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福建烟区不同品种烟叶质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特定区域选育出最适合当地自然生态的特色烤烟品种,通过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研究了CB-1、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C2、F1-35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内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K326、C2及云烟87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CB-1、F1-35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协调性较好;内在质量以CB-1、红花大金元、云烟87烟叶较好。综合评价可知,各品种中以CB-1、红花大金元、云烟87烟叶的综合质量较好,工业可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对云南景东烟区高(1550m)、中(1350m)、低(1150m)3个不同海拔初烤烟叶的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下烟叶外观质量表现一般,部位间差异较小,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偏低,化学协调性较差,感官特性清香风格明显,烟香透发性稍差,浓度劲头较低;中海拔烟叶外观表现较好,油分较足、叶片结构好、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品质好,烟香饱满透发性好;低海拔烟叶外观质量表现稍好,烟叶色度较强,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质量较好。总之,中海拔烟叶质量表现最好,低海拔烟叶质量稍逊于中海拔烟叶,高海拔烟叶质量表现较差,需要通过后续加工技术和醇化技术来提高其烟叶价值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湖南稻茬烤烟云烟87的适宜留叶数,于2022年在湖南省桂阳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留叶数对烤烟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烤烟留叶数增加,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产值、感官质量和上部烟叶的单叶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烟叶氮碱比、钾氯比、上部烟叶的长度与宽度、上部和中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呈增加趋势,烟叶厚度、叶面积质量、烟碱含量、中部和下部烟叶的长度和宽度及单叶质量呈降低趋势;留叶数增加可扩大中部烟叶范围。湖南稻茬烤烟云烟87以留叶17~19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云烟87和K326在南平烟区的表现,通过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研究了云烟87和K326的农艺性状及烟叶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云烟87的株高、节距、叶片均大于K326,叶片数少于K326;云烟87叶片身份较厚,色度较强,结构疏松;K326颜色较深,组织细致,但外观表现较差;云烟87、K326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均较适宜,协调性好;云87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而K326烟气比较细腻。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对武夷山‘云烟87’品种烟叶质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了2月27日、3月2日、3月7日、3月12日移栽的烟叶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提早移栽的烟叶外观质量略好于晚栽样品,表现为结构较疏松,成熟度较好,油分较足,色度较饱满,光泽较强,烟叶感官质量总体表现出变好的趋势。从风格特征看,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烟叶样品的清香风格更为明显,甜感也逐渐增强。从质量特征看,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烟叶香气质变好,香气量更足,杂气较轻,烟气更为细腻,劲头较适中,刺激性逐渐变小,余味逐渐变好,总体感官质量逐渐变好的趋势。因此,适当提早移栽可以提高武夷山‘云烟87’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6.
云南曲靖烟区K326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曲靖烟区膜下小苗移栽后,烤烟品种K326的田间适宜成熟度,对K326中、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时间的鲜烟叶外观成熟特征、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部和上部叶外观质量均以较常规推迟5 d采收得分较高,分别为37.0和37.5分;化学成分,中部叶以常规采收、较常规推迟5 d采收,上部叶以较常规推迟5 d和10 d采收较为适宜;评吸质量均以较常规推迟5 d采收较好,其得分分别为65.20和63.70分;烤后烟叶经济效益也均以较常规推迟5 d采收最高。在曲靖烟区采用膜下小苗移栽,K326烤烟中部叶以移栽后131d左右,主脉和支脉1/2以上变白、绒毛脱落、茎叶角度80~90°;上部叶以移栽后145~150 d,主脉和支脉全白、绒毛脱落、茎叶角度110~120°为适宜采收成熟度标准。  相似文献   

7.
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军  李伟  武圣江  贺帆  刘冲  宫长荣 《作物研究》2011,25(5):473-476
为了研究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设低密度(3 000 kg/炕),中密度(4 000 kg/炕),高密度(5 000 kg/炕)3个装烟密度,对比分析了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烟叶的外观质量综合得分最高,表现较好。(2)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烟碱、水溶性总糖含量也有所降低,显著提高钾含量,而氯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变化不大;中密度处理的大部分品质指标较好,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增加上部烟叶的装烟密度能够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尤其以中密度最为明显,较低密度增加14.64%。可见,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湖南衡阳浓香型烟叶重要质量指标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年份间衡阳浓香型烟叶感官和外观质量及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的变化规律,评价烟叶质量及其工业可用性,对2010~2014年不同部位烟叶主要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年份间变异系数中,以外观质量指标中的等级纯度最大,其次是成熟度,油分最小;感官质量指标中的香气质、刺激性和余味变异系数较大,其余指标年份间差异较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指标中,还原糖/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变异系数较大,其余指标变异系数较小;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表现为B2FC3FX2F;不同年份烟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均较好。烟叶采收成熟度及烤后烟叶分级纯度是影响不同年份间烟叶外观等主要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中上部烟叶的烤后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试验采用密集烤房研究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颜色值、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部烟叶,以T3处理(湿球温度39℃),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风格彰显程度、化学成分评价分值得分最高,经济性状较好,烤后烟叶综合质量依次为T3处理(湿球温度39℃)>T2处理(湿球温度38℃)>T1处理(湿球温度37℃)。随着定色前期湿球的提高,代表红色的a值有提高的趋势,鲜干比逐渐略有增大,说明有利于物质转化,加深烟叶的颜色,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钾方法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成熟期喷施硫酸钾的处理表现较好,能显著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其烟叶糖碱比、施木克值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内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晾制时间对烤烟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晾制时间可减少烟叶干物质的消耗和叶片厚度收缩,并能提高平衡含水率,降低烟叶烟碱含量,进而提高烟叶质量.但随着晾制时间的延长,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下降和两糖差减少.以晾制36h再入烤房烘烤较适当.  相似文献   

