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猪场,近年来不论大猪、小猪、不同品种猪群都有葡萄球菌病发生,其中以长白猪和3~6月龄架仔猪发病较多.据统计,几年以来,该场有3~6月龄架仔猪823头,发病157头,发病率为19%,死亡14头,死亡率为8.9%.种母猪150头,发病79头,发病率为52.6%,末见死亡发生,肥猪和种公猪未发病.取病料送地区兽防疫站化验,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葡萄菌病.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宁晋县四芝兰镇田某饲养104头猪,其中,母猪20头、种公猪3头、育肥猪62头,其余的为幼猪。2006年2月2日猪群突然发病,幼猪发病率高,并有个别猪死亡,症状也比较严重,其次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和产后哺乳母猪,全场共发病78头,发病率为65.4%,死亡8头,死亡率为7.7%。当地兽医认为是猪患感冒、附红体病,用治疗猪感冒与附红体病的药物进行治疗,肌肉注射安痛定、青霉素、  相似文献   

3.
我场自1988年以来,犊母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征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1990年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犊牛大肠杆菌病,经试用喹乙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一)发病情况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1—10日龄的犊牛发病最多,有的出生后数小时就发病。1月龄以上犊牛很少发病。1988年发病113头,发病率61.75%,死亡23头,死亡率20.35%。1989年发病110头,发病率59.5%,死亡12头,死亡率10.9%。1990年1—10月份发病率高达65.9%,经用喹乙醇治疗,死亡率降为4.12%。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毕节市七星关区养殖场猪病的发病情况,探索防疫治疗方法,从2007—2011年,我们对全区生猪养殖场猪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调查结果表明,我区猪场的发病率为15.18%,死亡率为3.59%;仔猪的发病率为21.14%,死亡率为7.27%。猪场的主要疫病有猪链球菌病、猪附红体细胞病、巴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等,大多数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2001年9月,宁夏中卫县的一些猪群发生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很快蔓延至全县灌区各乡(镇)。经过灌区10个乡(镇)108个村调查,母猪发病3617头,发病率30.12%,淘汰母猪1721头,淘汰率14.33%;仔猪发病5085头,发病率20.71%,死亡1105头,死亡率4.30%;生长肥育猪发病5888头,发病率9.75%,死亡1013头,死亡率1.68%;公猪发病31头,发病率20.81%,死亡5头,死亡率3.36%。确诊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至11月下旬基本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6.
暴发猪鞭虫病报告吴志君(广西国营良圻农场,530317)1994年6月上旬,我场387头育肥猪暴发鞭虫病,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1.6%,有29头变成了僵猪,简报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猪日龄为15~16周龄,体重40~50千克,调入栏后曾用盐酸左旋咪...  相似文献   

7.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近几年来,猪弓形虫病在长坡地区发病较多,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30%左右,本人最近对12头病例进行了临床症状,剖检及实验室综合诊断后确诊为猪弓形虫病,经过4d的精心治疗,治愈11头,死亡1头。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引起猪(特别是仔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怀孕猪流产,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死亡。近年来该病在我市多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2010年11月我区某猪场发生一起以发热、皮肤发红、尿黄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全场129头猪,发病83头,发病率为64.3%,死亡率为32.5%,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现把该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鄂州市国营种畜场于1990年6月发生了葡萄球菌病,病猪242头,发病率84%,经市农牧业局兽医站工作人员诊断治疗、病情基本上得到控制。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猪栏内十分潮湿、拥挤,每头猪占地0.6米~2,而且气温高,猪场的289头猪中,有242头猪发病(占84%)。母猪表现为脓肿关节炎,不能正常发情和妊娠。仔猪以咳嗽,拉稀,关节炎为主。经确诊为葡萄球菌病,用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我市某养猪场饲养的220头仔猪,发生了以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67头,发病率为30%,死亡31头,死亡率为15%,诊断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饲养的20多头母猪,9月份所产的仔猪220头,在30日龄一直生长良好。进...  相似文献   

