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豆以嫩荚取果仁作蔬菜食用,茎秆还田可作绿肥,是经济效益较好的冬种作物。蚕豆在福鼎市还具有上市早、价格高的特点,农民种植积极性高。但由于蚕豆播种期比晚稻收割期早近1个月,大大限制了当地蚕豆发展规模。经过3年试验,笔者探索出了一套蚕豆移栽新技术,即蚕豆集中育苗、待晚稻收割后移栽大田,有效解决了蚕豆与晚稻用地矛盾,实施“早稻-晚稻-蚕豆”的种植模式。试验中发现,蚕豆移栽与直播对比,在种子发芽率、单株有效分枝数、产量等主要性状上均有明显优势,其发芽率、单株有效分枝数和每667m^2产量分别为95%、9条和800kg,分别比直播栽培的增加7个百分点、2条和50kg。  相似文献   

2.
不同作物填闲对辣椒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两年田间试验,并结合盆栽试验,以小麦、蚕豆及大叶臭菜3种为填闲作物,以不填闲为对照,分别选择小麦、蚕豆、大叶臭菜、小麦+蚕豆、小麦+大叶臭菜、蚕豆+大叶臭菜和小麦+蚕豆+大叶臭菜开展填闲,共计8个处理,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分别研究其对辣椒产量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蚕豆、小麦+大叶臭菜、小麦+蚕豆+大叶臭菜混合填闲等3个处理均显著提高连作辣椒产量;选取田间试验种植辣椒后的土壤开展辣椒幼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蚕豆、小麦+大叶臭菜、小麦+蚕豆+大叶臭菜混合填闲处理后,在10、20、30 d辣椒幼苗株高、全株干、鲜重及各级根长均显著提高.综上,填闲后连续种植两茬辣椒仍具有促生效果,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菜用蚕豆产量和外观品质,对大粒菜用蚕豆进行摘心、疏枝、疏花和打顶等疏剪技术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大粒菜用蚕豆苗期摘心会减产6.56%,"疏枝 打顶"则可提高产量、改善青荚外观品质,产量比对照增10.66%,结合"摘心 疏枝 疏花 打顶"综合措施的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更显著,青荚产量提高33.67%,青荚成熟期集中,2粒以上荚(含2粒)比例增加,出口成品率增加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菜用蚕豆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菜用蚕豆是长江流域主要的蔬菜品种,丽水市地处浙江南部,春季回暖早,蚕豆采摘期较其他地区早,种植效益较好。菜用蚕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从江苏引进的通蚕6号、通蚕3021和陵西一寸在丽水表现较好,鲜荚产量高、品质好,可进一步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5.
蚕豆育苗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蚕豆盖黑膜育苗移栽的种植模式,通过育苗解决了蚕豆播种与晚稻收割的时间矛盾,采用覆盖黑膜种植可提早6d采收。采用这项技术,效益达3000元/667m2,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蚕豆是粮、菜、饲、肥兼用作物,也是我省重要的冬播作物。长期以来,我省菜用蚕豆以日本大白蚕(又称陵西一寸)为主,经连续多年种植,种性退化严重,阻碍了菜用蚕豆的进一步发展。慈溪大粒1号由慈溪市种子公司于2003年育成,具有荚大粒多、结荚集中、成熟一致等优点,育成后即被迅速推广种植,已成为菜用加工型蚕豆的主栽品种,并在福建、上海、江苏等周边省份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7.
