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稻田雨久花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性指数达63.4;对德惠抗、感雨久花ALS活力的IC50分别为10 756.2和396.8nmol/L,抗性指数为27.1.表明两地稻田雨久花均对苄嘧磺隆产生了抗药性,而其体内ALS敏感性降低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延边地区稻田抗药性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在延边稻区首次发现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慈姑以来,稻田陆续出现抗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雨久花、藨草、牛毛毡和抗二氯喹磷酸的稻稗生态型。其中,抗性藨草和稻稗生态型仍处于蔓延状态。抗药性特征的分析结果,抗性稻稗生态型的抗二氯喹磷酸程度因地而异,高抗生态型的抗性系数(R90/S90)达到60。在标准使用剂量条件下,有效防除抗二氯喹磷酸稻稗生态型的除草剂有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丙草胺、丁草胺;有效防除抗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慈姑、雨久花、藨草、牛毛毡生态型的除草剂有灭草松、2甲4氯、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吡唑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结合RT-PCR方法克隆抗苄嘧磺隆雨久花生物型和敏感性雨久花生物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cDNA序列,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与敏感性的雨久花ALS相比,公主岭(GZL)抗性生物型中第197位脯氨酸突变为组氨酸,第556位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柳河(LH)抗性生物型中第358位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磐石市(PS)抗性生物型中第525位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分析表明,高度保守区Domain A的第197位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公主岭稻区雨久花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他抗性生物型抗性产生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开始,延边地区稻田大量发生抗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的抗药性生态型雨久花。为解析其抗药性突变机制,采用离体法测定了抗、感性雨久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结果表明,抑制抗、感性雨久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50%的苄嘧磺隆剂量为253.44×10-7mol/L和2.80×10-7mol/L;抑制抗、感性雨久花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50%的吡嘧磺隆剂量为1802.15×10-7mol/L和20.85×10-7mol/L。抗药性雨久花对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的抗性系数(RI50/SI50)值分别为90.6和86.5,并存在交互抗药性。确认抗药性突变系由其乙酰乳酸合成酶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反应钝化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采自江苏省不同地区的20个猪殃殃种群对麦田常用除草剂苯磺隆、苄嘧磺隆、二甲四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苯磺隆处理后,20个种群中有12个种群的ED50值超过推荐剂量,对苯磺隆产生明显的抗性;12个抗苯磺隆种群中有10个种群对苄嘧磺隆产生交互抗性,4个种群对二甲四氯钠产生多抗性,但对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敏感;抗乙酰乳酸合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猪殃殃种群比例呈现苏南到苏北逐渐增加的趋势,苯磺隆和苄嘧磺隆间存在交互抗性,部分抗ALS种群对二甲四氯钠具有多抗性,但抗性种群均对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敏感。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稻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草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化学防除仍然是治理水稻田杂草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水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雨久花、野慈姑、异型莎草、耳叶水苋、眼子菜、节节菜、萤蔺等多种杂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双草醚、噁草酮、乙氧氟草醚等多种常用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面对日趋严重的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危害,对抗药性杂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我国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抗药性水平、靶标酶抗药性机理、代谢酶抗药性机理和其他抗药性机理,归纳了抗药性杂草的交互抗性、多抗性发生情况以及抗药性治理现状,分析了我们在杂草抗药性研究与治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多花黑麦草是近来危害严重,抗药性发生普遍的一种恶性杂草,对我国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筛选对多花黑麦草有效的防除药剂,本文采用盆栽法进行了除草剂室内配方配比筛选试验,并对筛选的配方进行了室内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麦田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防除效果均不理想,多花黑麦草对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而土壤处理除草剂中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对多花黑麦草防除效果较好。