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氮肥前移和源库修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前移和源库修饰(打顶、打叶)处理对烤烟大田各生育期农艺性状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前移处理烤烟在生育前期生长较为旺盛,后期以源库修饰处理长势较好,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以移栽后25 d内完成氮素追肥并进行源库修饰整体表现最佳;氮肥前移对叶片厚度影响不大,源库修饰使中上部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同时采取氮肥前移和库源修饰两种处理措施,其产量、产值分别为2356.28 kg/hm2和47125.60元/hm2,烟碱和总氮含量最为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综合考虑,移栽后25 d内全部完成氮素追肥并进行源库修饰的处理措施最适宜当地的烤烟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移栽深度及覆膜和培土方式对烤烟产质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覆膜方式、移栽深度和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效应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2种覆膜方式(膜上、膜下)、2种移栽深度(20、30 cm)、2种培土方式(培土、不培土)三因素组合,共8个处理,测定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和发病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膜上、移栽深度30 cm、培土处理的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优于其他处理,烤烟病害发生最少,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品质最好,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三因素交互效应对农艺性状、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但是对茎围无影响。因此,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烤烟的最佳移栽方式为膜上、移栽深度30 cm、培土,这样在提高烟叶产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优化烟叶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银黑膜覆盖与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为长沙烟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于2021年在长沙烟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移栽前30 d盖银黑膜+移栽后40 d揭膜培土(T1)、移栽后60 d揭膜(T2)、不揭膜(T3),移栽前7 d盖银黑膜+移栽后40 d揭膜培土(T4)、移栽后60 d揭膜(T5)、不揭膜(T6)及不覆盖银黑膜(CK)共7个处理,探究不同银黑膜覆盖与揭膜时间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和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3与T6处理土壤的温度、相对湿度、烤烟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高于CK处理,烟叶产量分别较CK提高23.13%和23.49%,产值分别提高26.09%和26.93%,但移栽前30 d盖膜和移栽前7 d盖膜在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无显著差异。长沙烟区银黑膜覆盖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促进烤烟根系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下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且揭膜时间越晚的处理增产提质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烤烟育苗阶段施用含吲哚乙酸的促根剂对烟苗素质和大田期烟株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于2022年在衡阳常宁烟区,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将在苗床期进行促根剂处理的烤烟与不施促根剂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苗期施用促根剂(RP)可显著提高烟苗素质和整齐度,烟苗的根体积、根干质量、最长根长以及根尖数分别较对照(CK)提高14.29%、33.33%、16.26%和15.19%;与对照相比,RP处理烟苗移栽后还苗期提早2~3 d,旺长期历时增加5 d,成熟期(打顶后10 d)烟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有效叶数、株高、茎围和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8.60%、3.69%、8.42%和10.12%;烤后中、下部叶单叶质量分别提高6.56%和24.58%,中、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6.44%和6.49%,下、中、上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28.37%、66.06%和5.77%,下、中部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分别增加57.22%和19.28%,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均价分别提高7.13%、12.91%和4.34%。苗期施用促根剂对烤烟培育壮苗以及大田期的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与质量性状的...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湘西烟区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的配套栽培措施,2022年在湘西州花垣县道二乡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施氮量(N1.112.5 kg/hm2;N2.135 kg/hm2;N3.157.5 kg/hm2)、种植密度(D1.15 150株/hm2;D2.16 665株/hm2;D3.18 510株/hm2)和留叶数(L1.14片;L2.16片;L3.18片)对湘烟7号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移栽后30~60 d的湘烟7号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移栽90 d之后表现出显著影响,而密度与留叶数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自移栽后60 d才开始表现。施氮量主要影响株高、茎围和后期叶面积指数,密度主要影响株高、茎围和最大叶叶面积,而留叶数对各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施氮量较大、密度较小和留叶数较多情况下,湘烟7号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影响产量和产值的主要因素是施氮量,影响均价和上等烟比例的主要因素是留叶...  相似文献   

6.
