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辽宁紫斑牡丹不同品种引种适宜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9月从甘肃兰州引进10个6年生紫斑牡丹品种,种植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内,通过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定期观测,结果表明,物候期延迟了大约15天,青春品种萌动最早,为4月3日;枝条年平均生长量为24.3 cm,比原产地缩短约10 cm;花径平均大小为14.5 cm,比原产地短约5 cm;成花率平均为88.7%,其中玉狮子最高,平均为92.3%.不同品种紫斑牡丹在营口地区都能够良好地生长并开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赤霉素(GA_3)处理对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紫斑牡丹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水平的赤霉素处理(0、100、200、300、400mg/L),测定分析紫斑牡丹种子首粒生根时间、生根率、主根长度等生根指标和幼苗的枝长、叶片数、叶宽和苗高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紫斑牡丹种子的生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首粒种子的生根时间均为35d,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生根率和主根长度均为最大,分别为83.04%、4.53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紫斑牡丹幼苗的生长也表现出显著地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浓度为300mg/L时效果最好,幼苗的枝长为1.6cm,叶片数为3.4片,叶宽达到5.9cm,苗高达到7.3cm。综合分析表明,赤霉素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浓度为300mg/L。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了云南河口和景洪2个试验点橡胶树无性系生长和叶片表型性状的差异,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环境下橡胶树无性系苗期生长和叶片性状的表型可塑性。以9个橡胶树无性系苗木为试材,分别测定了2个试验点内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长宽比、比叶面积和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无性系在单个试验点内生长和叶片性状等10个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或显著水平(P0.05);而2个试验点间茎粗、株高、叶长、叶周长和长宽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蓬数、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叶宽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河口试验点苗木的茎粗、株高、叶蓬数、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长宽比均大于景洪试验点,而比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小于景洪试验点。在可塑性方面,河口试验点较景洪试验点生长量更大,叶片更长、更大,其中614和621两个无性系生长可塑性更强,272、551、553和621号等无性系在叶面积、叶长和叶周长等方面可塑性更强。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试验点苗木株高均与叶长和叶周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蓬数关系不显著;代表叶片大小的10个叶片性状在2个试验区内均呈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综合评价表明551、614和624号3个无性系在2个试验点生长表现较好、叶片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景山公园的牡丹品种及其花色,对兰州地区的52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引种,并进行了山坡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牡丹枝条的年生长量为15.00~35.50 cm,叶长为27.50~40.50 cm,叶宽为18.50~40.50 cm,花径为7.50~19.50 cm。紫斑牡丹在景山公园的生长情况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萌芽期(03-25~04-05),4月上中旬是枝条的旺盛生长期(04-05~04-15);4月下旬花蕾初现(04-15~04-25),5月上旬为开花期(05-01~05-10);11月上旬进入落叶休眠(11-01~11-10).试验表明,山坡栽培,紫斑牡丹可以在景山公园内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
黄纹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扬州大禹风景竹园的黄纹竹出笋、退笋以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纹竹发笋期在3月下旬至6月下旬,4月13日至5月10日发笋数最多;退笋多出现在末期;高生长模型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和Doseresp曲线模型;生长盛期时,昼夜24h平均生长量达22.38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9倍。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郁闭度下七指毛桃的株高、地径、叶长与叶宽等生长指标和叶片、枝干及根的生物量干重。结果表明:(1)不同郁闭度对七指毛桃的生长特性及生物量均有不同的影响;(2)郁闭度为0.3时,七指毛桃的株高、叶长、叶宽等生长指标最佳,叶片及根的生物量干重最大,对其生长最有利;(3)郁闭度为0.8时,七指毛桃的株高、叶长、叶宽等生长指标最差,叶片、枝干及根的生物量干重均最小,不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7.
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圣音竹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圣音竹发笋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历期30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2014年总发笋53支,3个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退笋率为15.09%,在发笋初期和盛期的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发笋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发笋初期、盛期和末期的萌发笋竹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都很好的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数据,发笋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均优于发笋末期萌发笋,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的萌发笋为宜;发笋盛期的圣音竹竹笋在生长快速期时,昼夜生长呈现一定节律,且昼夜总平均生长量达16.48 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1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普文试验林场对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栽培试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普文山地栽培的百日青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全年均在生长,但年生长量的70%左右集中在5—11月。百日青在容器内生长较慢,年均高生长量仅为35 cm,地径生长量0.46 cm;定植后生长不断加快,年平均高生长量达74 cm,地径生长也达0.65 cm。  相似文献   

9.
以6年生的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成熟叶片为材料,将其叶长、叶宽、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宽与实测叶面积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叶形指标与叶面积均显著相关。从中选择3个相关指数较高的叶形指标(叶长×叶宽、叶宽×叶宽、叶宽)进行多形式回归方程的建立,最佳拟合方程均为二次曲线方程。经检验和比较,叶宽×叶宽与叶面积的二次曲线方程(Y2=0.002X^2+1.506X+18.695)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误差率最小,<±7.00%,能较准确地估算杂交相思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3月22日至4月27日,每隔5d取正在生长的锥栗叶片,测定其形态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如下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生长曲线为S型曲线,叶片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形态上有一个快速增长期,即生长初期叶片的生长较缓慢,生长中期叶片迅速增长,生长后期又变慢,最后趋于稳定.在快速生长期,叶长的增幅比叶宽的增幅大;叶片生物量的生长曲线也为S型曲线,叶片鲜重增长的幅度比干重大.叶片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迅速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生长初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降低,而后在一定值附近波动.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生长初期和中期都保持在较高的状态,在生长后期过氧化物酶活性降至另一较低的状态.叶片含水量初期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峰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其变化曲线为一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11.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桤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12.