11.
1980年武湖农场千头养猪场暴发“无名高热”。共发病211头,发病率占存栏仔猪的43.9%;死亡86头,死亡率占发病总数的40.8%。采用直接触片和接种小白鼠的方法查出了弓形体的滋养体,首次证实了我县存在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12.
莫某自繁自养猪场存栏猪560头(含母猪45头),已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常规免疫。2007年8月上旬,猪群中出现零星发病和突然死亡,截至12月底控制疫情时止,共发病98头,死亡32头(其中种公猪1头,母猪5头),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5%、5.71%和32.65%。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 2005年4月四川省井研县镇阳乡、天云乡的两个规模养猪场从青神县购买断奶仔猪205头作育肥猪饲养。购回第三天发现有4头仔猪嘴颊、脸面、耳根、腹部出现红斑、患病猪发烧,随之全身皮肤疖肿、患病猪在墙壁,圈栏擦痒.畜主采用阿维菌素冶疗无效,畜主前来求医。两个猪场共有发病猪186头.发病率为90.7%.最严重的两头患病猪死亡.死亡率为1.6%,根据该场病猪临床特征、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疑似仔猪渗出性皮炎,采集病料经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进行实验室诊断,同时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月下旬,七台河某种猪场饲养的290多头种猪突然发病,开始发现有少数猪发病,病情不断加重,没几天就有24头猪发病,发病率为8.1%,其中,最大的100kg,最小的40kg;死亡13头,死亡率为54%,用卡那霉素、土霉素和青霉素等药物治疗,病...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我县托古乡托古村于家养猪场饲养育肥猪210头。2002年6月至8月有38头猪陆续发病,发病猪一般在3~4月龄,期间因吐血死亡或渐进性消瘦、贫血死亡16头。发病率18.1%,死亡率7.61%。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多形态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性、接触性、高热性传染病。秋冬、冬春交季时雨水勤,蚊虫多,发病率较高,不同畜龄均可发病。一旦发生,饲养管理不善、不及时诊断治疗或与其它病混合感染将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死亡率可达50%~80%。2004年,笔者遇到了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由于诊断治疗及时没有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4年9月初,某养猪户养育肥猪40头,猪重60 kg左右,死亡2头,死亡率5%。  相似文献   

17.
猪场共有成年种猪250头,哺乳仔猪340头,幼猪480头,其他为育肥猪共1232头。其中哺乳仔猪全部发病,死亡110头,死亡率32.3%.幼猪发病率86%左右,死亡率8%,成年种猪、育肥猪发病相对较少,发病率21%左右,治疗后全部康复。发病初期养殖户普遍使用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先后疑为霉饲料中毒、猪瘟、猪伪狂犬等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无效。当确诊为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并立即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以发病急,高热不退,全身性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 1发病情况 2007年3月,我区某专业户从外地购进了60头仔猪,体重约30 ~ 35kg,买来后第6天有3头开始发病,逐渐发展到全群猪,期间共有37头仔猪发病,并死亡26头,发病率为61.7%,死亡率为70.3%.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南阳市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比较严重,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据南阳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医院从2001年5月到2002年元月,对34个养猪场(户)来诊病猪的诊断和调查统计,总存栏猪2285头,发病794头,发病率为34.7%,死亡150头,死亡率为18.9%。1流行特点1.1不分性别、年龄、品种都能发病,但以两个月龄以内的仔猪发病较多,死亡率较高。1.2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严重。1.3集中饲养发生的较多,散养发生的较少;平原多,山区少;城镇周围交通要道发生的较多,…  相似文献   

20.
我省香日德农场二大队一、二中队和畜牧队家属队的猪群中,于1984年11月24至12月8日,发生了一种以突然腹泻、急剧脱水而遭致大批死亡的猪传染病。据统计这三个队共有仔猪、幼猪、公猪、母猪、肉用猪485头,先后共发病405头,发病率83.50%;死亡67头,病死率13.81%;成年猪死亡8头,死亡率11.94%,1—3月龄幼猪死亡59头,死亡率88.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