早晚稻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早晚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搭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以早稻直播+晚稻育秧移栽和早稻抛秧+晚稻抛秧2种搭配模式产量为最高,2季平均产量分别为15 378.0、15 381.0 kg/hm2,该种植模式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夏州利用蚕豆生产的独特地理优势,依靠蚕豆良好的商品特性,采用协会牵头,"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新模式,通过调整以干籽粒为主的生产模式,依靠技术创新与生产方式创新,积极利用废旧农膜进行菜用蚕豆生产,经济效益显著,农户每亩纯收入较干籽粒生产增加3 800元,同时本文作者还提出了蚕豆菜用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菜用蚕豆既是城乡居民的佳肴,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种类。由于受季节影响,鲜蚕豆供应期主要集中在5月份。根据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菜用蚕豆慈溪大粒1号品种大棚促成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采用大棚促成栽培,鲜豆上市可提早20~30d;鲜豆产量达到22,500kg/hm2.,比露地栽培提高40%;病虫害减轻,商品性更好,一般大棚促成栽培经济效益比露地栽培可提高8倍左右。大棚促成栽培,宜选用健壮无病大粒蚕豆播种,播种期可适当提早,一般比露地栽培蚕豆可提早10~20d播种,以促进主茎多分枝,适宜密度为37,500株/hm2;当50%植株形成第一鹰爪荚,且植株复叶出现第7小叶后,择晴天中午打顶。要提早进行蚜虫的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在蚕豆开花结荚期放蜂授粉,可提高蚕豆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晚稻品种(甬优9号、甬优12号、甬优15号和C两优396),副处理为稻菜行比[晚稻与榨菜(茎瘤芥)行比为2∶2、3∶2及4∶2],旨在研究晚稻品种及其与榨菜行比对榨菜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同时明确晚稻套种榨菜中适宜的晚稻品种及稻菜行比。结果表明,晚稻品种采用甬优9号,并在"2行晚稻+2行榨菜(稻菜行比为2∶2)"的套种模式下,晚稻产量与产值虽最小,但榨菜的产量与产值最高,2项相加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提高菜用大蚕豆的经济产量,我们以"日本大蚕豆"为试验品种,于2000~2001年进行其高产栽培技术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菜用型蚕豆稀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菜用蚕豆“云豆324”为供试材料,研究探讨在昆明市旱地土壤条件下秋播菜用蚕豆不同种植密度、单位面积钾肥用量对蚕豆鲜荚产量、鲜食蚕豆外观品质性状及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肥力较好的旱地土壤上,菜用蚕豆最佳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在砂壤至重粘壤土壤缺钾及氮钾比例失调的田块,经济合理的施钾量为150kg/hm2,鲜荚产量达到20857.5kg/hm2。随着密度增加,单株产量降低,单株有效分枝、有效荚、实粒数也减少,呈规律性变化,不同密度对鲜粒百粒重影响较小。而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枝、有效荚、实粒数增加,呈高度正相关。结果表明在每公顷种植密度相差3万株的情况下,个体数量的增加难以弥补群体的不足。不同密度和不同施钾量对蚕豆外观品质性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18%乙·苄·甲(金锄)WP,在用量不超过450g/hm2的情况下,采用毒土法撒施,对移栽晚稻安全;用量375~450g/hm2,在药后40天内对稗草、牛毛毡、节节菜的防效理想,但对陌上菜、鸭舌草、矮慈菇、眼子菜等的理想用量应为420~450g/hm2。经济有效的用量为420g/hm2。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超级杂交晚稻H优5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双季晚稻生育期、分蘖动态、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的群体茎蘖数和有效穗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但茎蘖成穗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洞庭湖平原区,双季晚稻移栽密度以23.3cm×13.3cm,基本苗150万/hm2为宜,能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青酥二号"菜用大豆的早熟覆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对早熟菜用大豆生育期、结荚习性及产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菜用大豆育苗移栽的最佳苗龄和定植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改变了菜用大豆的物候期,使生育期缩短,同时个体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育苗移栽可控制菜用大豆的株高,使节间变短,花期提前,结荚紧凑,籽粒膨大迅速、集中,提早上市。菜用大豆育苗移栽的最佳苗龄为10~15d,密度以2株/穴,8000穴/667m^2为佳,育苗移栽是菜用大豆设施栽培早熟、丰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慈溪大粒1号蚕豆在浙南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是瑞安市冬季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品种老化,效益明显下降。为了提升蚕豆种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我们从慈溪市种子公司引进优质大粒菜用蚕豆——慈溪大粒1号蚕豆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慈溪大粒1号蚕豆在我市种植表现为综合性状稳定、抗病性好、鲜荚产量高、商品性好、效益比当地品种高,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双季稻栽培搭配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稻金早47和晚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旱育移栽、半旱育移栽、直播、抛秧和机插),研究早晚稻种植最佳的栽培搭配方式。结果表明,金早47产量表现,旱育秧抛秧直播机插,天优华占产量表现,半旱育秧旱育秧抛秧机插;不同栽培方式之间搭配,以早稻旱育秧+晚稻半旱育秧产量水平最高,早稻旱育+秧晚稻旱育秧排在第2位,早稻机插+晚稻机插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芡实、菜用蚕豆是深受苏州人民喜爱的时令食品,进行芡实-菜用蚕豆水旱轮作栽培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兼有生态观赏效益。总结了此两种作物水旱轮作的具体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模式、模式特点,效益、芡实栽培技术、菜用蚕豆栽培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钱优1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试验表明,钱优1号作晚稻盘育秧抛栽,亩有效穗数比湿润秧移栽增加16%,实割产量比湿润秧移栽增加7.4%。钱优1号盘育晚稻抛栽主要是以增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菜用蚕豆品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用蚕豆是我国南方地区冬季豆类作物之一,探讨菜用蚕豆品质栽培技术,对指导我省菜用蚕豆生产,改善品质,促进出口,发展冬季创汇农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