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垄作沟灌节水效果显著,垄作沟灌比平作覆膜667m^2节水106.2m^3,节水率达到52.2%。垄作沟灌比平作覆膜增产317kg/667m^2,增产率达33%。垄作沟灌比平作覆膜提高地温2℃~4.5℃,可促苗早发,霜前成熟。  相似文献   

2.
宁夏彭阳县玉米集雨补灌节水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机修水平梯田种植地膜玉米.在生育关键期利用水窖集雨补充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严重干旱少雨的气候年份,两年机修水平梯田种植地膜玉米(垄上种植),以补灌标准为15m3/667m^2.30m^3/667m^2、45m^3/667m^2,玉米产量达到346.3-389.1kg/667m^2,较不补灌产量326.9kg/667m^2.增产幅度5.94%-19.03%。其中以补灌标准为45m3/667m^2增产效益较好,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WUE)为2.08kg/m^3,较对照处理区净增加0.45kg/m^3,提高27.61%。  相似文献   

3.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全生育期实行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小麦可50kg/667m^2以上,节水100m^3,纯增收入100元/667m^2,从而为小麦高产、高效、节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丰优香占是一个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突出表现为米质优。与汕优63相比,相同栽培条件下,产量增加6%~8%。针对丰优香占分蘖性偏弱、成穗数较少的特点。确定其优质高产栽培策略:在发挥大穗优势的基础上,主攻足穗、争结实率,稳定提高干粒重。其栽培措施为:足肥稀播培育多蘖壮秧,8叶期秧苗单株带蘖力争达到3.0个以上,栽足基本苗争穗数,每667m^2栽1.5万~2.0万穴、6万~8万基本茎蘖苗,适当降低施氮量,中等肥力地区产量600kg/667m^2以上的适宜施氮量为13.0~15.0kg/667m^2,同时氮、磷、钾肥配施,多施有机肥保品质,实施无公害病虫防治,生产优质安全放心稻米。  相似文献   

5.
传统大水漫灌的灌溉方法严重影响酒泉洋葱的产量和品质,开展在小畦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洋葱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及多点示范结果表明:新型洋葱灌溉模式较传统大水漫灌平均增产14.50%,平均综合效益增加368元/667m^2,平均节水140m^3/667m^2。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高梁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氮、磷、钾14种不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得出:合理的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为N12kg/667m^2,P2O58kg/667m^2,K2O14kg/667m^2中量施肥水平,其N:P2O5:K2O=1:0.7:1.2时,高粱籽粒产量为435.1kg/667m^2,产值为1153.0元/667m^2。纯收入为950.3元/667m^2。净产投比为4.69:1;肥料利用率分剐为氮30.96%,磷9.80%,钾为16.33%。  相似文献   

7.
贵池区早稻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市贵池区高肥力潴育性水稻土-灰泥田一类早稻田,通过早稻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667m^2 N10kg、P2O5 4kg、K2O5 5kg。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3次施用比例为5:3: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比例为5:5;另增施25kg/667m^2油菜饼肥。配合科学的水浆管理,配方施肥区平均单产407.54kg/667m^2,平均产值822.84元/667m^2,比习惯施肥分别增加15%和7.4%。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配方施肥分别比习惯施肥多2.30kg稻谷/kg、1.76kg/kg。  相似文献   

8.
5%锐劲特SC等杀虫剂对芦荻螟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5%锐劲特SC等杀虫剂对芦荻螟的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SC 40ml/667m^2或5%锐劲特 SC 20ml/667m^2 20%三唑磷EC 150ml/667m^2对芦荻螟的防效分别为94.3%和93.3%;后者用飞机喷洒,大面积防治效果平均为88.3%。  相似文献   

9.
利用隐性核不育系201A与优质油菜贵油七号选系贵7-5进行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贵杂98-3。在1998~2000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29.7kg/667m^2和166.6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2%和6.11‰.最高产量分别为193.3kg/667m^2和212.33kg/667m^2。在2000~2001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28.97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8.15%,最高产量达l64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9%。抽样品质分析结果,芥酸含量1.42%,硫甙含量10.3μmol/g.含油量39.2%。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贵杂4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好等特点,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武怀恒  万鹏  黄民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18-118,120
20%吡虫啉·仲丁成乳油45g/667m^2、60g/667m^2、75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0.47%~94.67%,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60~75g/667m^2。  相似文献   

11.
氮钾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氮20kg/667m^2条件下,施K2O 30 kg/667m^2与不施钾处理相比,番茄产量可提高1555~2015kg/667m^2,增幅达60.6%~100%。同时,施钾还能改善品质,维生素C含量增加3.6mg/100g,水溶性糖含量增加0.65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17.6%。在当前生产水平及栽培技术条件下,江苏洪泽地区番茄适宜施氮量为25kg/667m^2左右,适宜施钾量为25~3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g/667m^2、125g/667m^2、150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1.05%-95.76%,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125—150g/667m^2。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灌溉试验中心站内,开展了玉米覆膜种植条件下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根据试验观测结果分析,得出该地区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生育期灌水3~4次,灌溉定额200m^3/667m^2-300m^3/667m^2。  相似文献   

14.
用3%广枯灵水剂80m1/667m^2、100ml/667m^2、120m1/667m^2及70%敌克松1667g/667m^2对白术根腐病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广枯灵的防效均显著优于敌克松.从防治成本分析.可作为敌克松的替代产品.且对白术安全。  相似文献   

15.
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g/667m^2、125g/667m^2、150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1.05%-95.76%,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125—150g/667m^2。  相似文献   

16.
25%富力库EWl5ml、20ml/667m^2破口前3d及第一次施药后6d施药两次,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效达80.24%、87.92%,比三唑酮EC100ml/667m^2的防效分别高34.27与42.12个百分点;并可提高产量,与对照相比,每667m^2可增产13.0kg及14.2kg。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5%增效氯氰菊酯乳油50g/667m^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ml/667n12,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g/667m^2,20%虫酰肼悬浮剂85g/667m^2,10%虫螨腈悬浮剂50g/667m^2对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可用于防治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18.
2007年进行的郎溪县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有明显的回归关系,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1kg/667m^2、五氧化二磷7.3kg/667m^2、氧化钾3.5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415.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塑盘旱育抛栽高产栽培,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穗数,其次是穗总粒数、结实率,抛植密度不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生产中要以每667m^2有效穗为中心来合理安排抛植密度,对分蘖进行早促早控,建立适宜的高产群体,中后期注意保花肥和促花肥的施用,以增加穗总粒数、提高结实率才有利于高产。线性回归产量模拟分析得出,抛植密度2.58—2.8127/667m^2条件下,浙辐203塑盘旱育抛栽单产575kg/667m^2三性状95%置信测区间为:有效穗28、69±0.7627/667m^2,穗总粒数114.78±2.43粒,结实率79.76%±2.00%。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杂交中籼稻以每667m^2定量施14~17kg纯氮(其中基施纯氮4.6kg/667m^2),蘖肥旱施(移栽后5d,施纯氮4.6kg/667m^2)试验研究表明,能增加有效分蘖,从而增加有效穗;于抽穗前18~40d不同时期不同用量施用氮肥,根据苗情增施接力肥、促花肥、保花肥,使得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尤其是在中等肥力的田块,抽穗前18d增施穗肥效果较好,能达到高产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