四川凉山州攀西地区加那利海枣生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凉山攀西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加那利海枣的生长,株高月平均增高1.32㎝,增长主要集中在4~10月;茎干月平均增粗1.09㎝,增长主要集中在4~8月;植株每月都能抽发新叶,月平均抽发新叶2.2片,其中以3~11月抽发新叶最多。月平均气温与生长相关极显著,而相对湿度与生长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室检测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板栗1年生嫁接苗生长发育动态、生理指标以及光能利用效率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板栗1年生嫁接苗地径和树高生长趋势均呈单"S"曲线变化,其中邵阳城步和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幼苗生长量,叶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现突出;邵阳城步板栗品种地径递增量为1.57cm,树高递增量为144.87cm,叶片蛋白质含量保持在6.42%,叶绿素含量为17.68g·L^-1;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地径递增量为1.46cm,树高递增量为142.07cm,叶片蛋白质含量维持在4.64%,叶绿素含量为21.92g·L^-1,说明邵阳城步和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幼苗生命活动较为旺盛。依据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小变化,岳阳临湘晚熟,岳阳临湘早熟和常德石门品种抗逆性较强,而邵阳城步品种抗逆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对苗圃中种植的红锥1.5代种子园中采集到的34个半同胞子代家系的株高、地径、叶片数量、光合能力(SPAD法)、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等7个表型进行测定,并计算叶片长宽比,结果表明:15个月生红锥的平均株高为47.2cm,株高平均变异系数为25.4%,平均地径为5.4mm,地径平均变异系数为20.7%,平均叶片数量为55.3片,平均SPAD值为38.2,平均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分别为9.0cm、2.5cm和14.3cm2,平均叶片长宽比为3.6。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8个生长表型在不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苗期株高、地径的综合评价,参考其生长量的变异系数,共筛选出4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红锥家系,分别为A02、A08、A15和A31。  相似文献   

15.
紫皮紫肉马铃薯品种紫罗兰以A98S001为母本、以克新2号为父本杂交优选而成的杂交品种,是富含微量元素及花青素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的特用马铃薯品种,生育期90~120d,薯形长椭圆形,芽眼浅,表皮光滑。单薯重120~250g,最大单薯480g以上,商品率75%以上。株高60cm左右,主茎发达,茎秆颜色紫色,叶为复叶,叶色淡紫色,植株较抗早疫病及晚疫病。中晚熟品种。营养成份含量:淀粉含量(鲜基)含量10.30%;VC含量456.22mg/kg鲜薯;干物质含量17.52%,抗PVX及PVY病毒。亩产量1843.22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地区种植的一批元宝枫为试材,采用酶分解法提取其叶片中的绿原酸,比较含量差异,为在山东地区筛选优质的茶用元宝枫品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元宝枫材料,叶片形态差异显著,08号无性系叶片形态最大,叶长8.80cm,叶宽12.20 cm,叶面积为44.1762 cm2;裂长变化范围为4.34 cm~6.70 cm,叶基角均小于180°。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长,变异系数为9.23%。元宝枫叶绿原酸含量区间:27.5391~32.3208 mg·g-1,平均含量为29.2460mg·g-1,10组无性系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低排序结果为,01号>08号>05号>07号>10号>06号>02号>04号>09号>03号。元宝枫的叶宽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550*,表明根据叶宽的长度,可简单推测出其中绿原酸含量的高低,叶宽值越大,绿原酸含量越高,反之,绿原酸含量越高。综上分析,挑选出了08号和01号无性系作为叶茶使用的优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盆栽一品红栽培管理措施,控制植株高度,提高盆花观赏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其产业化发展,以一品红栽培品种‘Sonora Red’为材料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2014年5月扦插,同年6月上盆,7月摘心,于盛花期测定各株株高、单枝质量、绿枝长、总枝长、总节数、绿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及红叶鲜质量、红叶片数、红叶面积、红叶枝长等观赏性状指标,对其生长指标与观赏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品红栽培品种‘Sonora Red’的单枝鲜质量与其红叶鲜质量、红叶面积和红叶枝长仅在株高范围21~26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单枝鲜质量与其红叶片数仅在株高范围21~31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单枝干质量与其红叶鲜质量、红叶片数仅在株高范围21~26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绿枝长与其红叶鲜质量仅在株高范围26~31 cm内存在正相关关系;总枝长、总节数、绿叶片数均与其观赏性状,即红叶鲜质量、红叶片数、红叶面积和红叶枝长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The adaptation of absolute growth rate of leaves and internodes of Populus euramericana (Dode) Guinier cv. 'Robusta' to irradiance and day length proceeds by increases in the volume of the apex.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apex increase linearly with time, resulting in linear increases in rates of leaf initiation and stem height growth that can be described by an acceleration factor. The acceleration factor is proportional to day leng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eleration factor and irradiance is curvilinear and saturates at irradiances above about 300 W m(-2). Absolute stem height growth rate is the product of mean relative growth rate in stem height and the length of the growing part of the stem.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growth pattern of each individual leaf or internode reflects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relative growth rate and organ ag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irradiance and plant age; however, it is dependent on day length during the primordial phase. The constancy of the growth pattern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f length and leaf initiation rate indicate that growth of primordia is predetermined in the apex, presumably by the precisely structured vascular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