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272-273
新疆的双语教育,重点在南疆难点在农村。在国家大力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自治区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工作,新疆师范大学作为新疆唯一一所重点师范类院校,在新疆教育厅的政策指引及统筹安排下,对南疆少数名族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起到了表率作用。具体措施有:自2006年以来的实习支教,和之后经过改革的顶岗实习支教,以及2014年开展的"访惠聚"工作。这些措施即支援了南疆少数名族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教育,又锻炼了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为了使这种理想的双赢局面更好的发展下去,新疆师范大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改革管理及教学模式,探索各种问题的突破口,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及支援农村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实习支教作为教育实习的改革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搭起了稳定的实践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进行了探究,认为实习支教显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承载性、传导性、实践性和目的性等特征;实习支教加深了师范生对我国农村和农村教育现状的认识,帮助师范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充分发挥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要帮助师范生做好实习支教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对实习支教的支持力度,规范教学实习管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徽省欠发达的老区、山区六安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进行走访和调查,发现其积累的改革经验值得借鉴.同时提出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了城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定期服务制度,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弥补农村教育的空缺,很多高等院校响应教育部门提出的"大学生扶持农村教育"的号召,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开展支教活动,扶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者发现大学生支教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负面影响,而国家支教政策在某些方面的落实程度和解决程度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息博览     
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中央今年将投入3397亿;中央财政预拨47亿余元支持春耕;河南农民工学手艺最高可获补六百元;教育部:力推城镇教师支教农村;“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启动;今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农业部建立农产品营销促销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洪艳萍  卢会醒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18-321,375
为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Diener等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该县13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中等水平;男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女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教龄、所教学科、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支教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学校类型、学校层次方面,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对安庆师范学院实习支教学生、支教学校调查分析基础之上,评价了安庆师范学院支教生的现状和执教中的问题,进一步从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和职业适应能力的角度提出了目前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于实习支教的实施效果分析,提出如何完善教育实习框架下的实习支教体制.  相似文献   

8.
王圣志 《新农民》2010,(8):40-42
去年9月,首枇被72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支教顶岗下来的望江县40名中学英语骨干教师,被安排到安庆师范学院学习。林华亮副局长说,顶岗支教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不足和学科失衡难题,使得农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重要支点.而如何提升乡村教育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大学生支教作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广受关注.文章以在河南省商丘市M县的支教实践为例,结合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调查,综合分析了当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短期支教的现状,结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地方学校师资结构性严重短缺问题,政府通过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以下称"支教生")到全国各地开展支教工作。本研究以南京市四所高校的14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访谈法,对支教生的角色转换、角色适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亲密友好的人际互动有利于支教生的角色适应;另一方面,当人际互动产生分歧与冲突时,支教生面对无力改变的现实,往往会选择顺从环境来实现角色适应。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师生及和同事间的亲密关系、充分发挥主观适应能力以及培养支教生正确的角色认知等建议,为支教生适应教师角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又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46-13449
首先,介绍了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选取镇总户数、镇总人口、粮食总产量、财政预算收入、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6个指标,根据《洛阳统计年鉴2009》中的相关数据,对全市53个非城关镇的建刺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将这53个建制镇按城镇质量分为4类。分析了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经济措施;城镇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基础设施不足,吸纳人口有限;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柱,发展资金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城镇环境保护压力大。提出了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的相关对策:从动力机制上看,洛阳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应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逐步转变;从城镇规模上看,洛阳市应选择积极发展中心城区,做强县城,培育重点镇;从城镇功能上看,洛阳农村城镇化发展应选择专业特色城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明年起农村学生免收杂费今后要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从2007年起,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并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城市教师赴农村支教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教育将是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回顾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历程,总结了中国农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教育环境落后,城乡教育差距逐步扩大;农民思想观念、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意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师资力量欠缺,教师性别失衡。提出了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转变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观念、放宽教育户籍制度、提高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职前的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阶段,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是否具备良好素质的标志。实习支教不仅是培养师范生良好专业素养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还是培养师范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新疆高校师范生实习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未来的师范生实习支教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充实到企业的一线工作中去。而农村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落后,技能型教师的缺乏,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中职学校发展通过课堂创新,校企合作,技师、教师双驱动,双师结合课程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前不久出台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照顾。山东城镇教师要定期到乡村任教服务@陈燕!山东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加速了农村教育师资流动,导致城乡师资配置失衡问题凸显。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分析了农村教育师资配置存在的主要困境,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明显加速农村教育优质师资流失,教师收入长期偏低是制约农村教育师资引进的主要因素,农村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特征,职称晋升困难、农村生活方式单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选择从教意愿。根据研究结果得出,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是缓解农村优质师资短缺的有效途径,改革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善农村教师生活质量有利于稳定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引发了更多关注。对河南省新蔡县乡村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较低,且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导致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庭教育决定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业认知,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人格特征。但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缺乏科学性,监护人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青少年缺乏自律意识等现实困境。家庭、学校、社会应倡导优良家风家训建设,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优化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弥补家庭教育缺口;提供乡村就业岗位,政策保障异地就学,有效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21,(2)
教师是影响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薪资水平较差等缘故,本身对于教育人才缺乏吸引力,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是不争的事实,而近年来农村地区还出现了教师隐性流失的情况,这无疑加剧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对农村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教师隐性流失对农村教育产生的冲击,分析了造成农村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视农村教师隐性流失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教师隐性流失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制约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学习机会不足;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缺乏标准约束等。因此,建议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农村教师知识更新平台;完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