进一步通过室内配方配比筛选试验,得出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1∶1.2混合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为3.46 g/hm~2,共毒系数(CTC)为137.40,表明二者1∶1.2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除有增效作用。安全性试验表明,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1∶1.2混配下对小麦的ED10为381.98 g/hm~2,对多花黑麦草和小麦的选择性指数为56.93,表明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混配选择性最高,能有效防除多花黑麦草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8.
五氟磺草胺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探明稻田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采自中国7省70地稻区的稗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结果表明:所监测的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水平抗性种群达50.0%,中水平抗性种群达47.1%,低水平抗性种群为2.9%,无敏感种群。在湖北、安徽、宁夏和黑龙江4省中,高水平抗性种群均达60%以上;其他3省的高水平抗性种群也在25%以上。湖南、江西和江苏3省中等水平抗性种群均在60%以上,其他4个省份在20.0%~40.0%之间。湖北省和黑龙江省低水平抗性种群分别为10.0%和12.5%,其他5个省份均无低水平抗性种群。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主要稻区稗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可为合理应用五氟磺草胺防控稻田稗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喷雾法和拌肥撒施法进行56%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不同剂量、与不同药剂混配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甲4氯钠252~504 g/hm2喷雾对丁香蓼、耳叶水苋、鳢肠、陌上菜、水竹叶、日照飘拂草、异型莎草等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药后13 d对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的防效可达90%以上,对总草的防效在80%以上;与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唑酰草胺混配喷雾可提高防除效果,对总草防效达96.34%~97.51%,且对直播水稻生长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麦田阔叶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风险、降低除草成本、增加药效,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对2甲4氯钠与双氟磺草胺混配的除草活性及对小麦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283.5 g a.i./hm~2处理下二者混配对播娘蒿、猪殃殃防效分别为97.57%、88.27%;二者混配在播娘蒿、猪殃殃2种杂草与小麦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6.07、2.34。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甲4氯钠与双氟磺草胺混用后可以提高对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对小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是中国华南地区常见的阔叶杂草,在果园和非耕地常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法,明确了采自广东省广州市的苏门白酒草疑似抗性种群 (GZ-R) 对草甘膦、百草枯和敌草快的抗性水平,比对了GZ-R种群和采自广东省清远市的敏感对照种群 (QY-S) 的草甘膦靶标酶基因EPSPS2片段的差异,并测定了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等5种茎叶处理剂对不同叶龄苏门白酒草的室内防除效果。结果表明:GZ-R种群对草甘膦和百草枯分别产生了中等水平和高水平抗性,并已对敌草快产生交互抗性,3种药剂对GZ-R种群的LD50值分别是对QY-S种群LD50值的7.2、72.3和6.6倍;与QY-S种群相比,GZ-R种群的EPSPS2基因106位由脯氨酸突变为苏氨酸。在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或2甲4氯钠推荐剂量下,于4~5叶期施药,苏门白酒草死亡率均为100%,但于6~7叶期和10~12叶期施药,苏门白酒草死亡率显著下降至44.4%~91.7%;而在草铵膦或苯嘧磺草胺推荐剂量下,不同叶龄期施药苏门白酒草的死亡率均为100%,因此在植株生长早期可使用草铵膦和苯嘧磺草胺防除已对草甘膦和百草枯等除草剂产生抗性的苏门白酒草。