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歙县山地杨梅的栽培历史、杨梅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提出了山地杨梅造林、抚育管护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为杨梅在山地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贵州杨梅地方品种果实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贵州杨梅良种选育与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贵州杨梅资源8个地方种与2个栽培种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果形指数地方品种中的鸡蛋杨梅、红水杨梅、火炭杨梅、酒杯杨梅、金黄杨梅均高于栽培种;可食率地方品种均低于栽培种;单果重地方品种以鸡蛋杨梅最重,为16.17 g.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含量地方品种火炭杨梅均高于栽培种荸荠和东魁;酒杯杨梅酸含量低于栽培种荸荠;金黄杨梅总糖高于栽培种东魁.  相似文献   

3.
广东杨梅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广东杨梅的栽培水平,规范果农的行为,推行杨梅栽培标准化,在杨梅高效安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杨梅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广东杨梅栽培所要求的苗木培育、适栽品种、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控梢促花、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杨梅大棚设施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进苏州地区杨梅提早成熟。[方法]以苏州引种的4个杨梅品种为材料,研究大棚设施栽培对果实品质、成熟期和物侯期的影响。[结果]大棚栽培可以提早杨梅的物候期和果实成熟期,但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结论]大棚设施栽培可以促进杨梅果实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宜兴市湖父山区开始引种栽培杨梅,笔者根据杨梅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宜兴南部山区的自然条件,选择优良杨梅品种,研究探索了在宜南山区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杨梅的丰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梅终年常绿,因其果实初夏成熟,色泽艳丽,甜酸适口而成为山地园林的新秀。阐述了杨梅的品种类型、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果园更新,以利于杨梅的优质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杨梅大棚生产关键技术,延长杨梅鲜果供应期,优化杨梅产业结构,为杨梅大棚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连续3年在浙江省兰溪市进行大棚栽培试验。通过确定盖膜时间、选择合适的肥水管理、树体管理和温湿度调控技术等,使杨梅成熟期提前15 d以上、采摘期延长17~19 d,落果率显著下降,果实品质稳定,贮藏期延长1倍。大棚栽培荸荠杨梅、东魁杨梅每年分别增收33.1万元/hm~2和68万元/hm~2。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杨梅已成为石屏县发展农业、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水果之一。结合石屏县生产实际,总结石屏县杨梅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石屏县无公害杨梅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棚栽培来实现福安井口杨梅的提质提效,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杨梅可提早上市,且延长采收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杨梅果的质量,并增加了杨梅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大规模的杨梅产地慈溪、余姚的杨梅栽培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发展缓慢,主要是零星种植,规模化栽培较少,产品也以自产自销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梅生产才有了较快的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商品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杨梅产业发展迅速,已从分散零星栽培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有些主产区已把杨梅生产作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把杨梅作为经济林树种之一。杨梅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之后,进一步采取开发杨梅深加工产品,把名胜旅游与观光农业融为一体,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争取出口等措施,又使杨梅产业保持了…  相似文献   

11.
碧莲镇杨梅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永嘉县碧莲镇杨梅栽培现状,指出杨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杨梅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龚洁强 《农技服务》2002,(10):15-16
<正>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果树。近年来,杨梅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国栽培面积已超过210万亩。然而在大多数新植地区,杨梅栽植成活率偏低,严重影响杨梅基地的建立和发展。为此,笔者总结浙江黄岩栽植杨梅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永嘉县四海山林场高山杨梅栽培管理技术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四海山林场高山杨梅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四海山林场今后发展高山杨梅的思路,以提高高山杨梅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4.
依据杨梅北缘区域安庆地区11年引种栽培结果,结合北缘栽培的品字形鱼鳞穴植保水、果期罗幔防虫、覆膜防草等技术,结果表明,采取以上生态栽培措施,江北杨梅果实果径、果重等生长指标较高,初步验证了在江北地区杨梅早熟品种黑炭梅和东魁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二者均适合江北栽培。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杨梅生态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及杨梅的地理分布,对云南省杨梅生态区划进行了探讨。杨梅树对低温敏感,喜冬季温暖,春、夏季湿润的气候。根据杨梅的耐寒性,极端最低气温、年降雨量及果实成熟时期(5~6月)干燥度的分布,将云南省杨梅区划分为4个区:最适宜区(I)、适宜区(II)、次适宜区(III)和不适宜区(IV)。I和II区适宜于杨梅栽培,在III区应精心选择小气候栽培杨梅,并防御杨梅受冻害。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大规模的杨梅产地慈溪、余姚的杨梅栽培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发展缓慢,主要是零星种植,规模化栽培较少,产品也以自产自销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梅生产才有了较快的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商品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杨梅产业发展迅速,已从分散零星栽培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有些主产区已把杨梅生产作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把杨梅作为经济林树种之一.杨梅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之后,进一步采取开发杨梅深加工产品,把名胜旅游与观光农业融为一体,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争取出口等措施,又使杨梅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杨梅是浙江省仅次于柑橘的重要水果,东魁杨梅又是浙江杨梅的主栽品种,占全省杨梅栽培面积50%以上。东魁杨梅因成熟期较晚,深受杨梅果蝇严重为害,加上采收期又逢梅雨季节,东魁杨梅产量损失严重。通过观察杨梅果蝇的发生规律,在成虫大量迁入果园之前采用单株(或数株)全树覆盖防虫网技术,构建物理隔离屏障,能有效减少杨梅果蝇带来的危害;再在杨梅采前10 d(入梅初期)用相应大小的塑料避雨膜或白色防雨布覆盖罗幔杨梅顶部(简称罗幔避雨栽培),可有效减轻连续阴雨对杨梅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杨梅在露地栽培、罗幔栽培、罗幔避雨栽培等不同状态下,果蝇对杨梅果实为害率、果实腐烂率、坐果率、果实纵横径、优质果率、果实成熟时间、采收期长短、果实内在品质以及新技术投资回报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罗幔栽培、罗幔避雨栽培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杨梅产量、品质和优质果率,经济效益明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操作简便、见效明显,深受广大梅农喜爱,黄岩区罗幔杨梅从2011年开始示范600株已经发展到2017年的60 000株。随着杨梅罗幔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促进浙江省乃至我国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慈溪市横河镇杨梅栽培历史悠久,是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杨梅主产镇。长期以来,横河镇推行杨梅生态化栽培,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和其他有毒有害添加剂,从源头保证了杨梅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为进一步促进横河镇杨梅产业的发展,从园地选择、苗木种植、合理修剪、疏花疏果、机械化林下抚育、施肥、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杨梅生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玉笥山林场引种栽培杨梅取得成功和示范带动下,针对峡江县发展杨梅产业现状,提出峡江县发展杨梅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江西省不同土壤条件下杨梅栽培技术,测定土壤含水量,观测发芽时间和数量、新梢生长量及生长速率、栽植成活率,探索沙地栽培杨梅的土壤改良方案,以期为杨梅的广泛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杨梅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