来,逐渐发展了日光温室越冬栽培和大、中拱棚早春提前栽培.秋季栽培一般夏季播种,苗期和生长的前、中期均在高温季节,不易坐果,极易感染病毒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瓜秧易早衰而死亡,造成严重减产且品质差.通过不同品种、密度和播期等试验,我们探索总结出了无公害秋季西葫芦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西葫芦学名美洲南瓜,原产于北美南部,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科植物。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冬春季西葫芦的消费量日益增加,因而保护地西葫芦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特将西葫芦嫁接栽培的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