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广东省水稻田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现状及其可能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法测定不同地区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对不同稗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iperonylbutoxide,PBO)和4-氯-7-硝基-2,1,3-苯并氧杂噁二唑(4-chloro-7-nitro-1,2,3-benzoxadiazole,NBD-Cl)对不同稗种群抗性水平的影响,并对替代药剂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广东省水稻田多数稗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仍表现敏感,但采自湛江市的1个种群BC-7对五氟磺草胺产生了抗性,抗性倍数达6.5倍。与敏感种群BC-2相比,BC-7种群并未发生已报道的ALS靶标抗性相关突变。PBO和NBD-Cl均可显著提高BC-7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其干重抑制中量GR50由31.1 g/hm2分别降为11.0 g/hm2和24.7 g/hm2。BC-7种群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仍较敏感,但对二氯喹啉酸和双草醚产生了抗性。表明P450和GST介导的代谢抗性是稗BC-7种群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适用于治理该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13.
东北水稻生产与杂草防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2007年水稻播种面积分别为225.32万hm^2、67万hm^2和66.06万hm^2,稻谷产量分别为6300kg/hm^2、7470kg/hm^2和7650kg/hm^2。水稻主要栽培方式为旱育秧机械插秧和手工插秧。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2008年机械插秧面积分别为30.7万hm^2、6万hm^2和6.67万hm^2。黑龙江省稻田主要杂草有稻稗、稗草、千金子、李氏禾、水莎草、扁秆蔗草、雨久花、泽泻、野慈姑、葡茎剪股颖、疣草、狼巴草、杂草稻等;吉林省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鸭舌革、眼子菜、雨久花、牛毛毡、野慈姑、扁秆藤草、萤蔺、异型莎草、狼巴草、泽泻、李氏禾、千金子等;辽宁省稻田主要杂草有稗草、藤草、萤蔺、雨久花、扁秆藤草、鸭舌草、野慈姑、牛毛毡、匐茎剪股颖、眼子菜、陌上菜、疣草、荇菜、苦草、水绵等。杂草防控技术主要是在早育秧田使用丁草胺·扑草净、丁草胺·嗯草灵或杀草丹等;移栽田使用杀稗剂[如禾大壮、丁草胺、丙草胺(含安全剂)、苯噻酰草胺、二氯喹啉酸、稻思达、嗯草灵、莎稗灵]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或苯达松和2甲4氯等的复配剂,也有现混现用防除一年生和部分多年生杂草,用千金(氰氟草酯)防除千金子,用稻杰(五氟磺草胺)防除抗药性稗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象灾害如干旱、全球气候变暖等逐年加重、杂草对杀稗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药性生物型增加、杂草稻在黑龙江和辽宁省的局部地区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合江苏省句容地区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采用茎叶喷雾法,在田间比较了10种常用除草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施药后18 d调查结果表明,2%吡草醚EC对黏毛卷耳、10%唑草酮WP和4%啶磺草胺OD对猪殃殃防效均在90%以上;供试10种除草剂对大野豌豆的防效均在70%以下;而对总杂草的防效仅2%吡草醚EC为72.67%,其他品种的防效均在60%以下。施药后34 d调查结果表明:4%啶磺草胺OD、56%2甲4氯钠SP、80%唑嘧磺草胺WG、20%氯氟吡氧乙酸EC和2%吡草醚EC对黏毛卷耳株防效均在90%以上;50 g/L双氟磺草胺SC、10%唑草酮WP、35%氯吡嘧磺隆WG、20%氯氟吡氧乙酸EC、2%吡草醚EC对猪殃殃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3%甲基二磺隆OD、50 g/L双氟磺草胺SC、56%2甲4氯钠SP对大野豌豆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2%吡草醚EC、20%氯氟吡氧乙酸EC、4%啶磺草胺OD、50 g/L双氟磺草胺SC、80%唑嘧磺草胺WG、35%氯吡嘧磺隆WG对小麦田总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80%以上,对其鲜重防效在95%以上,在供试除草剂中防效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群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和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采自新乡市和驻马店市的多花黑麦草种群对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唑啉草酯和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啶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并对多花黑麦草ACCase和ALS靶标酶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其靶标抗性机理。结果显示,与多花黑麦草敏感种群HNXX01相比,HNZMD04和HNXX05种群对6种除草剂均产生了抗性,HNZMD04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啶磺草胺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44.65和40.31,对炔草酯和氟唑磺隆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1.91和11.93;HNXX05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氟唑磺隆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27.70和25.67。HNZMD04和HNXX05抗性种群的ACCase基因均发生了D2078G突变,2个种群的突变率分别为55%和70%;HNZMD04...