在凤凰县千工坪烟区,以K 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移栽期对烤烟病害程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移栽烤烟,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赤星病与病毒病危害,减少上部烟叶的病斑,增加烟株株高、有效留叶数、烟叶长度与宽度,提高烟叶产量。与4月22日移栽相比,5月11日移栽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489 kg/hm2,9 702元/hm2,1.4元/kg和16.7%。在湘西凤凰县或气象条件类似的植烟区,适当推迟烤烟移栽,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比例,上部烟叶开片情况显著改善,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并显著增加了产值与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农大农资试验基地进行烤烟水分管理试验,探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烟株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养分吸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团棵期施以中等干旱,烟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很大影响,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均较正常供水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对叶长和叶面积影响最为明显,成熟期时,正常处理比干旱处理的叶长长7.84%,叶面积增加13.43%;干旱处理的烟株干物质显著下降,仅为正常处理干物质重的73.2%;且干物质在根和茎中分配比例增加,在叶中的分配下降,干旱处理干物质在叶中积累量仅为正常处理的68.4%;干旱处理明显减少了烤烟对N,P,K的吸收,其中又以对K的吸收影响最大,干旱处理对K的吸收量仅为正常供水处理的59.6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苗期不同光温条件下培育的烟苗移栽到大田后,其生育期、生长速率、理化指标及其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烤房人工光源育苗、大棚恒温补光育苗、大棚恒温育苗移栽大田后,其生育期、生长速率和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均优于大棚常规育苗,其中有效叶数和茎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初烤烟叶的宽长比、单叶重、厚度、干物质重和单位面积质量等物理指标均极显著优于对照;但烤房人工光源育苗和大棚恒温补光育苗处理的初烤烟叶总糖及还原糖极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余处理;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烤房人工光源育苗〉大棚恒温补光育苗〉大棚恒温育苗〉大棚常规育苗。因此,苗期采用增温补光处理不仅可显著改善烟苗素质,而且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的烟叶理化指标和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最优的白肋烟氮钾肥基追比例和追肥方式,试验设计5个处理,研究不同氮钾肥基追比例和追肥方式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0%氮钾肥作基肥、60%作追肥,栽后30 d打孔水溶穴施,烟叶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感官评吸质量显著改善,原烟外观质量明显提升;氮磷钾肥总量及基追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追肥采取水溶穴施优于固态穴施.适当提升氮钾追肥比例、采用水溶穴施追肥能促进烟叶品质提升,增加烟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健  屠乃美  易迪 《作物研究》2012,26(4):355-358
以烤烟品种HY-9-7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烟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发育前期,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烤烟生长发育后期,同一留叶数条件下,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根系活力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烟株各器官含N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叶、茎含P量与叶、根含K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叶、根含P量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器官含N量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叶、根含K量随留叶数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6,(3):164-168
为建立合理的马铃薯施肥方式、提高肥料施用效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自主研发的新型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肥料的减施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的增效剂均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添加10%增效剂时,马铃薯增产幅度可达14.12%。在施用10%增效剂的情况下,减少10%肥料施用量,马铃薯产量增加3.98%;减少20%肥料施用量,马铃薯产量基本和对照持平,表明新型肥料增效剂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同时,施用增效剂还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并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7,(6):341-345
为研究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当地主推品种‘合作88’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施用推荐施肥、缓控释肥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改善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不明显,但是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增幅在7.88%~14.92%,其中处理4(施用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80 kg/667m~2)的产量最高,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产428 kg/667m~2,达到3 297 kg/667m~2,增产14.92%;马铃薯经济效益增加幅度在1.73%~13.81%,其中处理4(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加收益605元/667m~2;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使用缓控释肥和常规肥料;建议在种植马铃薯时,可以适当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量,起到减肥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稳定性肥料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稻16号为水稻供试材料,通过与配方肥和习惯施肥相比较,研究了稳定性肥料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稳定性肥料通过增加水稻的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进而增加水稻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用南平市双丰复合肥厂生产的25%水稻专用(N∶P∶K=12∶5∶8)在单季晚稻上进行肥效试验,设水稻专用肥、习惯施肥和不施肥3个处理,2次重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肥比习惯施肥的增产30.55 kg/667m2,增加产值79.43元/667m2,比增5.93%,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5.
以新台糖22、粤糖85/271作为供试品种,以12 %、15 %含量的“肥农”牌生物有机肥、普通化肥为供试肥料,设置等价施肥处理,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甘蔗产量、糖分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5 %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在甘蔗产量、糖分等方面均高于施用12 %生物有机肥及化肥处理,在甘蔗其他农艺性状表现上总体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施用生物有机肥3000、4500和6000kg,hm。3个处理,分析有机肥对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南阳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西瓜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坐瓜节位.提高单个瓜重,提高西瓜中心糖分含量,改善西瓜口感和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论]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生产有增产增收的效果,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甸土玉米田施用不同量氮肥、磷肥、钾肥,在试验用肥量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但肥料的利用率却逐渐下降。回归分析显示施肥量与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或抛物线性相关关系。肥料增施量与增产率间均呈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具有吸收快、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弥补由于茶园化肥减施后养分吸收的不足。"叶面肥+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在浙江省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相比,平均增产2.3%,新梢养分利用率提高5.5个百分点,绿茶品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