12.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探讨了烘烤中不同定色时间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及中部叶延长定色时间6 h有助于提高烤后烟叶的燃烧性和填充力,烤后烟叶氯含量显著降低,钾含量显著提高,且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适宜,理化指标及经济效益较优。  相似文献   

13.
湘南稻作烟区上部烟叶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密集烤房应用中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2012年在湖南永州市宁远县以云烟97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上部烟叶密集烤房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适当增加稳温时间,可增加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提高烟叶外观质量,降低烟叶淀粉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对上部烟叶,在变黄前期的38℃稳温24 h,在变黄后期的42℃稳温16 h,在定色前期的47℃稳温18 h,定色后期的54℃稳温16 h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与烟叶内在品质间的关系,为烟叶分级提供一个量化的指标。[方法]以K326为材料,研究初烤烟叶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好的烟叶在经济性状上表现为中上等烟叶比例、均价高;烟叶外观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研究结果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箱式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4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箱式烘烤与传统挂竿烘烤方式下烤后烟叶的质量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烘烤方式下烟叶外观质量差异不大,中部烟叶感官质量表现为箱式烘烤优于挂竿烘烤,上部烟叶为挂竿烘烤略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指数得分高于挂竿烘烤,而上部烟叶则为挂竿烘烤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烟叶中多数香气物质含量高于挂竿烘烤。综合分析,箱式烘烤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高于或接近挂竿烘烤烟叶,与挂竿烘烤烟叶相比,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变化趋势更有利于烟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探讨在散叶工商交接中不同外观质量烟叶对工业可用性的影响。选取2014年龙岩烟区工商交接中不同外观质量的散叶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评价、感官质量评价和化学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外观质量表现为身份较适中,叶片结构疏松度较好,有油分,色度较好的样品,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较高,工业可用性较高。即工业可用性较高的烟叶样品为外观质量较好的X2F,外观质量较好和中等的C3F,外观质量较好和中等的C2F;工业可用性一般的样品为外观质量中等的X2F,外观质量较好的C4F,外观质量较差的C3F;工业可用性较差的样品为外观质量较差的C4F。本研究结果为烟叶原料质量检验及质量把控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给郴州烟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云烟99’为材料在郴州嘉禾县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个留叶数处理(15、17、19、21片)和2种上部叶采收方式处理(分次采收、一次性采收),研究了留叶数与采收方式对郴州烤烟经济性状与上部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上部叶采收方式对‘云烟99’整体经济性状影响不大,而留叶数对经济性状影响显著,在留叶17~19片条件下经济性状表现较好;(2)留叶数与采收方式对上部叶糖碱比、氮碱比及钾氯比有极显著影响,两者互作对糖碱比、氮碱比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留叶数与一次性采收可显著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显著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协调各化学成分含量;(3)留叶数与采收方式显著影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以留叶17~19片、一次性采收处理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较多;(4)留叶数与采收方式对烟叶评吸质量影响较大,以留叶17~19片、一次性采收处理的烟叶评吸质量较好。综合来看,留叶17~19片、上部叶一次性采收有利于提高‘云烟99’经济性状与上部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CB-1烟叶最佳采收成熟度与SPAD值之间的关系,根据中、上部鲜烟叶外观特征将不同采收成熟度进行分类,并测定采收时不同成熟度烟叶SPAD值,对各处理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测定。结果表明:中部叶以叶面8~9成黄,主脉变白2/3以上,支脉变白1/3以上,上部叶以叶面9~10成黄,主脉全白,支脉变白1/2以上为采收标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上中等烟比例高,产质量较高,感官评吸质量更好;其SPAD值分别为,中部叶24.55~27.23,上部叶24.76~25.65。该结果同时为建阳CB-1烟叶成熟采收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在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采用云烟-12型四台密集烤房,研究不同变筋温度对‘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4~46℃的变筋温度有利于淀粉的降解,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较高,含氮化合物含量较低;橘黄色烟比例较高,外观质量评分较高;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云烟系列烟草品种在湘南植烟区的特征特性,2011~2012年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以K326和湘烟3号为对照,对云烟87、云烟97和云烟99进行了品比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从株叶型、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的外观质量等综合因子看,云烟99、云烟97的大田生长势强,株型节距合理,分层落黄均匀,原烟外观质量好,经济性状好,综合排位分别列第一、第二位,适宜在湘南植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