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75%氟磺唑草胺wG对多年生杂草田旋花的防除效果和持效期,采用大豆播种后苗前土壤喷雾,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氟磺唑草胺320 ~440 g a.i./hm2,兑水750 L/hm2喷雾,药后40d对田旋花的株防效为68.4%~98.3%,第二年对田旋花株防效依然能达到45.3% ~90.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的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90~180 g/hm2的综合防效可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氰氟草酯,与五氟磺草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丙草胺+苄嘧磺隆的防效相当。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显著降低了稗、鸭舌草种群对田间N、P、K养分的吸收,保持了土壤肥力。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有效成分用量90~120 g/hm2苗后茎叶处理对水稻安全,对后茬小麦、油菜、甘蓝、葱、大蒜等作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氯氟吡氧乙酸、草甘膦和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以株防效、鲜重防效和再生抑制率为指标,评价了不同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药后7 d,氯氟吡氧乙酸、草甘膦和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空心莲子草的株防效,均低于15%;药后15 d,氯氟吡氧乙酸和草甘膦对不同生育期的空心莲子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100%,但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的空心莲子草的株防效较差。药后30 d,氯氟吡氧乙酸和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生育期空心莲子草的再生抑制作用较强,抑制效果达74%以上;草甘膦对生长后期的再生抑制作用达81.3%。空心莲子草苗期对不同除草剂的反应最为敏感。氯氟吡氧乙酸可以作为水生环境和旱生环境下防除空心莲子草的重点药剂,草甘膦可用于旱地空心莲子草的防除,五氟磺草胺可作为水生环境条件下防除空心莲子草的主要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双唑草酮为中国创制的新型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已于2018年取得中国农药登记。为了测定其对麦田抗性杂草荠菜的除草效果,共采集了36个荠菜种群,其中1个敏感种群采自未施用过除草剂的路边,其他35个疑似抗性种群均采自于中国苯磺隆使用历史超过20年的冬小麦田。在温室中采用整株盆栽法测定了荠菜种群对双唑草酮、苯磺隆、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唑草酮和2甲4氯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有28个种群对苯磺隆产生了抗性,其中种群K16009、K17005、15053和17003表现出高水平抗性。这4个种群对其他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检测试验表明:种群K16009、K17005和15053对双氟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表现出高水平交互抗性,其抗性指数范围为25-321,其GR50值远高于供试药剂登记的田间推荐剂量;而上述4个抗性种群对双唑草酮、唑草酮和2甲4氯均较为敏感,其GR50值均低于供试药剂登记的田间推荐剂量。唑草酮和2甲4氯也可用于小麦田抗性荠菜种群的防治,但该类药剂对施药时间要求较为严格。本研究结果表明,双唑草酮可有效防除对乙酰羟基酸合成酶(AHAS)类除草剂已经产生抗性的荠菜。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及其交互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可能存在的抗性机理,应用整株法测定了采自驻马店及南阳等6个荠菜发生严重市的10个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扩增和比对了荠菜苯磺隆抗性种群及敏感种群之间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的差异,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以上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及氟唑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驻马店市的汝南县冯湾村(ZMD-1)及平舆县五里路村(ZMD-3)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1和2.5,表现出低水平抗性;驻马店市汝南县赖楼村(ZMD-2)和周口市川汇区文庄村(ZK-1)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1.7和57.8,表现出高水平抗性;南阳市唐河县上屯村(NY-2)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为116.5,表现出极高水平抗性,其它种群对苯磺隆仍然较敏感。NY-2、ZMD-2和ZK-1种群的ALS基因第197位氨基酸由脯氨酸(CCT)分别突变为丝氨酸(TCT)、丙氨酸(GCT)和亮氨酸(CTT),其它种群中均未发现有突变产生;这3个种群在氟唑磺隆推荐剂量处理下,死亡率仅为18.9%、23.3%和11.1%,说明已对氟唑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交互抗性,其中NY-2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和啶磺草胺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推荐剂量下死亡率分别为82.2%和83.1%。表明ALS基因突变很可能是导致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